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1.什么是保护⽣物学?保护⽣物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
保护⽣物学是⼀门论述全世界⽣物多样性⾯临严重危机及如何保护⽣物多样性的综合学科,它即⾯对⽣物多样性的危机,⼜着眼于⽣物进化潜能的保持。
保护⽣物学是⼀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是⼀门处理统计现象的⼀门科学,⼀门价值取向的科学,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科学
2.简述保护⽣物学研究内容。
← 3.什么是⽣物多样性?⽣物多样性有哪三个表现层次,各个层次的概念及其特征?⽣物类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之间或⼀个体之间或⼀个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指⽣物种内遗传的变异,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可以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理代谢上
物种多样性:是⽣物多样性在物种⽔平上表现形式,是指⼀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定区域内⽣物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维持机制
⽣态系统多样性指⽣物圈内环境系统、⽣物系统和⽣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态系统内环境系统的差异、⽣态过程的多样性,环境系统主要指⽆机环境,其多样性是⽣物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物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指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的多样化,⽣态过程主要是指⽣态系统的⽣物组分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4.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物种容易灭绝?
⽣境丧失、⽣境破碎、⽣境退化、资源过度利⽤
地理分布区狭隘的物种、仅有⼀个或⼏个种的物种、⼩规模种的物种、种⼤⼩正在衰落的物种、种密度低的物种、需要⼤⾯积家域的物种、体型⼤的物种、不具备有效散布途径的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遗传变异极低的物种、需要特殊⼩⽣境的物种、构成永久或临时集的物种、遭受⼈类猎杀和采集的物种
5.世界保护联盟(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有哪些?
灭绝、野⽣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不⾜、未评估
6.遗传多样性产⽣的原因有哪些?
种内遗传的变异主要有重组、染⾊体畸变和突变;⼩种效应、⽣殖⽅式、基因流动
7.简述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法。
形态标记:1、性状的选择2、确定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遗传变异的度量和分析;细胞学标记:1、染⾊体数⽬的变异2、染⾊体结构的变异;⽣化标记,从蛋⽩质⽔平上反映⽣物的遗传变异。;DNA分⼦标记,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8.⽣物多样性价值分为哪⼏类?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有哪些?
⽣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直接价值:基本⾷物、药物及其原料,⼯农业⽣产原料等
间接价值:能量固定、调节⽓候、稳定⽔⽂、保护⼟壤、贮存必须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维持进化过程、对污染物质吸收和分解作⽤、⽣态系统是美化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9.什么是⽣态系统多样性?简述⽣态系统划分的依据及其类型。
⽣物圈内环境系统、⽣物系统和⽣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态系统内环境系统的差异、⽣态过程的多样性
1、根据⽣态系统所处⽣境基础分类:淡⽔、海洋⽔⽣态系统和陆地⽣态系统
2、⼈为影响
程度:⾃然⽣态系统、⼈⼯⽣态系统、⽣态经济系统等3、利⽤⽅式:放牧⽣态系统、农⽥⽣态系统、果园⽣态系统4、⽣态系统与外界的联系程度:开放系统、封闭系统5、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功能的⾃然⽣态系统、有⾃然附加能量的太阳功能系统、具有⼈类附加能量的太阳功能⽣态系统、燃料功能的城市-⼯业系统
10.简要说明全球⽣态系统多样性概况。
热带⾬林、稀树草原、红树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荒漠、冻原
11.简述⽣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途径。
⽣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就地保护、⽣物防治与⽣态系统的保护、⽣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加强⽣态恢复和重建⼯作12.⽣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具有哪些特征?
1、具有⼤量的物种和⽣态类型,即⽣物多样性丰富
2、特有现象明显,即⽣态系统、特有物种较多的地区
3、动植物区系和⽣态系统为同⼀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4、未受⼲扰或相对⽽⾔⼈类活动影响较⼩的地区,该地区可作为环境变化监测的基准
5、⽣长具有特殊价值或重要意义的物种
6、具有重要⽣态学价值的地区
13.中国⽣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总体⽬标是什么?
通过收集整理和传播国内外有关⽣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的信息,扩⼤⽣物多样性信息交流的范围和内容,增进国内国际各阶层组织和个⼈在这⼀领域的合作,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物多样性知识,
为国家和地⽅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物多样性的科学依据,促进我国⽣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事业的发展
14.任举⼀类(种)濒危野⽣动植物(或受威胁的⽣态系统),分析其受威胁程度、
致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名词解释
1.保护⽣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物物种及其⽣存环境来保护⽣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然界中占据特殊⽣态位的种的⼀个⽣殖体,在⽣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态系统多样性:是⽣物圈内⽣境和⽣物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存种:对于任何⼀个⽣境中的任何⼀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率保存下来的最⼩种数量,叫最⼩⽣存种数量。
5.遗传多样性:是⽣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间或同
⼀种内的遗传变异。6.⽣态灭绝:当⼀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道时认为是⽣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个个体离开⼤体⽽建⽴⼀个新种,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 关键种:指⼀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的完整性,并在⼀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9. 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10. 有效种数量:是可⽣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11. ⽣物多样性:是⼀定区域内⽣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复合体及其与此相关的⽣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变化的多样化。
12.⾃然保护区:⾃然保护区是指具有代表性的⾃然⽣态系统,珍稀濒危野⽣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体或海域,依法划出
的⼀定⾯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3. 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物多样性,把因⾃然⽣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个体数量极少等原因⽽导致其⽣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动物园、植物园、⽔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和建⽴种⼦库等,进⾏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式。
14. 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迁地保护的⼀种辅助⽅法,是指把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花粉、动物的精液、胚胎以及真菌的菌株等,脱离母体⽽进⾏长时期的保存。15.奠基者效应:是遗传漂变的⼀种形式,指由带有亲代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新的体,这个体后来的数量虽然会增加,但因未与其他⽣物体交配繁殖,彼此之间基因的差异性甚⼩。
16.⽣物⼊侵:物种从⾃然分布地区(可以是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其他地区)通过有意或⽆意的⼈类活动⽽被引⼊,在当地的⾃然或⼈造⽣态系统中形成了⾃我再⽣能⼒,给当地的⽣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物⼊侵”。17.本地种: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范围内(即物种⾃然分布,或⽆直接间接引⼊或不需要⼈类⼲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18.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或繁殖体。
19.外来⼊侵种:指在⾃然、半⾃然⽣态系统或⽣境中定居下来的,对本地⽣物多样性产⽣影响并构成
威胁的外来种。20. 植物化感作⽤:植物(含微⽣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去⽽产⽣对其他植物直接或者间接的有害作⽤。
⼆、填空题
1.⽣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价值;
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类的影响程度划分⽣态系统分为⾃然⽣态系统;⼈⼯⽣态系统。
3.⽣物性公约⼜称为⾥约热内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该公约。
4.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远的将来具有⾼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5.动态种⼀般有⼀个或⼏个核⼼的种和若⼲个附属的种。
6. 到⽬前为⽌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1000-3000万种之间。
7.⽣态系统是由⾮⽣物环境和⽣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该公约。
9.世界的第⼀个⾃然保护区为1864年美国为保护红杉树⽽在约西迈特⼭⾕建⽴的⾃然保护区。 1872年美国建⽴了世界上第⼀个国家公园,即黄⽯国家公园。
10. 1956年我国在⼴东省肇庆市建⽴了以保护南亚热带季⾬林为主的第⼀个⾃然保护区
──⿍湖⼭⾃然保护区。
11.“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禽栖息地公约”,⼜称“拉萨姆尔公约”
12.中华⼈民共和国野⽣动物保护法是我国政府保护野⽣动物的根本⼤法,其他有关的包括
各级政府的法律、法规等都是依“保护法”的精神原则⽽制定、施⾏的,从1989年3⽉1⽇起施⾏。
三、分析问答题
1.什么是⽣物多样性?⽣物多样性包括⼏个层次?
(1)⽣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态系统。(2)⽣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Simpson指数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
λ=∑[N i(N i-1) / N(N-1)] D=1-λ
D=1-∑[N i(N i-1) / N(N-1)]
当N很⼤时,λ=∑(N i/ N)2=∑P i2,其中:P i=N i/ N(3分)
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 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
3.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1)⼴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体间或体系统、地理宗、⽣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物进化的历史;②探究现存⽣物进化的潜能;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物的⽣存状况;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⑥指导⼈类⽣存和社会发展
4.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数量极低;(1分)(2)物种原有⽣活环境被⾃然或者⼈为因素破坏甚⾄不复存在;(1分)(3)当物种的⽣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4)IUCN 建议当⼀个濒危物种的野⽣种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临着⽣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5.简述⾃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1)展⽰⽣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类游憩的场所(6)涵养⽔源和净化空⽓(7)可持续利⽤资源的⽰范(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6.关于⽣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物多样性具有⼀定的阈值,当⽣物多样性⽔平低于阈值时⽣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物多样性的⽔平⾼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态系统中不起作⽤,即出现冗余物种。
(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在⽣态系统中的作⽤,类似于⼀艘船上的铆钉。所有物种对⽣态系统的功能都发挥积极贡献,⽽且不能互相替代,并且⽣物多样性越复杂,就好像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坚固,⽣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能越完善。(3)特异反应假说:该假说认为⽣态系统的功能随⽣物多样性的变化⽽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向不可预测,因为物种的作⽤太复杂。
(4)零假说:认为⽣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多样性⽆关。
7.⽣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
⽣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利⽤价值、潜在应⽤价值、⽣态价值、伦理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
8.哪些物种是⽐较脆弱的物种?
(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2)只有⼀个或少数⼏个种的物种;(3)种规模⼩的物种;(4)种密度低的物种—即单位⾯积个体数⽬少的物种;(5)需要较⼤⽣活空间的物种—需要的⽣境、取⾷范围和分布区都较⼤的物种;(6)个体较⼤的物种—需要多⾷物、⼤空间⼜容易被猎取;(7)种
个体增长速率低的物种—K型战略物种,需要稳定⽣境、繁殖晚、个体⼩、体积⼤;(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9)迁移性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依赖于两个或更多⽣境;(10)遗传变异性很⼩的种类;(11)需要特殊⽣态位的物种:如需要湿地、⼟壤动物等;(12)以稳定的⽣态环境为栖息地的物种;(13)长期或暂时集的物种;(14)被⼈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
9.举出IUCN保护区分类体系中与⽣物多样性关系密切的5种保护区。
(1)严格⾃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
特点:1)具有典型的⽣态系统及动植物特征(组成);2)具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般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然流程(⽕烧、演替、⾃然灾害)任其⾃然地进⾏;6)⽬的是进⾏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
(2)⾃然保护区或受控⾃然保护区
特点:1)保护区的⽬的是保护具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态系统,⽣物落和⽣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2)同样要求具有较典型的⽣态系统和⽣物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其⽣存和繁殖的需要。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能;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6)由国家机关或⾮盈利性组织来管理。
(3)⽣物圈保护区
1)是联合国教科⽂“⼈与⽣物圈”规划建⽴的保护区;2)功能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态系统保护;3)具有典型的⾃然⽣物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然景观⼗分协调,具有传统民族⽣产⽅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
(4)国家公园与省⽴公园
特点:1)包括当地⼀种或⼏种⽣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落具有⼀定的代表性,且有⼀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利⽤,如有部分开发利⽤应由国家采取禁⽌措施,使之恢复;4)经允许可以参观游憩和休闲;5)⾯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积)。
(5)⾃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的是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结构,②可参观游憩。
10.详细论述⽣物多样性丧失的⼈为主要原因。
(1)⼈⼝数量的集聚增加导致⽣物多样性丧失
(2)⽣境的破坏
(3)⽣境⽚段化
(4)⽣境的退化和污染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
(5)外来物种的引⼊、病害和资源过度开发
。
11.各列举五种我国濒危灭绝的动物和珍稀植物;
答:(1)濒危动物:为拯救我国濒危物种,实施了⼤熊猫、朱鹮、扬⼦鳄、坡⿅、麋⿅、野马、⾼⿐羚⽺等物种拯救⼯程。
(2)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苏铁、光叶蕨、笔筒树、宽叶⽔⾲、翠柏、巨柏、银杏(答对⼀个给1分)
12.以红树林为例说明其受威胁程度、致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答:⽣存现状:(2分)
(1)150年前,⼴西有红树林2.4 万公顷;(2)新中国成⽴后剩 1.5万公顷;现有5
(4)海南减少53.08%;
(3)20世纪50年代初有红树林4.83万公顷,现有1.51万公顷。
千公顷。
⼴西减少64.55%;⼴东减少82.09%;福建减少63.89%;
濒危原因:(2分)
(1)农业和盐业的围海造⽥;(2)围塘养殖;(3)筑堤材料;(4)修复海堤(取⼟、砍树使船可以靠近堤坝);(5)港⼝和城市建设;(6)放牧⽜⽺;(7)采果伤害树⽊;(8)薪材;(9)药⽤和绿肥(⽼⿏勒);(10)挖捕⾷⽤动物(泥丁、贝类等);(11)滥捕海鱼(拦⽹、炸鱼、毒鱼等);
(12)收集饵料(⽣有藤壶和贝类枝条被采集,喂青蟹。贝类和⼩螺被收集⽤于对虾饵料);(13)放牧家禽(影响胚轴苗固定);(14)旅游;(15)污染;(16)⼯程失误(⼯程设计失误,改变了红树林的⽣态条件,如⽔动⼒条件)。
保护⼯作设想:(2分)
(1)全球总动员(2)法律⽀持(3)⾃然保护区建设(4)我国红树林管理体制框架(5)学术界鸣锣开道
14.任举⼀类(种)濒危野⽣动植物(或受威胁的⽣态系统),说明其受威胁程度、致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应包括现状、受破坏原因、受威胁现状、未来的保护⼯作等⽅⾯)如森林⽣态系统答案应为:
答:中国共有森林15894.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2.7亿⽴⽅⽶,森林覆盖率为16.55%。中国森林类型众多,拥有各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以及它们的各种次⽣类型。在这多种类型的森林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野⽣动物。据统计,中国有6347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244种,两栖类284种,爬⾏类376种,它们⼤部分栖息在森林中或林缘。这些动物中,许多为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中国,如全世界有雉类276种,中国就有56种,占20%,其中19种为中国所特有。其他如⼤熊猫、⾦丝猴、⽩唇⿅、羚⽜、⽑冠⿅等动物也为中国所特有。
森林⽣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其原因
(1)受威胁现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