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西湖大学成立要】在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设计师深入研究了基地景观与文化资源,在继承与发扬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新技术与新材料特征,设计出符合风景区场所精神的建筑组,对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方向具有探索价值。
【关键词】校园设计;景观;文化;建筑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东南方向与江苏省的南京市毗邻。滁州自古人文荟萃,不仅留下韦应物、苏东坡、欧阳修、辛弃疾等人的历史足迹,而且还养育了朱元璋、戚继光、吴敬梓等无数名人;不仅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名亭”的醉翁亭,而且有开中国农村改革之先河的小岗村。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工贸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新校区东临丰乐南路,西临环滁西路,交通条件优越。校园规划用地59.4公顷,学生人数1.2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
图1 1. 对基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精神的寻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城市西南部边缘地带,西侧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风景
区,因而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厚重的地域文化。琅琊山风景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古建筑为主要观景特。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遗址留下的大量古迹和文物,还有著名碑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处。历代著名文人雅士如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等趋之若鹜,均以诗文纪其胜。故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为皖东的游览胜地。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常在此饮酒赋文,琅琊寺住持智仙为特他特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宽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
2. 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所需满足的功能要求
新时期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是产生和传播知识的源泉,具有物质和精
神双重功能,物质功能指校园为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运动、交往、娱乐、休憩等多方面的条件;精神功能则是校风形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科学和激发创造力的能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正是在此要求下进行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据基地现状及功能要求,把整个校园分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训区、景观区五个区块,各区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方便联系(见图1)。校舍布置充分考虑了分期建设的相对独立性和融合性,所以各功能区块布局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人性化原则和分期实施的建设要求。
校园中的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两条轴线将校园划分为结构框架明晰的几部分:综合楼矗立在东西走向的轴线上,它不仅是教学区的核心,而且更是学校形象和精神的象征。连廊的布置将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等各个建筑单体生动地联系起来,为师生们提供便捷的使用环境,也更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环境的趣味性。南北走向的轴线将教学区与运动区自然地联系起来。生活区和运动区体现着亲切和谐的尺度,让在校师生享受到怡然自得的课余生活。
3. 符合场所精神的建筑设计
图23.1 基于场所拥有的风景、古建筑、深厚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性深入研究,同时也考虑到
当地降水丰富等各方面条件,结合当代建筑设计手法与新材料的特点,综合考虑建筑风格,最终以具有浓重地方传统特的坡屋顶形式为本次建筑体的设计方向(见图2)。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建筑的时代性要求,当前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高度集约化的时代,时代精神是实用、简约而注重效率。因此,建筑设计也不可以过于拘泥于传统建筑。在建筑形式上总体上采用坡屋顶,这是就活动在校园空间内部的人们的视角而言的,从空中看,它是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形式。在一个建筑中,各建筑单体之间加强衔接的廊道,建筑布局上也相互呼应。建筑彩采用灰、灰蓝、浅橙黄为主,灰蓝的屋面与天空中的蓝天白云浑然一体,灰与浅橙黄和谐搭配的墙面与绿化树木有机相融。简洁适中的玻璃窗户体现着开放豁达的时代性,抽象的榫头、木柱反映了传统建筑的信息,我们用新材料演绎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在使用功能上,我们把雨水管、伸缩缝、雨篷、窗台与墙面、屋面上的装饰元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能够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图33.2 综合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见图3)。该建筑集图书、行政办公、电教信息、教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主体建筑12层,气势磅礴,是全校建筑的制高点,6层以上用于行政办公,下面布置的教师办公用房,正对校园主题广场,有着很好的视觉欣赏效果。北面楼为电教信息用房与教学研究用房;南面为学校图书馆,主楼西侧是千人大报告厅。所有用房通
风、采光条件良好,疏散便捷。综合楼架空层部分利用地形高差设有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师生的使用。
图4
图53.3 教学楼与试验楼以教学组团的形式组合布置,为各系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与综合楼、艺术楼等共同围合校园主入口广场,使学校空间生动而不过于空旷(见图4)。实验楼为内廊式、双面布房建筑形式,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楼内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分别安排各类标准实验室及相关辅助用房设施。实训楼配置职业教育各专业需要的相关教室,大空间的车间、标准教室形式的专业实训教室,可以满足钳工、金工以及电脑、电子专业的不同要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艺术楼满足艺术设计、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等专业课程的安排,突出表现的是精致中显示大气的优雅形象。师生活动中心采用方圆结合的布局形式(见图5),立面丰富多彩,造型新颖独特,虽然该建筑在学校建筑中规模偏小,也能体现出设计师追求精品的创作精神。学生宿舍分别安排了4人间、6人间、8人间(见图6),可以给学生住校提供多种选择,平面布置为单元式,管理用房集中布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后勤用房包括服务用房、学生创业和商业服务一条街。商业一条街内布置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成为实践型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图6
图7
图84. 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
4.1 校园的建筑总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为了体现校园所在地的环境特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对校园绿地景观进行精心设计(见图7~9)。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在环境中体现现代教育气息和办学特,将场所文脉融于环境之中,并将学校融于滁州古城与琅琊山风景区大环境氛围之中。
4.2 校区东入口广场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结点之一,由教学、科研、行政建筑楼围合而成,是进入校园的礼仪广场,设计以教学楼前主题雕塑(日晷)为中心,定位为晨曦广场,寓意早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一日之际在于晨”的含意。入口处设计成放射形的图案铺地和种植坛、流水和跳跃的报时涌泉,使整个入口空间大气现代又不失灵动活泼之感,同时又隐含“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深层寓意。
图9水景园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生态湿地,配置湿生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达到水体
的自我洁化功能,创造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在湖面南侧,设置了亲水平台、景亭、景观钢架等。满足休闲、遮荫庇雨的功能要求。同时强化了湖面的景观立面效果。使外环境的景观和建筑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各种主题空间由各类建筑围合形成,各种大小不一、主题各异,是师生交往、学习和休闲的场所。设计力求结合不同使用功能,创造随和安静的环境。或规则、或自然,简洁明快又富有变化,能带给学子们不同的精神启发。在各个主题空间适当点缀一些生动形象的景观小品,可选用优秀的学生作品,给同学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展示办学特和文化内涵。
4.3 校园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有坡地、平地、水体等,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植物落有密林、疏林草地、观赏草坪、水生植物落等等。选择各种类型的不同高度、颜和季相变化的植物,合理配置,以“软化”庭院与建筑规则线条给人带来的生硬感;大量运用自然式的疏林草地与树丛景观,创造多种生境与植物景观落。
5. 对当前建筑设计中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5.1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信息快速化、材料国际化、市场多样化的时代。
市场决定项目,设计服务于项目,建筑设计的品格往往跟着业主的意向走,这是这个时代的缺陷。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它的建筑本体一经展示在世人面前,立即就会成为各地模仿的对象,现在的交通条件与电子传媒为它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可能。在一个城市区块或是一个街区、一条道路上,资本都来自众多的个体,不同投资者个人喜好带来的结果是建筑形式的大杂烩。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各个城市千城一面的似曾相识的城市建筑景观的现状。
5.2 基于对当前建筑设计行业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本案设计团队,坚持以精品取胜,坚持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精品来引导建筑设计新的走向,这也是我们经过长期坚持精品取胜战略最终才能得以实现的。矗立在全国各地上数百栋建筑作品的成功让我们才能达到了现有的境界。我们设计的建筑坚持以使用功能为前提,坚持造价节约、使用节能、环境生态。在此基础上,追求建筑外观上比例协调、彩协调、与环境间的协调。在建筑细部上,追求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细部刻画上,注重地方古典建筑元素的运用,以体现地方性与文化传承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