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发生演变,可以说语言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俗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语言相比,它们所汇集的社会历史信息更多,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更广,对文化的反映更集中、更典型。而动物特别是家畜,在与人类的长期相处中,与人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人类产生了从物质到精神的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汉韩语言中有关“马”的俗语,对其各自体现的象征意义进行剖析对比,进而了解中韩两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及民族文化。
关键词:马;文化;中国;韩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20-01
一、汉韩俗语中“马”的相同象征意义
(一)行动迅速敏捷
马在奔跑的时候,速度快而且十分敏捷。根据这一特点,中韩两国人民创造了很多的相关俗语。
(二)忠心耿耿
在古籍典故中,有名的将领身边都会有一匹名马,对主人忠心耿耿。因此,马呈现给我们的即是忠诚、衷心的形象。在韩语中,也有表现这一象征意义的俗语。
例2)a用马配鞍来喻指女子的忠烈。“马有垂缰报”①表现的是马对主人的忠诚,“刎颈之交”比喻能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之情。例2)b用马的忠诚和人的无情作比较,更加凸显马在我们心中衷心耿耿的形象。在韩语中,如例2)c,表现的是人心叵测,和人相比,马要更忠诚、更值得信赖。
(三)象征财富
在古代,只有富人家才有马,因此,在古代,马就成了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个人拥有多少匹马,就直接体现了他有多少财力或势力。
例3)a中,马不仅象征着财富,同时也象征着权位。在例3)的b、c中,马同样都是财富的象征,可以看出,马在汉韩两种语言中都有表示财富的象征意义。
二、汉韩俗语中“马”的不同象征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马所体现的很多象征意义,在汉韩俗语中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中韩两国的文化存在着不同,也有一些象征意义并非是两国语言共同具有的,而是汉语或韩语一方特有的。
(一)汉语中特有的相关俗语
例4)兵强马壮 / 千军万马 / 汗马功劳
通过例4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马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韩语中,却很难发现像这样关于战争的有关马的俗语。这是因为与韩国相比,中国古代的战乱纷争要相对频繁,而在战争中,马的作用又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有关马的俗语也比较多。
(二)韩语中特有的相关俗语
在韩国俗语中,马象征着自由,不受约束。例5与马有关的俗语)a反映的就是这一内容。与韩国相比,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人们严重束缚的背景下,反映大众自由思想的有关马的俗语就很少见。例5)b是有关梦的俗语。在韩国,人们相信梦境呈现的暗示,因此在韩语中,关于这一内容的俗语也比较多。
三、结论
本文选取在汉韩俗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汉韩俗语中有关“马”的象征意义的相同及相异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在古代都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广大劳动人民辛勤耕种,却又受到阶级思想的束缚,等级制度严明,因此两国语言中关于马的俗语都具有表示速度、表示衷心、表示才能、表示财富、表示弱者的象征意义。而在古代中国,相对于韩国,战争更为频繁,所以有关马的俗语中描写战争的就更为丰富,同时,中国古代的农耕技术也比较先进,因此也有一部分俗语是来体现农作内容的。而韩国俗语则多是对自由思想及梦文化的描写或总结。
注释:
①出自《异苑》,说的是前秦世祖皇帝苻坚在与容冲的一次交战中,不幸战败,落荒而逃,不料一失足掉进了山洞,爬又爬不上来。在这个钧一发之际,他的坐骑突跪在涧边,将缰绳垂了下来,苻坚抓住缰绳爬上来,才脱了大难。
参考文献:
[1]华惠伦,吴炎煌.十二生肖丛书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11.
[3]温端政.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4]东文选,199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