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_35_题,单选题30题,多选题 5题,共_40分。其中单选题每题_1_分,共_30分,多选题每题_2_分,共_10分。)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2.小肠包括〔 〕。
A.盲肠 B.空肠 C.直肠 D.结肠 E.胃
3.弱碱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
A.25/1 B.1/25 C.1 D.100 E.无法计算
4.下列〔 〕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与工艺
D.均是 E.均不是
5.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 〕吸收。
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物的pKa-pH=〔 〕。
A.lg(Ci/Cu) B.lg(Ci×Cu) C.lg(Ci-Cu) D.lg(Ci+Cu)E.lg(Cu/Ci)
7.清除率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应,并不表示被清除的( )。
A.药物量 B.血液量 C.尿量 D.血浆量 E.体液量
8.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逆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C.顺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D.顺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9.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 〕。
A.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媒化物 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
C.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D.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
E.无水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
10.假设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则 下列哪项不符合各房室间药物的转运方程〔 〕。
A.dXa/dt=-kaxa B.dXc/dt= kaxa-(k12+k10)Xc+k21xp
C.dXp/dt= k12Xc-k21xp D.dXp/dt= k12Xc+k21xp E.均符合
11.溶出速度的公式为〔 〕。
A.dC/dt=KSCs B. dC/dt=KS/Cs C.dC/dt=K/SCs D.dC/dt=KCs
E. dC/dt= KCs/S
12.各类食物中,〔 〕胃排空最慢。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均是 E.B和C一样
13.下列〔 〕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
A.粒子大小 B.多晶型 C.溶媒化物 D.溶解度 E.均是
14.波动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
A.[〔Cmaxss-Cminss〕/ Cmaxss]×100% B.[〔Cmaxss-Cminss〕/ Cminss]×100%
C.[〔Cmaxss-Cminss〕/ Css max ]×100% D.[〔Cmaxss-Cminss〕/ Css ]×100%
E.均不是
15.肾清除率的单位是〔 〕。
A.mg/kg B.mg/min C.ml/min D. ml/kg E.时间的倒数
A.mg/kg B.mg/min C.ml/min D. ml/kg E.时间的倒数
16.对线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药物剂型有关 B.与给药剂量有关 C.与给药途径有关
D.同一药物的半衰期不因生理、病理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E.生物半衰期是药物的特征参数
17.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大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下降
C.弱酸物如水杨酸,在胃中吸收较差
D.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
E.弱碱如麻黄碱、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18.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剂量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参数〔 〕。
A.稳态血药浓度 B.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C.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D.蓄积系数 E.溶出速率
19.下列哪一项是速率常数〔 〕。
A.K10、ClB.K12、VC.ka、K D.t1/2、ClE.α、β
20.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 〕。
A.每次用药量加倍B.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
A.每次用药量加倍B.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
D.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药学是学什么的E.每次用药量减半
21.单纯扩散属于一级速率过程,服从( )
A.Ficks定律 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C.Michealis-Menten〔米氏方程〕 D.Noyes-Whitney方程
22.药物的转运机制中,不耗能的有( )
A.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促进扩散
C.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D.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23.预测口服药物吸收的基本变量是( )
A.溶出指数 B.剂量指数
C.吸收指数 D.崩解指数
24.肌内注射时,脂肪物的转运方式为( )
A.通过门静脉吸收 B.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孔隙进入
C.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D.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
25.药物经口腔粘膜给药可发挥( )
A.局部作用 B.全身作用
C.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 D.不能发挥作用
26.药物渗透皮肤的主要屏障是( )
A.活性表皮层 B.角质层
C.真皮层 D.皮下组织
27.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 )
A.口腔粘膜给药 B.皮肤给药
C.鼻粘膜给药 D.肺部给药
28.能够反映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 )
A.分布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肝清除率 D.表观分布容积
29.眼部给药时,脂肪物经哪一途径吸收?( )
A.角膜 B.结膜
C.巩膜 D.均可以
30.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血液中的药物,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
B.药物的蛋白结合不仅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也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C.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均是可逆过程
D.药物与蛋白分子主要以氢键、X德华力和离子键相结合
31.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乙酰化后生成的代谢物属于( )
A.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 B.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
C.代谢使药物药理作用激活 D.代谢使药物降低活性
32.关于药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经代谢后大多数情况毒性增加
B.药物经代谢后使药物无效
C.通常代谢产物的极性比原药大,但也有极性降低的
D.吸收的药物在体内都经过代谢
33.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无关的是( )
A.0级速度过程 B.一级速度过程
C.三级速度过程 D.非线性速度过程
34.稳态血药浓度的公式为( )
A.fss(n)=1-e-nkτ B.r=(1-e-nkτ)/(1-e-kτ)
C.R=1/(1-e-kτ) D.Css=C0e-kt/(1-e-kτ)
35.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技术 B.谱技术
C.免疫分析法 D.生物学方法
36.溶出速率服从( )
A.Ficks定律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C.Michealis-Menten〔米氏方程〕D.Noyes-Whitney方程
37.药物的转运机制中,有部位特异性的是( )
A.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B.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
C.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D.促进扩散、主动转运
38.评价水溶物的口服吸收的参数是( )
A.吸收指数B.剂量指数
C.溶出指数D.崩解指数
39.经口腔粘膜给药可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是( )
A.漱口剂B.气雾剂
C.含片D.舌下片
40.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