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 会计是一门应用型技术,很多人认为技术性学科就是枯燥、单调、乏味,其实,会计完全可以变得有声、有、有形象。文章在《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作了一系列尝试,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础会计; 会计教学; 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第一门课程,会计专业学生能否对会计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取决于该启蒙课程的启迪。然而经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很少有学生在学习完基础会计课程后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后,认为会计学单调、乏味,进而产生厌倦。可见,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因枯燥乏味的教学而变得循规蹈矩,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激情和创新精神。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初学者而言,首先要让学生听懂课,其次要让学生愿意学,最后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改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是会计学科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想引导
对于刚从高中毕业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还不了解会计学科,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怎么做,怎样才能学好等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一旦上课遇到难懂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再加上教学手段落后,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大一进校时人人都抱着学好会计的愿望来的,为什么基础会计还没学完就有一部分人说学会计没意思呢?到了大二又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毕业以后决不做会计呢?问题的根源一是出现在会计教学模式上的失败,二是则可能出现在入学前期专业教育引导不够。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当前,主流的会计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满堂灌,以教师的单向教育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很好调动,使得会计教育过分注重上课、记忆和计算。其次,教学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理论化,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方式。经常看到《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地举着一本账本,在讲解账簿的填制。这种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知识是可以传授
的,但能力是不能传授的,想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只能靠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后,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另外,由于网络、软件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套需要大量的财力,导致很多高校会计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美。因此,很多高校会计教学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阶段,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还不能完全做到。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张皮。会计教学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或者是课堂理论教学在先、实验教学在后,不能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时互动,等到课程结束学生也不能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更不能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活动相联系。
(四)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资料不仿真
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是为了巩固和理解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往往集中在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报表上,教师和学生都在忙于计算各种数据,反复练习会计核算职
能,使得学生在上实践课时感觉和理论课差不多,只是感到在上会计课,而不是感到在从事会计工作。
由于缺少社会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学生实践往往采用现成的模拟题,完成从凭证——账簿——报表的整套业务核算流程。虽然这种模拟实习能对所学知识做个相对完整的归纳总结,但它毕竟是对真实会计世界的高度抽象浓缩,缺乏鲜活性,因此实践时学生还是停留在数据对数据的状态,真实会计世界仍然是雾里看花,结果是会计的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不科学
现在普遍存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不客观的现象。这种按期末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
根据以上分析,应积极探索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保证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文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来谈谈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二、提高《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一新生一入校,军训之前,就进行专业介绍,主要是通过播放以记录片形式拍摄的企业会计工作实况录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了解会计是做什么的,工作流程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还要向学生介绍会计专业学些什么,学完以后有什么用,以什么衡量自己学得好不好,以后有什么样的职业发展前景等;最后介绍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等,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对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做好主动学习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坚定他们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另外,在第一学期《基础会计》课程开设前期,先开设16课时的《会计学概论》,该课程由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分别介绍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系统地了解会计学科,引导他们做好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凭着这股高涨的学习激情,《基础会计》教学高效且收益空前。
(二)参观会计实物,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学院在校内创建模拟公司实验室,其结构和布局完全类似于社会企业财务部。我们从企业收集一系列完整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设计制作成会计实物课件,从原始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到会计用品,并将其按会计岗位陈列于模拟公司实验室。在《基础会计》课程开课之前带领全班同学首先参观模拟公司,让大家对会计这一职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开课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地随时参观,这样抽象、陌生的会计理论一下子变得具体而形象,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等到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时,就不会觉得很抽象,很陌生,难以理解。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完全可以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分割的难题。即不再是课堂理论教学在先、实验教学在后,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时互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影像、flash动画和实物课件,将过去在课堂上难以表达的图形、图像、情景投影到屏幕上,将理论讲授难以描述的专业操作过程在屏幕上连续动画式演示出来。如,学原始凭证的填制(以现金支票为例),先将现金支票的电子版图像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看看它的模样,该支票曾经在模拟公司实验室里见过,
大家会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接下来再讲解现金支票的填制要领;然后再利用事先开发的flash动画声情并茂地在屏幕上连续动画式演示出现金支票的填制;最后让学生当堂亲手填制高度仿真的现金支票。可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使会计基础理论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有彩,从而解决了理论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会计处理技术现场演示操作的问题,能够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
(四)教学资料高度仿真,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力
先去企业收集真实的经济业务原始资料,然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设计制作成各类经济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再由印刷厂印刷,要力求达到高度仿真的效果。教学时利用这些高度仿真的原始单据,仿开真实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采购发票,增值税发票,入库单等,直接用于教学,尽量避免虚拟的或打印的黑白样原始单据。这样,学生在进行相应知识点训练的时候,就有助于其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如,学到原始凭证审核时,提供给学生的是有彩、有单位章、有外形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审核原始凭证填制是否规范,经济内容是否合法、有效。这比虚拟的或打印的黑白样原始单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五)注重专业实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指导教师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实践前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实践时引导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实践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总结和分析,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期达到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会计思想、会计方法、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目的,进而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基础会计实践可分为单项知识点实训和课程综合实验两类。
1.单项知识点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主要是与基础会计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开设与登记等。这些实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同步并行,即教师先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由几笔经济业务构成的简单账务处理流程,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另外几笔相对复杂的会计业务实训。通过单项知识点实训可将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务,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增进学生的感知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2.课程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由于实验内容、方法、手段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因而适合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进行。实验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个人独立完成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实验时,以某个企业某一期间的经济业务为原始资料,在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下由学生以企业真实会计的身份进行实际工作,采用真实的原始票据和资料,让学生从辨别真假原始票据和凭证开始,一直到编制会计报表为止,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识别,并按照会计实务处理规范进行仿真操作。这样,既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整套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也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判断经济业务,把握会计工作的实质,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具备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六)采用学习效果过程考核,激发学生持续学习激情
首先,在考核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例,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来考核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并结合实际操作考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会计的方法
其次,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过程重于结果。为了避免期末应试突击带来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技能缺乏的弊端,可采用下述考核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平时成绩占15%,依据:出勤率+课堂测试+案例分析;理论考试占45%,笔试,闭卷(教考分离制);实践操作占40%,其中平时的单项实训态度、效果占20%,期末的实训考核占20%
这样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不懈努力。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可使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会计职业思维的确立,进而达到了提升职业质素的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01.
2 王伟,田素云.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105.
3 孙志洁.《基础会计》课程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J.财会月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