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口国情概况
中国一向以人口众多著称于世。古代中国在宗法制度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们重视子嗣,认为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生育的子女越多越好。历代统治者也把人口多寡视为国家盛衰的一个标志。这样的传统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使人口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困难。
(一)什么是人口国情
在赞美祖国时,传统的说法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现实情况使人们对此越来
越持分析态度。然而这种说法的确突出了国情的某些特点。例如人口众多这个特点,就牵动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与它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人均水平提高缓慢;人口过多对土地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危机日趋严重;在贫困中膨胀起来的中国人口,又表现为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多,健康素质差的人口多等等。人口多的矛盾又派生出许多矛盾,如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并对这些矛盾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几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人口数字记载的国家之一。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在公元
前2200年夏禹时,中国人口有1355万多人,西周成王时有1371万人,到东周庄王13年(公元前684年),有1183万人,夏、商、周时期的人口大体在1000多万上波动,人口增长极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口有所增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
始2年人口数已高达5959万人。之后,两晋、隋、唐、元、明几代人口变动起伏很大,几乎每个朝代末年人口都锐减,新的朝代初年人口又逐渐恢复、增加,最高人口数徘徊在5000——6000万之间。据记载在金章宗明昌六年和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合计数多达7581万人,是清代以前统计在编人口最多的时期。
清初人口数增长也较慢,清朝中叶时人口增长加快,清康熙23年(1684年)为10175万,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一次超过1亿大关。乾隆27年(1762年)人口数已超过2亿。乾隆54年(1789年)人口数接近3亿,到道光15年(1835年)人口数超过4亿,为40176万人。据有资料可查的数字,从10175万到40176万共经历151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7.9‰,是解放前中国人口发展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
清道光20年(1840年),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王朝腐败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频繁战乱和饥荒使得民不聊生,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从1840年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人口从4.13亿增加到5.42亿,共增加1.29亿人,年平均增加118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足2.5‰。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状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总数达5.4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起来。1964年突破7亿,1969年达到8亿,1974年达到9亿,1981年突破10亿,1988年为11
亿,1995年为12亿,1999年底为125909万,2000年11月为129533万(含港、澳、台、澎、金、马地区)。自20世
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以来,通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持续地大幅度下降。妇女总和生育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
5.88、60年代的5.68,降至70年代的4.01、80年代的2.5左右、90年代的2左右。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接近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城镇人口的总和生育率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34‰和2
6.83‰降至1996年的16.98‰和10.42‰。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人口国情的特点
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50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的不协调,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一系列人口问题。下面八个方面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
(一)人口规模过大并继续膨胀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含台、港、澳、金门、马祖)总人口已达12.9533亿。人口过多、持续增长并带来人口规模继续膨胀,仍然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人口问题。
(二)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
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虽然已经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
低死亡、低增长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已下降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实际总和生育率与政策总和生育率已相当接近,生育
水平下降的空间已很有限,不可能再出现大幅度下降。然而,由于我国人口转
变的途径与发达国家的转变途径有很大不同,因而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通过社会制约和利益导向实现的。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
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总是同人口问题分不开的。人
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就业压力沉重
人口与物质生产资料不能正常结合,失业问题就会显现。高失业率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局势的稳定。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由于人口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很快。1990年“四普”时,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为7.5亿, 1996年增长为8.2亿。2000年“五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已占总人口的70.15%,这是迄今为止这个年龄组在世界上最高的比例。据预测,我国劳动力人口到2020年左右达到高峰,将近9.5亿。目前在城镇有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人口处于下岗、失业状态;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寻就业门路。劳动就业压力非常大,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老年人口问题日益尖锐
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又一世界性人口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日益尖锐的人口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分“底部老化”和“顶部老化”两种情况。“底部老化”是由于出生率持续下降,
导致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造成的;
“顶部老化”是由于老年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引起的。我国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大幅度下降,而迎来的人口老龄化,属于“底部老化”。我国由于人口规模还在膨胀,后备劳动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还将长期存在,因而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抚养负担将逐渐由老、少的“两头沉”向老的“一头沉”过渡,社会总抚养比下降。
人口最多的国家(六)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人口数量庞大与素质偏低并存是一个极不协调的组合。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经济和社会根源,但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重视多生多育,忽视少生优生和优育优教,是造成人口素质偏低的另一原因。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人口素质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越广泛越深人,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越严重,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越大。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特别是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突出问题。
(七)流动人口和城市管理矛盾突出
人口的迁徙和流动是人口三大变动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后是我国有史以来最
为波澜壮阔的人口迁移流动时期。特别是人口流动为世界瞩目,无论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的地域范围、流动持续的时间,都是空前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激活了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臵,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
代末80年代初,习惯于计划经济运行规则的农民还摸不准脉搏,流动人口处于缓慢增长阶段。1984——1988年,流动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八)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性别比是人口自然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指标。其中人口出生性别比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若干年后婚育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构成,对结婚率和女性生育率有直接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总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保持出生性别比的平衡,对维护正常的婚姻秩序、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党和国家重视人口国情及着手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
党和政府从人口国情出发把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落实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明确而有力的措施,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推行计划生育,抑止人口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