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街区与⾥弄
景
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古以来⽔⼟宜陶,繁华了1000多年。“陶舍重重倚岸开,⾈帆⽇⽇蔽江来”就是对景德镇当年盛况的描写。彼时,沿着昌江,景德镇建窑成市,河岸边有着数不清的四通⼋达的⾥弄,形成了景德镇⽼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也由此衍⽣出独特的⾥弄⽂化。
景德镇的许多⾥弄也因典故⽽命名,如⽃富弄、绣球弄、爆⽵弄等。景德镇的不少⾥弄还隐藏着许多瓷窑的⾝影,⽽且弄与弄之间可以通过这些瓷窑穿梭往来,形成贯通的格局,于是⾥弄的居民便以窑名作为⾥弄名,这样⾥弄名便作为⼀种陶瓷⽂化保留了下来。
三闾庙明清古街
三闾庙明清古街坐落在昌江西岸,昌江与西河交汇处,整个三闾庙古街分为明街、清街和古码头三部分,是著名的历史⽂化街区。在古代,三闾庙明清古街为景德镇与饶州府、九江及安徽等地之间的陆路通道。早在晚唐时期就有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迁居此地。明清时期,三闾庙商业繁华,有粮⾏、⽶店、药店、饭店、杂货店、⾖腐店等,是景德镇主要的粮⾷集市。时⾄今⽇,古街两旁的商店基本保存完好,并有明朝中晚期建筑4栋,明末清初建筑3栋,是景德镇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葡萄架历史⽂化街区
葡萄架历史⽂化街区东邻许弄,西⾄⼩苏家弄15号,是⼀条弄中弄,因为⼀个与众不同的葡萄架⽽得名。传说宋朝葡萄架有⼀个秀才,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后,返家等待消息。皇榜⾼中后,报喜⼈⾄此询问,有⼈告诉他葡萄架下是其家,弄巷因此得名。此弄最有名的是葡萄架2号—— 葡萄架作坊,为⽂物保护单位。
彭家弄历史⽂化街区
彭家弄历史⽂化街区位于御窑⼚遗址保护范围内,是以历史建筑为主的传统制瓷⼿⼯业⽣产和居住街区。该⽂化街区内分布着多处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反映了景德镇传统制瓷⼿⼯业的⽣产、⽔运商贸、传统民居特⾊,其历史街巷主要有⽅家弄、⽅家下弄、⽔府弄、彭家下弄、毕家弄等,还有湖北会馆等重要历史遗存。
彭家上弄古窑址
陈家弄历史⽂化街区
陈家弄形成于明朝,明代陈⽒曾在此聚居。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街道时,在弄⼝竖⽴了“陈家衕”⽯坊,⾄今犹存。陈家弄东起烟园⾥,西⾄中⼭南路,全长260⽶。时⾄今⽇,陈家弄依旧保存着许多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这些建筑多是当年都昌籍窑户所建。那时的陈家弄是⼀个经营灰可器的商业街区,每家每户的门都朝向弄堂,⽤的都是推板门,板门⼀卸,就是经营瓷器的店⾯。
富强弄历史⽂化街区
富强弄分为上下弄,位于中⼭南路,与涂家坦、黄家洲、安弄、花园⾥、⾥仁弄相通。清朝时期,因上弄进⼝处呈V形,形状与裤裆相似,曾被称作裤裆弄。后来,逐渐有瓷商在此建房定居,因富商云集,便改称为富商弄。当时,富裕的苏湖⼈选择此弄作为苏湖会馆的所在地。20世纪20年代,苏湖会馆开始办学,直⾄新中国成⽴后,⼏⼗年间⼀直是景德镇规模最⼤、享有盛誉的学校。1973年,富商弄更名为富强弄。
刘家下弄历史⽂化街区
刘家下弄东起中⼭南路286号,西⾄沿江东路,南与太平桥(弄)、狮⼦下弄相通,北通吊脚楼。据资
料记载,早在唐朝就有刘⽒从⼭西迁居⾄此,后来⼜有都昌刘⽒来此聚居,逐渐形成巷弄,巷内原来还建有刘⽒宗祠。清末民初,刘家下弄河边曾是景德镇的四⼤码头之⼀——刘家码头(俗称窑柴码头),刘家码头是景德镇⼯商业繁荣的见证者之⼀。刘家下弄是景德镇最长的⼀条⾥弄,也是景德镇最热闹的⼀条⾥弄。在⼀定程度上,刘家下弄反映了历史上景德镇⼯商业的繁荣,也验证了清代康乾时期景德镇“千窑升⽕、万匠制瓷、商贾盈市、舳舻蔽江”之说。
⾥市渡
⾥市渡东起中⼭北路,西⾄昌江东岸,全长30余⽶。相传早在宋代,⾥市渡就已经存在,由⼀李姓寡妇出钱兴建,故最初得名李施渡,后根据谐⾳改为⾥市渡。在过去的近千年中,⾥市渡⼀直是景德镇对外贸易的重要⽔上码头,它近可扼守昌江河运的咽喉,远可通往鄱阳、都昌,经鄱阳湖进⼊长江,将景
德镇的瓷器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
景德镇许多⾥弄的⼀头连着河流,在古代⾥弄也是沟通外界的重要通道,制瓷原料、瓷器和⼈员通过⾥弄来来往往。
半边街
半边街南⾄半边街横弄的北侧,北⾄观⾳阁,长1500余⽶。唐宋时期,半边街就是热闹的街市。明朝嘉靖年间,半边街南段靠河的街道被洪⽔冲毁,只剩下东⾯的街道,故得此名。明清时期,半边街附近的许家码头是瓷⼟、窑柴的主要集聚地。
毕家上弄
毕家上弄东⾄中华北路西侧,西⾄中⼭北路东侧85号,全长110余⽶,起源于宋朝,当时只有两户⼈家,都以制作⽑笔为业。宋末元初,住户增多,形成弄巷。⽑笔业曾经是毕家上弄的辉煌,因为景德镇制瓷业不能缺少⽑笔,⽽毕家上弄的⽑笔在景德镇是最好的,所以该⾥弄也曾名笔家弄,后改成毕家弄。为区别毕家下弄,因此段地势较⾼,这⾥就成了毕家上弄。
毕家下弄
毕家下弄位于中⼭北路和沿江东路之间,长150余⽶,由毕家上弄派⽣得名。该弄最著名的⾏业是钉鞋业,古代景德镇的街⾯积⽔较多,路⾯湿滑,因⽽类似于现在⾬鞋的钉鞋很受当时窑⼯的喜欢。毕家下
弄最著名的建筑是奉新会馆(⼜称新吴书馆),曾是奉新⽼乡聚会议事之地,故该弄的居民以奉新⼈居多。民国时,奉新会馆先后改成电影院、杂剧院。新中国成⽴后,这⾥成了采茶戏的专业表演场所。
⼤弄⼝
⼤弄⼝西⾄中⼭北路,向东延伸⼜向北转接上江家弄,南通⼤弄⼝横弄,全长200余⽶。该弄形成于宋朝,因弄⼝较宽,所以被叫作“⼤弄⼝”。历史上,⼤弄⼝是⼀个具有上好地理位置的弄巷,从⼤弄⼝1号穿⾏过去,就可以抵达古时的商业中⼼徐家街,出弄⼝不远便是著名的渡⼝—— ⾥市渡,所以历史上这⾥的商业也很发达。
⼤⼗字弄
⼤⼗字弄东⾄棋盘街,西⾄沿江东路,总长约300⽶。此弄呈东西⾛向,与南北⾛向的瓷器街垂直交叉,故名⼤⼗字弄。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茭草⼯⼈郑⼦⽊为了维护茭草⾏的利益⽽舍⽣取义,震动整个茭草⾏。⾃此之后,茭草⼯⼈都系⽩布围裙以纪念郑⼦⽊。⼤⼗字弄44号是⼀座祭师祠,重修于清光绪⼗七年(1891年),占地约500平⽅⽶,保留⾄今。
祥集弄明代民居
早在宋代,祥集弄就有⼈居住。到了明朝,当地居民为讨个⼝彩,便将居所所在的⾥弄命名为祥集弄。
祥集弄分成上下弄,上弄东起东司岭,西⾄中⼭北路东侧25号;下弄东⾄中⼭北路西侧22号,西沿江东路东侧。祥集弄全长270⽶,有两座⾄今仍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分别位于祥集上弄3号和11号。两座建筑的总建筑⾯积达761平⽅⽶,梁柱粗⼤,造型古朴,颇有徽派建筑韵味,皆为富商所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祥集上弄3号还是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的所在地,当年⼤量御窑⼚古瓷⽚的修复⼯作就在此展开。
祥集弄古民居
邓家弄
邓家弄位于珠⼭中路南侧,是⼀条典型的以姓⽒命名的⾥弄。明朝时期,有邓姓家族聚居于此,故⽽得名。明清两朝,邓家均以烧造质优价⾼的瓷器⽽著称,其家族兴盛⼀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后因历史的变迁,在战⽕纷飞中⼀落千丈,直⾄新中国成⽴后逐步退出陶瓷的经营。现今,⾥弄内的建筑仍保持着旧时风貌。
低头弄
低头弄位于中⼭北路与中华北路之间,紧邻⽯狮埠,通青⽯街、五王庙等弄巷,全长100余⽶,宽2⽶。该⾥弄形成于宋朝,相传明末有陈⽒抚台住此,在弄⼝建有⼀座青⽯门坊,较低矮,当时骑马来拜访抚台的⼈,进弄都要低头,故名“低头弄”。低头弄11号古宅为明代住宅建筑,整个建筑风格近似元代,雕刻装饰简朴,据传此房就是陈姓抚台之宅。民国时,⾥弄内设有浮梁公所。历史上,低头弄还是⼀个重要的窑柴集散地。
龙缸弄
龙缸弄西起中华北路东侧的109号,东接湖⼝弄,东南接新罗汉肚,南⾄胜利路北侧,长100余⽶,宽2.
8⽶。明朝,龙缸弄内共有6座窑,最开始烧制时品种单⼀,后来因技艺⾼、式样多,驰名中外。相传,明万历年间,太监潘相奉旨监造龙缸,然⽽瓷⼯们烧了⼀窑⼜⼀窑,始终未能烧出⼀只达到宫廷要求的龙缸,⼤祸临头之际,窑⼯童宾舍⾝赴⽕,龙缸才得以烧成。为纪念童宾,建造了风⽕仙祠,奉其为窑神。据说此事便发⽣在龙缸弄,龙缸弄便因此得名。
瓷都景德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