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
摘要:在环境问题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渗透低碳经济理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地理教师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教师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解决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内涵,进一步完善对地理地貌的有效认知。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做准备,实现地理学科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渗透;低碳经济理念
引言:环保问题贯穿地理教学的始终,是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建构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密地结合书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思维学习视角,从地理学科特点的角度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并且准确地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优化学生的日常状态,从事物的联系性、事物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理解低碳经济理念,促进学生养成全面客观的分析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为未来的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环保趣味问答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低碳经济理念的渗透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理解、认知等差异,对低碳经济理念的认识观点与层次具有区别,而且在学校、班级间也具有区别,但又各有特点。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要根据学生们的特征,通过和实际项目相结合,指导他们对已有的地理知识作出分类与评估,针对性的进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培训,增强环保意识。在学生们的生活环境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老师要指导他们对其生存条件加以重视,对他们面临的环保问题加以深入收集和充分探讨,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并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活动。
(二)渐进性原则
中学生虽然对低碳经济理念有相当的认识,但由于中学时期他们的自制力相对不强,并没有对有关低碳经济的知识进行内化,因此良好的环保认识与行动能力较难在短时期内养成。在教育资源与环境理念的培育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建立起长期、循序渐进的思想,而不要急于
求成。在环境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特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中初中生低碳经济理念的形成加以指导。对正确的环保做法应适时引导和表彰,对错误的做法要适时批判,让中学生的日常环保习惯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养成,经过长时间的有效引领,让资源环保观的德育效果逐步凸显,让环保目标得到有效的实现。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低碳经济理念
(一)开展多元化的低碳实践活动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全面渗透低碳经济理念,需要开展多元化的低碳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取得理想化的地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低碳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低碳知识宣传、公益活动、知识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低碳行为习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开展多元化的低碳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教师要设立完整的低碳教学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现状,有目的性地调整低碳教学目标和教育方案,真正让低碳经济理念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站在低碳经济的角度去解析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化成长。
(二)结合教材内容,贯穿低碳环保理念
纵观初中地理教材不难得知,与低碳环保理念相关的知识内容较多,尤其是关于天气气候、空气污染等知识内容。教师应该积极结合教材内容,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明确天气气候、空气污染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真正意识到低碳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地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从地理教材入手,通过深入挖掘与低碳环保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低碳生活意识。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如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当前环境质量情况,观察当前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在拓展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理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有关低碳经济的问题时,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以动态眼光看待生活中低碳经济问题的学习观念,教会学生以发展的视角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使用课堂问答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同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知识面的扩展,为未来地理学习提供方向。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也要让学生养成地理学习意识。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来拓展地理课程的趣味性,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开展日常的地理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双达.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张春玲.初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苏翠柳.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