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者:***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4期
        短视频应用最早产生于2011年,出现在美国。中国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微视、秒拍美拍、抖音、快手、二更、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由于短视频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笔者以“短视频”为关键词在读秀上检索时发现,国内目前并没有短视频相关的学术论著,有关短视频的书籍多是跟网红、制作、流量变现、自媒体等有关,缺乏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方面,笔者在中国知网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以“短视频”进行主题检索,截止2018年9月30日,共检索到909条结果,数据分别为:2011年:1条,2012年:1条,2013年:4条,2014年:25条,2015年:27条,2016年:95条,2017年:285条,2018年:471条。从数据结果来看,从2014年开始,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了2018年达到最高,这与近两年短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相信随着短视频应用越来越火爆,有关短视频的研究也会更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国外最早对短视频进行研究的是Gibbs和Colin,他们在文章《Short-form may be long-tail for mobile video》对短视频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预言移动短视频应用势必成为媒体市场必争之地。(1)此外,笔者在百度学术以“short Video”进行外文主题搜索时,一共搜到171000条信息,其中多集中于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学方面,有关新闻与传播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仅有的一些文章也多从短视频应用出发,进行个案研究,如Luck Chitwood的《Social video success for brands on Vine and Instagram:your 6-to-15 seconds of fame》,作者通过对Vine and Instagram这两大短视频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短视频应用的价值。(2)
        研究领域方面,短视频成为被研究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传播学领域,如赵昱、王勇泽的《短视频的传播现状分析》(2015年),作者通过对秒拍、微视、美拍三款流行短视频应用平台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出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与传播现状;(3)另一个是营销学领域,如美国学者Humayyun Khan的《7 creative ways brands are using Vine》,作者对移动短视频应用Vine的商业价值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短视频在营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
        研究方法方面,除去常规的文献研究法外,被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法。学者们往往从业界优秀的短视频应用或代表人物切入,以点带面来研究短视频,如吴佳妮的《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以抖音APP为例》(2017年)、张艳婷的《从Papi酱走红看UGC短视频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2016年)等。笔者认为,以个案为研究对象虽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研究起来也较方便、容易,但理论深度还是有所欠缺。
        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外关于短视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应用平台、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监管问题、受众分析、内容生产、媒介融合、版权问题等方面。如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存玲的《移动端短视频APP“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快手APP为例》,作者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解释分析短视频流行的原因,她认为,“移动端短视频应用能够激发用户的‘需求链’,并不断满足这一需求链上各层次的需求。这是其流行的根本原因。”(5)王晓红、包圆圆、吕强在《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2015年)从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移动短视频应用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路径。他们认为短视频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尚未建立合理的内容生产系统;2.定位不明确,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3.盈利模式左右摇摆,缺乏成功目标,并对未来移动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两点思考:1.工具性视频功能的开发是否会成为新竞争店?2.加入“小视频”功能是否会改变市场格局?(6)
如今这两点思考几乎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当前抖音和快手虽瓜分了大部分市场,但由于美拍定位准确、工具性强,小视频也凭借本身的受众广泛带来巨大流量,因此这两款应用在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影响着市场格局。
        除上述研究内容之外,笔者还发现,从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短视频在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方面的尝试,如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舒予在《短视频:弘扬主旋律的利器》提出,“主流媒体应抓住短视频这一封口做好正面宣传,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充沛。”(7)、“要使主旋律更加响亮,除了打造出精品短视频外,还要考虑如何抵达受众,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覆盖。”(8)除此之外,李鸿文的《5000万级主旋律“爆款”如何炼成——从短视频看“视频优先”探索》、周慧虹的《让短视频为正能量发力》等文章也都肯定了短视频在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方面的尝试和创新,这种尝试也是短视频在经历一系列整改之后的内容调整,虽然目前相关研究论文还非常少,但当正能量相关短视频越来越多之后,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综上所述,由于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发展时间并不长,因而国外内学者对短视频的研究几乎还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研究,对短视频应用平台、发现现状、用户使用的研究更
多,而对短视频本身的理论建构、知识体系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对短视频的基础理论在学界也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造成业界、学界“一人一界定,一人一说法”的混乱局面。而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短视频的监管,短视频对正能量、主旋律、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尝试也越来越多,相信这会成为未来短视频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注释:
        Gibbs,Colin.2007.Short-form may be long-tail for mobile video[J].RCR WirelessNews,26:12-13.
        Luck Chitwood.2013.Social video success for brands on Vine and Instagram:your 6-to-15 seconds of fame[J].Back Stage,30:17-18.
        赵昱、王勇泽.2015.短视频的传播现状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03:54.
        Humayun Khan.2016.7 creative ways brands are using Vine[J].PR Daily,10:6-8..papi酱
        高存玲.2016.移动端短视频APP“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快手APP为例[J].新闻知识.12:3.
        王晓红、包圆圆、吕强.2015.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03:11.
        舒予.2008.短视频:弘扬主旋律的利器[J]新闻战线,2:115.
        舒予.2008.短视频:弘扬主旋律的利器[J]新闻战线,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