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剧出现的原因:
1、年轻编剧和年轻购片人的口味:
●没有阅历的年轻编剧创作;
●电视台的选片人员是30岁左右的80后。
年轻编剧和选片人员口味相似,导致这部分剧被电视台大量采购,形成了风潮。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坚实生活基础的创作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也大都成了“雷人”之作。
2、表现形式受限,只能试探底线
就抗战剧而言,抗战剧热闹,审查也安全,所以大家都愿意去写,但中国抗战剧的表现形式又是有限制的,不可能按照《美国队长》、《无耻混蛋》的方式来拍,所以大家就只能在有限的表现形式内不断地去试探底线。年轻编剧经
验和能力欠缺,所以会用他们熟悉的电子游戏套路来构造抗战剧,也是雷剧出
现的原因。
3、编剧创新过度
在现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高呼创新发展,编剧们也不免跟随大流让电视剧推陈出
新。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部分人过分求新,使得原本的经典剧目成了人人吐槽的雷剧。
新《天龙八部》
观众心目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经典所选,所以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编剧已经很难使该剧有长足发展,但不
少人仍旧想挑战经典,于是就出现了这一部以90后为目标观众的新版本。在新版中,导演赖水清邀来人气男星钟汉良演乔峰,韩国演员金起范饰演段誉,在造型与画面上,也使用了游戏化、动漫化的处理和特效。但最终,该剧的收视和口碑均不理想,之后不得不
选择停播。(明明技术进步了,但是播出效果却越来越差??)
4、制片方盲目跟从市场
雷剧频出,除了编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受制片方的束缚。
金牌编剧邹静之就表示编剧地位不高,“编剧就是个被动的角。我经常
想,我要写出一个特别好的剧本,导演没法撼动,演员只能说好,必须按着它
来拍。但这是种幻想。”而作家、编剧王海鸰则认为“雷剧”横生主导因素是制片方,而制片方又存在一些盲目跟从市场的现象。
她表示,“我们的影视产业尚不成熟,容易跟着市场跑。”王海鸰也说,雷剧缺的是好作品,真正优秀的编剧,应当捧出市场欢迎的剧本,自然就会流行,因为作品本身就具有号召力。(认识与改造世界)
5、观众热议,播出平台追求收视率
如果说在雷剧的产生和发展中,编剧和制片方提供了雷剧的种子,那么播出平台和观众则让雷剧有了成长的土壤。
(一组数据)据《广州日报》报道,现在全国有许多观众都在看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和央视一套,《广州日报》报道称,在2013年全年收视前50的剧当中,湖南卫视占了14部,江苏卫视的12部紧随其后,央视一套也有11部,可见平台的重要性:你播什么,观众就会看什么,很多人似乎都懒得换频道了。
可以这样说,如果一部剧没有获得上述“优质”平台,再好的剧都有可能不被看到,于是这些平台成为“雷剧根据地”,只要演员年轻,爱情虐心,画面艳丽,就能俘获青少年观众,《百万新娘之爱无悔》、《天天有喜》、《洛神》、《新笑傲江湖》、《新天龙八部》……经过这一模式走红的雷剧名单还可以列很长。
一方面,这些剧漂亮的收视率让不少认真做剧的业内人怀疑观众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网络上乐此不疲的吐槽又试图证明观众的智商优越性,这令我们不禁思考,观众、雷剧和平台,究竟是谁更需要谁?
如何让“雷剧”不再?如何让文艺作品成为“树人”、“立人”之作?
钟汉良主演的电视剧从文艺创作队伍来看,文艺创作者必须坚持“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和源泉”这一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文艺批评队伍来看,批评家也要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批评家也只有把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和人生经验、情感投放到文艺作品当中才能更好地与作家、作品对话,才能有效解读作品所要传达的人生经验、思考和探索。
从文艺传播的平台和媒介来看,某些审查部门的题材先行论也是“雷剧”不断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文艺工作者为了求“安全”而自动放弃了艺术探索。破除
题材论才能给文艺创作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