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景德镇陶瓷珍品名称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探讨
作者:李芦生
来源:《大观》2019年第10期
        摘 要:景德镇馆藏中的历代珍贵瓷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而景德镇陶瓷珍品英译中的异化与归化成为了相关学者关注的热点。文章简要阐述了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优缺点,以及陶瓷的中文命名与英文命名的不同之处,并对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的陶瓷文化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珍品;名称英译
        注:本文系2016年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馆藏陶瓷器物名称的英译与对外文化传播”(YG2016329B)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景德镇是中国的重要瓷都,其盛产的陶瓷很多都被著名的博物馆收藏,展现了我国鲜活的陶瓷文化。如今的景德镇远近闻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景德镇感受中国文化,运用出的翻译传播陶瓷文化,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景德镇陶瓷称英译策略展开探讨。
        一、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优缺点
        在西方理论学者看来,翻译是用来表达源语信息,翻译者应该遵循译文读者的期望,令译文在读者与源语读者中发挥相同的效用。英译中的归划与异化拥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异化能够保留语言本身的精髓,令读者可以通过译文了解到不同的异国文化,促进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读者在解读异域文化时容易对其不理解,从而对文化交流造成障碍。传统的“归化”采用了透明、流畅、通順的翻译策略,在英语中形成一种外国文学的规范,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流露自身的痕迹,让读者在阅读时,就像阅读目的语创作的作品一般。归化与异化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但并不是绝对矛盾的。陶瓷珍品名称本质上是一种公示语,向游客传达了丰富的信息,陶瓷珍品名称的英译,其目的也在于向外国游客传达器物的外在特征及背后体现的深厚文化。为了让外国游客对博物馆景德镇陶瓷珍品有更深的了解,感知和接受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在翻译这些陶瓷珍品名称时,应该采用归化与异化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即在语言表达层面遵循“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归化策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文化因子层面遵循“以我为主”的异化策略,最大化地传播中华陶瓷文化[1]。
        二、中文命名与英文命名的异同之处
        (一)两者相同之处
        瓷器命名作为一种宣传媒介,所追求的是中英文统一。比如,青花朵花纹象耳瓶 Blue-and-white Elephant-ear Vases with flower design。在这个中文名结构中,陶瓷釉+装饰图案+陶瓷形状+陶瓷品种,此种结构为5321构型,在其英文译名中也是运用了一个相对较简单也保守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先翻译出陶瓷釉再翻译陶瓷品种,最后用with来接修饰成分。因为在中文译成英文的时候,不能完全不顾及英文语法结构,不能直接对着中文汉字进行翻译不进行语法上的排序,所以在译文当中,这个已经是中英文结构达成一致了。与采用不同修辞手法的文学翻译不同,陶瓷标题翻译需要对目标读者忠实地传递意义。陶瓷标题通常包含丰富的陶瓷术语和文化负载的短语,因此,这种翻译需要忠实和准确的措辞[2]。
        (二)命名结构不一致
        英文命名与中文命名的结构一致,是为了保证其译文的统一性,但是不能因此而得出,命名结构的不一致性就没有达到译文的准确性。从以下例子中可以看出: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即Prunus Vase with Black Floral Design on a White Ground, Cizhou;临汝窑青釉胆式瓶即Celadon-glazed Bottle Vase,Linru Ware;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即Celadon Bowl wit
h a Mouth Rim in the Shape of Mallow Petals, Yaozhou Ware;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即 Celadon Bowl with Stamped Design of Children Playing with Lotus, Yaozhou。在这几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其中文命名是由窑口+陶瓷釉+装饰图案+陶瓷品种而来,但是英文命名顺序是与之完全相反,英文命名是由陶瓷品种+装饰图案+陶瓷釉料+窑口。这在陶瓷英文命名当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三)原则不同
        音译是一个字母表中的单词用另一个字母表表示的过程。人们试图互相映射字母,有时用重音符号或其他线索来暗示特定的声音。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都会使用不同的脚本来表示它们的语言。通过音译,人们可以使不懂脚本的人更容易理解他们的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理解单词是如何发音的,而不需要学习英文字母。作为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有时在原语言中,对于某些词汇单元,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完全或部分等同物[3]。这尤其是用于表示文化特定概念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拼音系统已被采用,例如:胭脂红釉梅瓶即Meiping-shaped vase with rose-pink glaze,广彩开光人物纹胆瓶即Guang color vase with figure Design within a reserved panel。在这些英文命名当中,用其中文命名相对应的拼音来取代英文单词,同样也不会违背翻译的准则。
        三、馆藏景德镇陶瓷珍品名称英译中的
        归化与异化策略
        (一)语言表达层面归化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其中汉语在造句过程中,主要运用“意合法”。“意合法”指词与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组合,在外部形态中,没有明显的标志或联系,需要通过意义间的关联,进行“粘合”,具有句子结构松散、较少运用关联词的特点;而英语造句主要运用“形合法”,指句子与词的组合在外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标记,当形态标记不充分的时候,还可用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词组、句子、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英语对句法形式的要求较为严格,要求各种语法范畴在语句用能够全面体现,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记,主要运用连词、关系代词等方式,并且在句子中还需运用分词、动词。与英语不同,汉语对于语句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要求,并且没有显形的词类分别,是重“意合”的语言。汉语注重运用“意合法”在瓷器的命名中体现得较为明显,通常情况下按照年代+产地+釉彩+纹饰+器型+通名的方式进行命名,在中间无需任何连接词。在进行英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英语的语句特点进行重新组合,将釉彩、器型、通名放在句首,并用with连接纹饰,然后在下
一行介绍瓷器的年代与产地,外国人能够通过此种翻译方式,快速获取馆藏景德镇陶瓷珍品的信息[4]。例如,明万历景德镇五彩云龙纹盖罐翻译为Polychrome covered jar with cloud and ;dragons ;pattern Wanli Reign Ming Dynasty(1368—1644)。
        (二)文化因子层面异化
        在博物馆中景德镇陶瓷珍品的名称具有体现景德镇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英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文化因子层面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器型与通名。在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将器型与通名放在一起进行翻译,在景德镇陶瓷中具有较多各异的品种,可以运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僧帽壶为例,其是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元器特点为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翻译为monk's-cap-shaped pot。第二,釉彩,中国瓷器的釉彩发展较为长远,从无釉到有釉,从单釉到多釉,在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直译的方式,例如,青白釉直接翻译为bluish-white glaze、珐琅釉直接翻译为enamel glaze。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运用音译加注音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青花可以译为qinghua,五彩译为wucai,虽然运用这种方式,外国人刚开始可能难以迅速接受、理解,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被外国人充分认可。第三,纹饰,馆藏的景德镇陶瓷珍品的纹饰具有复杂、纷繁的特点,能够直观地体现中国文化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陶瓷知识,从而保证能够翻译出陶瓷的真正内涵。从题材来看,纹饰主要包括人物故事和吉祥图案两类。在对人物故事的陶瓷进行翻译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表达其中的故事背景;在进行吉祥图案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运用其中特定的事物进行表达。
        (三)功能对等下的英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指工作人员在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不仅要做到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要做到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通俗来讲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强求一字一句的对应,要真正地将所翻译的内容,实现语言形式和文化习俗上的转化。在功能对等理论下进行的英译陶瓷名称翻译与传统翻译不同。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慮读者的接受能力,使翻译出来的内容与瓷瓶的原来意思基本相同,需要保证翻译有意义,能够充分的传达原文的精神与方式,表达形式具有自然、容易的特点。第二,工作人员在翻译中除了要考虑语言符号,还要顾及文化因素、特定场景因素、语用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将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放在首位,一味地追求译文
语言符号的对等和信息的等量传输反而会事倍功半。例如,青花松竹梅纹梅瓶,敞口,凸唇,短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内凹形矮圈足,青花呈灰蓝发黑,施釉不到底,釉青白泛灰,底部露胎有火石红。腹部上下有两道明显的接胎痕,腹部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翻译为Blue and white vase with pine,bamboo and prunus design。
        参考文献:
        [1]张倩倩,刘影.非遗英译的归化异化问题:以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文教资料,2018(28):52-53.
        [2]欧飞兵.中国陶瓷文化术语的特征及英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76-81.
        [3]黄秋鸯.论旅游外宣英译中陶瓷文化信息传达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7):172-174.
        [4]庞亚飞.原型理论角度下佛山陶瓷品牌名称英译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8-51.
瓷都景德镇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