“寻剧评人”之《甄嬛传》:体现中华文化艺术精品
一名不屑于浅薄浮躁、无耻炒作、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一味向钱看的商业化清宫剧潮流的大一学生曾在网上这么评价《甄嬛传》:
“初听说这部电视剧时,我不屑,甚至还有些许怨愤,些许惋叹。想来又是一笔“四爷”欠下的情债,风风火火了一年的荧屏,不曾消停的清装剧,国人有增无减的浮躁,某些高产量演员矜夸无比矫揉造作的演技、商业化的做派,外加微博上无休止无廉耻的炒作,令人生厌。不过我们的文化仅是如此吗?泱泱大国的文明,被演绎成只有儿女私情没有国法家规的闹剧,而所谓的强之大国者的青年少年,竟也不分青白,沉沦其中无可自拔,这是我们想要的真实吗?但真正看过电视剧之后,不得不说《甄嬛传》让我无比欣喜:这是一部史诗,不只限于男男女女,而更着眼于批判制度。第一次看如此长之剧集,竟也能够这般从容。我从不喜欢形如“追剧”这类词眼,好的东西不必一次看够,正如好的食物应该细细嚼烂,然后咽下。”
真没想到,一个大一学生就能有如此灵慧与文笔,一下子就抓住了《甄嬛传》的灵魂:“史诗”、“批判制度”、“泱泱大国的文明”!比许多饱经风霜、老于世故的中老年人更加目光锐利,心思敏捷、高屋建瓴、一针见血!
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如此评价“《甄嬛传》”不但毫无过誉之处,而且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它正是批判一切向钱看的浅薄浮躁时代的现实需要的产物,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结晶,更是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
甄嬛传的演员而从这位年轻人的感受,我们也能分明感觉到它对于代表着民族未来的青少年的深刻启迪、教育与拨乱反正作用。
实际上,看过剧的人都知道,电视剧《甄嬛传》只是借大清雍正后宫这个平台,细致解读了一段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真实,深刻艺术地再现了千百年来封建皇权专制制度下后宫女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妇女命运甚至人类命运的一个缩影,并由此角度出发而深刻地揭示与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内在弊病、不合情理与残酷无情;深刻揭示了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阴暗面:错误社会意识指导下的民族与社会发展误入歧途,人斗人、人整人、人吃人登峰造极,整个历史陷入到民族内部的改朝换代内斗内耗怪圈中无法自拔,却始终丝毫不重视真正推动人类社会与历史进步发展的根本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致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竟然长达2000多年,却原地踏步,固步自封,除了改朝换代,基本上没有发展,最终由世界老大沦落到任人欺辱的末等民族的悲惨境地!
所以,它既是真实的历史现实,又作为艺术而高于现实与历史,实质上是借用雍正王朝的历史外壳,批判所有封建帝王专制社会制度、揭示其必然要走向灭亡的内在历史必然性的一部艺术精品,是对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扎根中华大地的孔孟之道的一针见血的鞭笞,
同时也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活教材!无论其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深刻性,都是改革开放以来难得一
见的上佳之作。并由于导演创作思想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屋建瓴,编导演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制作上的细致入微、吹毛求疵,逻辑上的入情入理、真实可信,都使其具备了成为经典艺术品的坚实基础。
该剧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就是剧中各人物如皇帝、嫔妃、宫女太监、侍卫太医等等,个个有血有肉、活生香;剧情内在逻辑丝丝入扣、细腻合理,自始至终剥茧抽丝、一脉相承,完全摆脱了生搬硬造、虚假做作、人物脸谱化、以编导们的逻辑不通与浅薄期望观众集体无逻辑与的一系列粗制滥造作品的流行通病;对白精彩绝伦,没有一句废话,古典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剧情需要而无任何人为斧凿雕琢痕迹,彰显中华古典文化素养深厚;从编剧到演员几乎无可挑剔,剧情演绎真实可信,导致观众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与剧中人物一起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似乎事情就发生在自己周围一样;剧中除了主要人物活灵活现以外,连小太监、宫女也都鲜活似真,完全就是一部封建帝王后宫实况的“扫盲”活教材,甚至能够说是从一个特定角度真实揭示体现雍正王朝、具有“红楼梦”般高度与深度的艺术精品!而现实的中国正需要这样的历史启蒙教科书以正视听,避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被那些经济效益至上、胡编乱造、似是而非的拜金主义唯美伪后宫剧所蒙骗!因而能够断言,此剧必成传世经典之作-----必然会成为后人了解封建社会历史的活生生的经典影视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