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基于我国实行了三十年多的计划生育的国情,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篇1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摘要:老龄化作为21世纪人口的主要特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老龄化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中国 老龄化 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21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虽然老龄化是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但中国尤为严重。本文将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亚洲老年人口的1/2。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1万,相当于印度的2倍,美国的2.5倍左右,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多。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65亿,约占总人口的16%。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人口再生产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年龄结构非常年轻,结构变动趋势不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卫生、医疗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前期,生育率不降反升,死亡率迅猛下降,使中国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年龄结构趋向年轻。从70 年代开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开始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发生了转向,从趋向年轻变为趋向年老。之后,随着生育率的进一步降低,老龄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3、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此外,乡村老龄人口大大高于城镇,约占70%左右。
4、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未富先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最低的,而且收入差距极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趋势,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D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D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压力很大。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我们必须清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是构成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人口现状,积极应对,做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
1982年,中共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减轻了人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例迅速
提高。有人认为,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活动的开展,使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不可否认,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使人口生育率下降,但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计划生育。从人口数量的变化看,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1982年7月31日24时的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200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1953年到1982年,29年的时间人口增长42994万人,而从1982年到2006年,24年速度很快,那么这一批人必然会在现在或将来进入老龄,这是现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再从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老年人的规模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可以说,死亡率的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条件。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在我国,即使没有生育政策的干预,人口老龄化也终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出现。
有人认为,可以用提高生育率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下策,这不仅会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带来其他的人口问题,如就业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以及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现实,才能从长远意义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1)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人口老龄化引发的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老有所养的问题。只有我们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2)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人类社会赖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加快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我们应付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一是从财政负担方面看,人口老龄化将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用,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危机时,财政要承担最终的支付责任。同时也将增加与老年人相关的公共福利设施财政支出,在农村也将增加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因此,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增社会保障方面的经费,要从当年的财政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资金作社会保障资金,逐年积累,以应付日益临近的“白发浪潮”。
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是从保障水平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还不强,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众多
老年人口,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国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象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对老实行高福利政策,目前只能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保基本生活,保基本医疗,满足人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三是从保障方式看,首先还是要增强家庭保障能力,特别是在农村,要发扬尊老、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不能全部依赖社会和国家;其次,要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把城镇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并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再次,要加快研究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条件的家庭为老年人投保商业保险,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实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使老年人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
五是从地区差别看,中央应建立社会保障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进行重点补助,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根据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3)提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我国不论城乡,老年人绝大多数都同自己的儿孙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依靠,家庭养老仍然是前养老的最重要的方式,它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保持了社会,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因此,仍应强调以家庭养老为主。今后一个时期,大多数家庭抚养几个老人的责任将落到独生子女身上,随着家庭小型化趋势和家庭性化的发展,家庭养老正在出现新的变化,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走家庭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造和形成新的居家养老环境。一方面注重改善现有的家庭养老状况,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鼓励实施庭养老,发挥家庭在供养、照料、慰籍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社会化照服务体系,增加老年福利设施扩大社会化服务范围,加快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正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2005
[2]杜寿杰,张文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发展论坛,1997
[3]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J],社会保障制度,2001
[4]普建中,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创造,2000
[5]李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行政与法,1998
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篇2
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摘 要: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急剧加快,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对中国社会有着积极与负面影响。通过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背景以及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现状,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以及它所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应对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状况,中国应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