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药材名称:
天南星
中草药名称拼音名称:
TIANNANXING
别名:
鬼蒟蒻、虎膏、蛇芋、野芋头、蛇木芋、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一把 伞南星、天老星、长虫苞米、山苞米、虎掌。
科属: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产地:
天南星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等地;异叶天南星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东北天南星主产于辽宁、吉林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中成药:
共有117种中成药使用天南星:定喘膏壮骨药酒国公酒祛伤消肿酊复方南星 止痛膏骨增生镇痛膏奇应内消膏大活络丸定风止痛胶囊活血止痛膏等。
应用:
1、湿痰,寒痰证。本品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治湿痰阻肺, 咳喘痰多,胸膈
胀闷,常与半夏相须为用,并配枳实、橘红,如导痰汤(《传 信适用方》);若配黄芩等,可用于热痰咳嗽,如小黄丸(张洁古《素问病机 气宜保命集》)。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本品归肝经,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 痉厥。治风痰眩晕,配半夏、天麻等;治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 口眼哨斜等,则配半夏,川乌、白附子等,如青州白丸子(《和剂局方》); 治破伤风角弓反张,痰涎壅盛,则配白附子、天麻、防风等,如玉真散(《外 科正宗》)。治癫痫,可与半夏、全蝎、僵蚕等同用,如五痫丸(《杨氏家藏 方》)。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治痈疽肿痛、痰核, 可研末醋调敷;治毒蛇咬伤,可配雄黄外敷。
配伍效用:
1、天南星配伍半夏、天麻: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半夏燥湿化痰, 与天南星伍用,其燥湿化痰之功更著;天麻息风止痉,与天南星相伍,其祛风 之力更强。三药合用,有祛风止痉、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风痰壅盛、闭 塞清阳之头痛眩晕、胸腹满闷、中风神昏、□眼歪斜、舌强语蹇等症。
2、天南星配伍防风:天南星苦辛性温,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性善开泄;防风味辛甘性温,祛风解痉、胜湿止痛。二者合用,防风既能制天 南星之毒,又能助天南星解痉,其祛风解痉之功效显著,用于破伤风之颈 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四肢抽搐等症。
3、天南星配伍黄芩、瓜篓:天南星燥湿化痰;黄芩清热泻火;瓜篓清肺润 燥宽胸。三药伍用,有清热润肺化痰之功效,用于肺热之咳嗽、咯痰黄稠 等。
用法用量:
煎服,3LOG,多制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
半夏、天南星药性辛温有毒,均为燥湿化痰要药,善治湿痰、寒痰,炮制 后又能治热痰、风痰。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脏腑湿痰,且能止呕。天南 星则走经络,偏于祛风痰而能解痉止厥,善治风痰证。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去净须根,洗净,撞去外皮,晒干。制用。
炮制工艺:
1、生天南星: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制天南星:取净天南星,按大小分开,分别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 次。如水面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矶(天南星每100KG,加白矶2KG),泡1日后。 再进行换水,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另将生姜片、白矶置锅内加适 量水煮沸后,倒入浸漂好的天南星共煮至内无干心时取出。除去姜片,晾至4 6成干,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天南星每LOOKG,用生姜、白矶各L2.5KG。
3、胆南星:取制南星细粉,加入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拌匀,蒸60 分钟至透,取出放凉,制成小块,干燥。或取生南星粉,加入净胆汁(或胆膏粉 及适量清水)拌匀,放温暖处,发酵715天后,再连续蒸或隔水炖9昼夜,每隔 2小时搅拌1次,除去腥臭气,至呈黑浸膏状,口尝无麻味为度,取出,晾干。 再蒸软,趁热制成小块,干燥。制南星细粉每100KG,用牛(或猪、羊)胆汁400K G(或胆膏粉4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霉。生南星系,应遵照《医疗用管 理方法》加工、贮藏、应用。制南星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
胆南星置石灰瓮内。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天南星属植物大多含皂甙,并含有刺激性辛辣物质(此物质 和明矶作用失去刺激辛辣性)。从天南星和异叶天南星中检出苏氨酸、丝氨酸、 牛磺酸、谷氨酸等数十种氨
基酸及肽类化合物,另含钙、磷、铝、锌等21种微 量元素;3种天南星块茎含B -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其水解产物3,4-二羟基苯甲 醛(原儿茶醛)和葡萄糖。
2、药理作用:
(1)镇静和镇痛作用:天南星煎剂腹腔注射能使兔和大鼠活动减少、安静、 翻正反射迟钝;并能明显延长小鼠的钠睡眠时间;小鼠热板法表明有 明显的镇痛作用。
(2)抗惊厥作用:水浸剂可明显对抗、戊四唑及引起的惊厥, 其抗惊厥强度依次为东北天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
(3)抗肿瘤作用:鲜天南星水提物体外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肉 瘤S180、HCA实体瘤、宫颈癌U14等实验性肿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4)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表明天南星煎剂有祛痰作用。
3、毒副作用:鬼蒟蒻水浸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5G/KG。天 南星醇浸膏给小鼠皮下注射后,可使动物因惊厥而死亡。生南星有毒,误食中 毒可致咽喉烧灼感,口舌麻木,
口腔黏膜糜烂,水肿,流涎,语言不清,张口 困难,四肢麻木,面苍白,脉弱无力,严重者可窒息、而死亡;皮 肤接触后可致瘙痒、起疱;服食大量天南星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
中毒救治:
(1)洗胃,导泻,内服稀释醋液、蛋清、面糊或果汁等。
(2)对症处理:口腔糜烂者可用龙胆紫外涂;呼吸困难者可吸氧、并给予 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酌情补液、补充维生素C和10%葡萄糖酸钙; 外用后皮肤搔痒者,可用稀醋洗涤。
(3)中草药: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水煎服或含漱。
临床应用:
1、百日咳:胆南星6G,炙麻黄、炙甘草各3G,炙百部156,硼砂1.5G。 水煎服,日1剂。小儿百日咳痉期患者180例,服药39剂,痊愈41%,基本 治愈46%,显效8%,无效5%。(《辽宁中医杂志》1980;(12): 42〕
2、肾癌晚期疼痛:生南星20G,冰片、藤黄各36,麝香0.36,共研细 末,酒醋各半调成糊状,外敷于腰区肿块区,干则易之,能使疼痛缓解或消失。
(《江苏中医杂志》1986;(10): 32〕
3、急性乳腺炎:生天南星1G,葱白1根,共捣烂为“葱星丸”,用药 棉包裹并浸冷开水后塞入患乳对侧鼻孔,每日2次,2日为1疗程,23例,有 效率100%。(《福建中医药》1985;(5): 39〕
4、腮腺炎:生南星研粉,在食醋中浸泡5天后备用。用时以药棉蘸取 此药液外涂患处,每日34次。6例,当天退烧,平均34天肿胀渐消而愈。
(《新医学》1972;(10): 49〕
5、带状疱疹:南星、半边莲、白芷各12G,半夏9G,雄黄6G,冰片3G, 共研末,以白酒调成稀糊状,破溃者用茶油调之,外涂患处,每日34次。一 般1天后症状减轻,3天即愈。(《新中医》1981;(2): 43〕
6、肋软骨炎: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各506,共研细末, 分成68份,取1份加少许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外敷患处,次晨 揭下。80例,痊愈6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江西中医药》1988; (4): 31〕
7、足跟痛: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各等份,研末过筛混匀成三生散, 将凡士林薄摊于敷料上,再以三生散1.51.8G均匀地撒其上,贴敷患处,或撒 于黑膏药上也可。3天换药1次。656例,治愈率75%,总有效率96.9%。
(《新医学》1987;(4): 191〕
8、小儿多涎症:制南星30G、生蒲黄126,共研细末,府醋(保宁醋) 适量调制成饼,包涌泉穴,男左女右,12小时易之。132例,痊愈118例, 好转11例,无效3例。(《四川中医》1986; 4 (10): 13〕
9、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敷同侧太阳穴, 40例,治愈39例,一般外敷14次即可。(江西中医药1985;(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