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问答题
1、简述药剂学各分⽀学科的定义(最少三个学科)。答:药剂学各分⽀学科的定义如下:①⼯业药剂学:是应⽤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药物制剂⽣产的基本理论、⼯艺技术、⽣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门科学。
②物理药剂学:是应⽤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法和⼿段,研究药剂学中剂型、制剂的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等的学科。③药⽤⾼分⼦材料学:研究药物剂型设计和制剂的处⽅中各种药⽤⾼分⼦材料的结构、制备、性能与应⽤的学科。④⽣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和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门学科。⑤药物动⼒学:是⽤数学的⽅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经时过程与药效之间关系的⼀门学科,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安全合理⽤药等提供量化指标。
2、简述药典的性质与作⽤。答:药典的性质与作⽤:①药典是⼀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具有法律约束⼒。②作为药品⽣产、检验、供应与使⽤的依据。③药典在⼀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产、医疗和科技的⽔平。④药典在保证⼈民⽤药安全有效,促进药物研究和⽣产上起到重要作⽤。
3、试述处⽅药与⾮处⽅药的概念。答:处⽅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调配、购买,并
在医师指导下使⽤的药品。⾮处⽅药(简称OTC)是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消费者可⾃⾏判断购买和使⽤的药品,常见轻微疾病。
4、药物剂型有哪⼏种分类⽅法?答:药物剂型有四种分类⽅法,⼀是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和固体分散型;三是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剂型,故不常⽤。四是按形态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
1、液体制剂有何特点?答:液体制剂的特点:①药物分散度⼤,吸收快,较迅速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可⼝服也可外⽤;③易于分剂量,服⽤⽅便,尤适宜婴幼⼉和⽼年患者;④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有利于提⾼药物的⽣物利⽤度;⑥药物分散度⼤,易引起药物化学降解;⑦⽔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加⼊防腐剂;⑧⾮均相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易出现物理不稳定;⑨液体制剂体积⼤,携带、运输和贮存不⽅便。
2、芳⾹⽔剂和醑剂有何不同?答:芳⾹⽔剂和醑剂的共同之处为:药物均为挥发性、不宜久贮,制备⽅法
为溶解法和蒸馏法。芳⾹⽔剂和醑剂的不同之处为:芳⾹⽔剂以⽔做溶剂,药物为饱和或近饱和,醑剂则不⼀定饱和;醑剂中⼄醇含量⾼;芳⾹⽔剂还⽤稀释法制备。
3、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药物加⼊的⽅法,⽔溶性固体药物可先⽤少量纯化⽔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中溶解度⼩的药物可加少量其它溶剂使药物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药物为含⼄醇的液体制剂时,与单糖浆混合时常出现混浊,可加⼊⽢油助溶;药物为⽔浸出制剂时,需纯化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②应在避菌环境中操作,各器⽫应洁净或灭菌,并及时灌装。③应选⽤药⽤⽩砂糖。④加热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糖浆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
4、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的主要原因?答:乳剂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有: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分层: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絮凝:乳滴的电荷减少,ζ-电位降低,使乳滴聚集⽽絮凝;转相: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引起;合并与破裂:乳滴⼤⼩不均⼀,使乳滴聚集性增加⽽合并,进⼀步发展分为油⽔两相称为破裂;酸败:受外界及微⽣物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变化引起。
5、根据Stoke’s定律,可⽤哪些措施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答:Stoke’s定律: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的措施有:①减⼩混悬微粒的半径;②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③加⼊助悬剂,以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6、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是什么?答:影响混悬
液稳定性的因素有:①混悬粒⼦的沉降速度;②微粒的荷电与⽔化;③絮凝和反絮凝作⽤;④结晶微粒的⽣长;⑤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与作⽤:1)润湿剂:对于疏⽔物,必须加⼊润湿剂,以降低固-液界⾯张⼒,使药物能被⽔润湿。2)助悬剂: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间互相聚集速度或阻⽌结晶转型,以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絮凝剂使ζ-电位降低到⼀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经振摇可恢复呈均匀的混悬剂。反絮凝剂使ζ-电位升⾼,微粒之间的斥⼒阻⽌其聚集。
7、简述混悬剂中的絮凝和反絮凝现象?答:在混悬剂中加⼊适量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到⼀定程度,微粒间产⽣聚集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
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絮凝状态的过程称为反絮凝,加⼊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8、制备混悬剂时选择药物的条件有哪些?答:①难溶物需制成液体制剂时;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不能制成溶液剂时;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药物时;④为了使药物产⽣缓释作⽤。但剧毒药或剂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9、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答:混悬剂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应稳定;混悬剂的微粒⼤⼩应符合⽤药要求;混悬剂的微粒⼤⼩
应均匀,粒⼦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结块,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定的黏度要求。
10、简述乳剂中药物的加⼊⽅法。答:乳剂中药物的加⼊⽅法有:若药物溶于油相时,可先将其溶于油相再制成乳剂;药物溶于⽔相时,可先将其溶于⽔相再制成乳剂;药物在油相和⽔相均不溶解时,可⽤亲和⼒⼤的液体研磨药物,再制成乳剂。
11、乳剂制备时,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①乳化剂:乳化剂可以降低表⾯张⼒,同时在液滴周围形成乳化膜,⾼分⼦乳化剂还可增加外相黏度,使乳剂稳定。②相容积⽐:相容积⽐⼀般在40%~60%时,乳剂较稳定。相容积⽐低于25%时,乳剂不稳定;相容积⽐超过25%时,乳滴易合并或转相,使乳剂不稳定;③另外影响乳剂制备及稳定性的因素还有:乳化温度、搅拌时间、乳剂制备⽅法、乳剂制备器械等。
12、分析胃蛋⽩酶合剂处⽅中各成分的作⽤并写出制法。
【处⽅】胃蛋⽩酶 2.0g;单糖浆 10.0ml;
稀盐酸 2.0ml; 5%羟苯⼄酯醇液 1.0ml;
橙⽪酊 2.0ml;纯化⽔加⾄ 100ml
答案:胃蛋⽩酶主药;单糖浆矫味剂;
稀盐酸调节pH; 5%羟苯⼄酯醇液防腐剂;
橙⽪酊矫味剂;纯化⽔溶剂
制法:①将稀盐酸、单糖浆加⼊约80ml纯化⽔中,搅匀,②再将胃蛋⽩酶撒在液⾯上,待⾃然溶胀、溶解。
③将橙⽪酊缓缓加⼊溶液中,④另取约10ml纯化⽔溶解羟苯⼄酯醇液后,将其缓缓加⼊上述溶液中,⑤再
加⼊纯化⽔⾄全量,搅匀,即可。
13、分析下列混悬剂处⽅中各成分的作⽤并写出制法。
【处⽅】沉降硫磺 30g;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 ml;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油 100ml;纯化⽔加⾄ 1000ml
答案:沉降硫磺主药;硫酸锌主药;
樟脑醑主药;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
⽢油润湿剂;纯化⽔分散介质
制法: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油研成细糊状,硫酸锌溶于200 ml⽔中,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200ml 纯化⽔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乳钵中研匀,移⼊量器中,搅拌下加⼊硫酸锌溶液,搅匀,搅拌下以细流加⼊樟脑醑,加纯化⽔⾄全量,搅匀,即可。
14、分析下列乳剂处⽅中各成分的作⽤并写出制法。
【处⽅】鱼肝油 500ml;阿拉伯胶细粉 125g;
西黄蓍胶细粉 7g;糖精钠 0.1g;
挥发杏仁油 1ml;羟苯⼄酯 0.5 g;
纯化⽔加⾄ 1000ml
答案:鱼肝油主药;阿拉伯胶细粉乳化剂;
西黄蓍胶细粉稳定剂;糖精钠矫味剂;
挥发杏仁油矫味剂;羟苯⼄酯防腐剂;
纯化⽔⽔相
制法:将阿拉伯胶与鱼肝油研匀,⼀次加⼊250ml纯化⽔,⽤⼒迅速沿同⼀个⽅向研磨制成初乳,加⼊糖精钠⽔溶液、挥发杏仁油、羟苯⼄酯醇液,缓缓加⼊西黄蓍胶浆,加纯化⽔⾄全量,搅匀,即可。 1、注射剂有何特点?答:注射剂的特点是:①注射剂可适于不宜⼝服的药物;②注射剂起效迅速;③注射剂适宜于不能⼝服给药的患者;④注射剂计量准确、作⽤可靠;⑤
注射剂可起局部作⽤、靶向及长效作⽤;
⑥注射剂使⽤不⽅便;⑦注射剂使⽤时产⽣疼痛感,影响病⼈的顺应性;⑧注射剂的⽣产技术、⽣产过程、⽣产设备复杂,且要求严格。
2、什么是化学灭菌法,分为哪⼏类,有何应⽤特点?答:化学灭菌法系指⽤化学药品杀死微⽣物的⽅法。化学灭菌法分为:
①⽓体灭菌法:有环氧⼄烷、臭氧、过氧⼄酸、甲醛、丙⼆醇、乳酸等。以环氧⼄烷最为常⽤。⽓体灭
菌法⽤于塑料容器、玻璃制品、⾦属制品等表⾯,设备表⾯,室内空⽓的灭菌,也可⽤于包装纸箱,注射针、筒,⾐着敷料,纸或塑料包装的药物的灭菌。②化学灭菌剂灭菌法:常⽤的有0.1%~0.2%的新洁尔灭溶液,2%左右的酚或甲酚皂液,75%的⼄醇液等。主要作为物体表⾯,⽆菌室墙⾯、地⾯、台⾯等的消毒。
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①⽆菌;②⽆热原;③澄明度:不得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④pH值应与⾎液pH值相等或相近,通常要求在4~9之间;⑤安全性;⑥渗透压应与⾎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⑦稳定性:注射剂在使⽤和贮存期间应保持稳定;⑧⼀些特殊品种必须进⾏异常毒性、过敏实验、降压物质检查,以确保⽤药安全性。
4、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体温异常升⾼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溶性,不挥发性,及易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5、热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答:热原污染的途径有:①由溶剂带⼊;②由原、辅料带⼊;③由容器、⽤具、管道及设备等带⼊;④由⽣产过程带⼊;⑤由使⽤过程带⼊。
6、可采⽤哪些⽅法去除热原?答:去除热原的⽅法有:①⾼温法;②酸碱法;③吸附法;常⽤活性炭
吸附热原;④离⼦交换法:强碱性阴离⼦交换树脂可除去部分热原;⑤反渗透法;⑥凝胶滤过法;⑦超滤法:可⽤3.0~15nm超滤膜除去热原。
7、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湿热灭菌的效果?答: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①微⽣物的种类、发育阶段和数量;
②注射液的性质;③药物的稳定性;④蒸汽性质;应使⽤饱和蒸汽。
8、过滤的机理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过滤效果?答:过滤的机理:①过筛作⽤;②深层截留;③滤饼过滤。影响过滤的因素有:①操作压⼒越⼤,滤速越⼤;②孔径越⼩,滤速越慢;③过滤⾯积越⼤,滤速越快;④药液黏度越⼤,滤速越慢;⑤滤渣越厚,滤速越慢。
9、滤器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滤器的种类与特点:①砂滤棒:易脱砂,吸附药液,清洗困难,可能改变药液pH。
②钛滤器,重量轻、不易破碎,过滤阻⼒⼩;③垂熔玻璃滤器:性质稳定,不掉渣,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pH,可热压灭菌。除强碱、外,适⽤于药液的精滤。但价格贵,易破损。3号⽤于常压过滤,4号⽤于加压或减压过滤,6号⽤于⽆菌过滤。④板框式压滤器:过滤⾯积⼤,截留固体量多。⑤微孔滤膜滤器:孔径⼩且均匀,截留能⼒强;孔隙率⾼,阻⼒很⼩,滤速快;⽆纤维与碎屑脱落,不污染
滤液;滤膜薄且轻,不吸附药液,不影响药液的pH值;⽤后弃去,不会产⽣交叉污染。但容易堵塞,有些膜的稳定性不佳。孔径为0.6~0.8µm的微孔滤膜适⽤于注射液澄清过滤;孔径为0.3µm或0.22µm 者适⽤于不耐热药物的除菌过滤。
10、输液有哪⼏种?答:输液的种类有: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
11、冷冻⼲燥产品有何特点?答:冷冻⼲燥产品的特点有:①可避免药物受热分解;②制得的产品疏松,加⽔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特性;③含⽔量低,通常为1%~3%;④产品中微粒⽐直接分装产品少;⑤计量准确,产品外观好。缺点为不能任意选择溶剂;需特殊设备,成本⾼;有时产品重新溶解后出现混浊。12、冷冻⼲燥的原理是什么?答:冷冻⼲燥的原理:在
610.38kPa(4.58mmHg)下,0.0098℃时冰、⽔、汽三相可共存。当压⼒低于610.38kPa时,只有固态冰和⽓态存在,可通过升⾼温度或降低压⼒使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态。
13、冷冻⼲燥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答:冷冻⼲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①含⽔量偏⾼,容器中装⼊的药液过厚,升华⼲燥过程中热量供给不⾜,真空度不够,冷凝器温度偏⾼均会使产品含⽔量偏⾼,可针对具体情况解决。②喷瓶,预冻温度过⾼,预冻不完全,升华⼲燥时供热过快,受热不均,使部分产品熔化导致喷瓶。因此必须将预冻温度控制在低共熔点以下10~20℃,且升华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低共熔点。③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由于产品结构致密,⽔汽不能完全逸出,制品因潮解⽽
导致外形不饱满或萎缩。可通过加⼊填充剂或采⽤反复预冻的⽅法解决。
14、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常⽤的附加剂有哪些?答:滴眼液的质量要求类似于注射液,要求如下:
①pH值,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9。②渗透压,眼球可适应的渗透压相当于0.6%~1.5%的氯化钠溶液。③⽆菌,⽤于眼外伤时要求绝对⽆菌,且不允许加⼊抑菌剂。⽤于眼外伤的滴眼剂要求⽆致病菌,
不得有绿脓杆菌和⾦黄⾊葡萄杆菌,可加抑菌剂。④澄明度,澄明度没有注射剂要求严格,溶液应澄明,特别是不得有玻璃屑。混悬液型滴眼剂要求含15µ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50µm的颗粒不得超过10%,不应有玻璃,颗粒应该容易摇匀,不得结块。⑤黏度,黏度应在4.0~5.0Pa×s。⑥稳定性,滴眼剂要有⼀定的稳定性。滴眼剂常⽤的附加剂有:①pH值调节剂,常⽤的有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等。②等渗调节剂,可⽤氯化钠、硼酸、硼砂、葡萄糖、氯化钾等。③防腐剂,有有机汞类,如硝酸苯汞、硫柳汞;季铵盐类,如苯扎氯胺、苯扎溴铵;醇类,如三氯叔丁醇、苯⼄醇;酯类,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常⽤的有甲酯、⼄酯、丙酯和丁酯;酯类,如⼭梨酸;④助悬剂预增稠剂,常⽤的增黏剂有甲基纤
维素(MC)、聚⼄烯醇(PVA)、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等。⑤稳定剂,如抗氧剂等稳定剂。
15、什么是去离⼦⽔、注射⽤⽔、灭菌注射⽤⽔,各有何应⽤?答:去离⼦⽔就是原⽔经过离⼦交换法制得的⽔。去离⼦⽔不⽤于注射剂的配液,可⽤于普通制剂,也可⽤于⾮⽆菌原料药的精制、注射剂容器、塞⼦等物的初洗。注射⽤⽔是由纯化⽔经蒸馏所得。可⽤注射剂配液、折射剂容器的最后⼀道洗瓶⽆菌原料药的精制。灭菌注射⽤⽔是由注射⽤⽔封装后再经灭菌制成。抓哟⽤于溶解注射⽤灭菌粉针或稀释注射溶液剂。
16、什么是粉针,哪些药物宜制成粉针?答:粉针,即注射⽤⽆菌粉末,按⽣产⼯艺条件不同可分为两类:注射⽤⽆菌分装产品系指将原料药精致成⽆菌原料药后直接进⾏⽆菌封装得到的产品。冷冻⼲燥制品系将药物配制成⽆菌溶液,再进⾏冷冻⼲燥,除去⽔分后密封得到的产品。
在⽔溶液中不稳定或加热灭菌时不稳定的药物⼤多采⽤制成⽆菌分装产品。⼀些在⽔中稳定但加热即分解失效的药物常制成冷冻⼲燥制品。
17、物理灭菌法可分为哪⼏类,各有何应⽤特点?答:物理灭菌法可分为⼲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灭菌法。射线灭菌法。1)⼲热灭菌法是⼀种利⽤⼲热空⽓进⾏灭菌的⽅法。分为⽕焰灭菌法和⼲热空⽓灭菌法,⽕焰灭菌法适于耐⽕焰材料的灭菌,如⾦属、玻璃及瓷器等。⼲热空⽓灭菌法适于耐⾼温的玻璃器具、⾦属容器、耐⾼温的药物粉末及不允许湿⽓穿透的油性物质(如油脂性软膏基质、注射⽤油等)的灭菌,不适于橡胶、塑料及⼤部分药品。2)湿热灭菌法分为热压灭菌法、流通蒸⽓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和低温间
歇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时湿热灭菌中最可靠的⽅法,适⽤于耐热压灭菌的药物、玻璃器⽫、⾦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医院⼿术⽤品等的灭菌。流通蒸⽓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均不能保证杀死所有的耐热芽孢,适⽤于必须加热灭菌,但不耐⾼温的药物。低温间歇灭菌只能杀死繁殖体,适于不耐⾼温的药物,灭菌效果不可靠,需另加抑菌剂。3)射线灭菌法分为紫外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微波灭菌法。紫外灭菌法对细菌繁殖体与芽孢均有杀灭作⽤,仅⽤于空⽓及表⾯的灭菌。辐射灭菌法穿透⼒强、灭菌效⼒⾼,适于不耐热固体药物与药⽤材料的灭菌。微波灭菌法灭菌迅速、加热均匀、操作简单。4)过滤除菌法是⽤过滤的⽅法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物得到⽆菌滤液的⼀种⽅法,适于不能加热灭菌的药液、⽓体、⽔等的灭菌。
18、注射液配制⽅法有哪些,各适⽤于何种情况?答:注射剂的配制⽅法有稀释法与浓配法。稀释法适⽤于质量好的原料药。原料药质量较差时可⽤浓配法,此法可将溶解度较⼩的杂质除去,且可节省滤过时间。
19、输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答:输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澄明度问题,除了应注意⾁眼可见的微粒外,还应重视粒径在5µm以下的细⼩微粒。微粒可能由原料与附加剂、输液容器与附件、⽣产过程中、使⽤过程中带⼊⽽出现澄明度问题。通过控制⽣产环境、⽣产设备、原辅料、包装材料、贮存条件、使⽤⽅法可解决澄明度问题。2)热原问题,热原可由溶剂、原辅料、⽣产设备、⽣产过程及使⽤过程带⼊,通过加强⽣产过程的控制和使⽤环节的控制,通过药物的纯化处理可有效防⽌热原污染的问题。
3)染菌,⽣产过程中被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松动漏⽓均可能导致染菌。可通过加强⽣产过程控制⽽防⽌染菌。20、注射剂中常⽤的附加剂有哪些,各有何作⽤?答:注射剂中常⽤的附加剂有:①pH值调节剂,如盐酸、碳酸氢钠等;⽤于调节pH值。②增溶剂、助悬剂、乳化剂,如聚⼭梨酯80等⽤于增加难溶物的溶解度或乳化剂;甲基纤维素作为助悬剂。③抑菌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等,⽤于抑制微⽣物的⽣长。④抗氧剂,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等,⽤于提⾼易氧化药物的稳定性。⑤⾦属离⼦络合剂,如依地酸⼆钠。
⑥渗透压调节剂,如氯化钠、葡萄糖等,⽤于调节渗透压。⑦⽌痛剂,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等,⽤于缓和或减轻注射时引起的疼痛。⑧粉针填充剂,如⽢露醇等。
21、使⽤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什么?答:使⽤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①应按规程正确操作;②使⽤前必须将柜内的空⽓排尽;
③灭菌时间必须从所有被灭菌物品的温度真正达到要求的温度算起;④灭菌完毕,注
意避免由于内外压⼒差引起产品损坏及事故。
23、计算题:硫酸锌滴眼剂中含硫酸锌0.2%,硼酸1%,欲配制500ml,问:①须补加氯化钠多少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
液?②求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值?
已知:硫酸锌a1%=0.085 E=0.12 ; a1%=0.28 b=0.578
答:①根据W=(0.52-a)/b则W=【0.52-(0.085×0.2+0.28)】/0.578=0.39(g)须补加氯化钠量
=0.39×5=1.95(g)②1.95=0.009×500-(0.12×0.2×5+5E) E=0.486(g)须补加氯化钠1.95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 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是0.486克. 1、“等量递增法”混合的含义是什么?答:“等量递加”混合的含义:两种组分药物⽐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容器中混匀,再加⼊混合物等量的量⼤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等倍量增加,⾄加完全部量⼤的组分为⽌,混匀,过筛。该法⼜称“配研法”。
2、崩解剂的作⽤机理主要有哪些?⽐淀粉崩解作⽤强的崩解剂有哪些(试举4例)?崩解剂的加⼊⽅法有⼏种?答:崩解剂的作⽤机理主要有:1)⽑细管作⽤2)膨胀作⽤3}产⽓作⽤4)酶解作⽤。
⽐淀粉崩解作⽤强的崩解剂有: L-HPC; CMS-Na ;交联聚⼄烯⽐咯烷酮( PVPP);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C Na)等。崩解剂的加⼊⽅法:1.. 外加法压⽚之前加⼊到⼲颗粒中,因此,⽚剂的崩解将发⽣在颗粒之间;2. 内加法在制粒过程中加⼊⼀定量的崩解剂,因此,⽚剂的崩解将发⽣在颗粒内部。3. 内外加法内加⼀部分崩解剂,然后再外加⼀部分崩解剂的⽅法为“内外
加法”,可以使⽚剂的崩解既发⽣在颗粒内部⼜发⽣在颗粒之间,从⽽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
3、论述增加⽚剂中难溶物溶出度的⽅法。答:可采取以下措施提⾼药物的溶出度:①药物经粉碎减⼩粒径增⼤药物的溶出⾯积;②加⼊优良的崩解剂;③提⾼药物的溶解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体或药物的包合物,加⼊表⾯活性剂等;④在处⽅中加⼊亲⽔性辅料如乳糖。
4、⽚剂的薄膜包⾐与糖⾐⽐较,有何优点?答:薄膜⾐与糖⾐⽐较的优点为:①⼯艺简单,⼯时短,⽣产成本较低;②⽚增重⼩,仅增加2%~4%;③对崩解及药物溶出的不良影响较糖⾐⼩;④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⑤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⑥压在⽚芯上的标识在包薄膜⾐后仍清晰可见。
5、⽚剂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答:①裂⽚和顶裂:压⼒分布不均匀及由此带来的弹性复原率的不同;
②松⽚:物料的可压性、⽔分、压⼒、晶型和⽤量、润滑剂的种类和⽤量;③粘冲才:颗粒不够⼲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不当或⽤量不⾜、冲头表⾯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药物熔点低或与辅料出现低共熔现象④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④⽚重差异超限:颗粒流动性不好;细粉太多或颗粒⼤⼩相差悬殊;加料⽃内颗粒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⑤崩解迟缓:原辅料的可压性、颗粒的硬度、压⽚⼒、表⾯活性剂、润滑剂、粘合剂的⽤量、崩解剂种类和⽤量、⽚剂贮存条件;⑥溶出超限:⽚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⑦⽚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所有造成⽚重差异过⼤的因素,皆可造
成⽚剂中药物含量的不均匀。
6、粉末直接压⽚的优点有哪些?答:物料不进⾏制粒,⽽由粉末状物料直接进⾏压⽚,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省时节能、⼯艺简便、⼯序减少、适⽤于湿热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等。
7、简述湿法制粒压⽚的⼯艺过程?答:①原料、辅料的前处理;②混合;③加⼊黏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
④挤压或其它⽅法制粒;⑤湿颗粒的⼲燥;⑥⼲颗粒的整粒;⑦加⼊崩解剂、润滑剂,总混;⑧压⽚。
8、影响⽚剂成形的主要因素?答:①药物、辅料的可压性;②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③黏合剂和润滑剂;
药学是学什么的
④颗粒含有的⽔分或结晶⽔;⑤压⽚压⼒和时间。
9、⽚剂包⾐的⽬的?答: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率;③掩盖苦味或不良⽓味;④防潮、避光,隔离空⽓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⑤防⽌药物的配伍变化;⑥改善⽚剂的外观。
10、复⽅⼄酰⽔杨酸⽚处⽅:⼄酰⽔杨酸⽚ 268g 对⼄酰氨基酚 136g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适量滑⽯粉 15g
轻质液状⽯蜡0.25g
共制1 000⽚
①处⽅中淀粉、淀粉浆分别起何种作⽤?
②处⽅中何种辅料为润滑剂,能否⽤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为什么?
③三种主药为何采⽤分别制粒的⽅法?
答:①淀粉主要起崩解剂作⽤,淀粉浆起黏合剂作⽤;②滑⽯粉和少量轻质液体⽯蜡为润滑剂,硬脂酸镁不能作为润化剂使⽤,因其促进⼄酰⽔杨酸⽔解;③三种主药(⼄酰⽔杨酸、对⼄酰氨基酚、)混合制粒会产⽣熔点下降的现象,压⽚时则出现熔融和再结晶现象,故采⽤分别制粒的⽅法。
11、设计维⽣素B2⽚剂的⼯艺处⽅
1)要求:a.药物剂量5mg/⽚;b.粉末直接压⽚;c.拟定处⽅;d.写出制备⼯艺。
2)药物性质:橙黄⾊结晶性粉末,稍有臭及苦味,难溶于⽔,⼏乎不溶于⼄醇。遇光、热、碱易被破坏。3)辅料:淀粉、蔗糖粉、柠檬酸三⼄酯、硬脂酸镁、HPMC、Eudragit S100、Eudragit E100、L-HPC、CMC-Na、微粉硅胶、交联聚维酮、可压性淀粉、丙烯酸树脂Ⅱ、泊洛沙姆、丙烯酸树脂Ⅲ、丙烯酸树脂Ⅳ、凡⼠林、微晶纤维素、糖浆、吐温80、⾍胶、滑⽯粉、⾊淀、EC、柠檬酸、酒⽯酸、⼗⼆烷基硫酸钠、乳糖。
答:①处⽅(100⽚)维⽣素B2 0.5g;微晶纤维素 48.5g;硬脂酸镁 0.5g;微粉硅胶 0.5g;
②⼯艺:将维⽣素B2研细,按等量递加稀释法,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再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混匀,直接压⽚。
12、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