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由来及传统食物简介
秋分,所谓“秋分”,从字面上简单来说,就是把秋天给分开来,也就是秋分这天,就是秋季的中间点。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分节气的由来及传统食物简介,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秋分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我国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景萧条,气氛令人感伤。而在春夏秋冬的季节之中,要属秋分最为凉爽。因为没有夏天那么炽热,也没有春天般潮湿的梅雨天气,更没有冬天刺骨的寒冷。而此时,太阳的温度照
射的刚刚好,舒爽得让人没烦恼。那么,秋分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传奇彩呢?随小编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秋分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的十六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1、桂花酒
秋分的时候,桂花都已经开了,正是丹桂飘香的节气,秋分前,勤劳的人家会准备白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节气一到就拿出自家酿好的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2、汤圆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儿。
煮好十多只实心的汤圆,放在盘子里晾着。从竹林里砍来带叶的竹子,各家的孩童把一只只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扛到地里,再一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希望糯米做的汤圆,能粘住偷食的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今后不再敢来。
3、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的秋分节气,民间也有“竖蛋”的习俗,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
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竖蛋”后当然少不了吃蛋,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蛋,益处多多。
4、鸭肉
经过春天和夏天的生长,鸭子开始变得肥硕起来,此时的鸭子肥瘦适宜、口感香嫩,是食用鸭子的最佳时候,而且食用鸭肉有润燥的作用,最是适合秋季食用的荤菜之一。
5、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6、野苋菜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
康少病,润肤美容。
7、做面雀,吃面雀
“面雀”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
看来又是一个打着保护粮食的好借口,吃货们的理由真多,自古都有了。
“在古时候,秋分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稻谷快要成熟,马上就要到秋季大丰收的时候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这个时候,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坏庄稼。人们就用糯米粉做成团子,用竹签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鸟吃了面雀嘴巴就会被黏住,这样就不能去祸害庄稼了。有些讲究的人家会用一些鸟类的模具做出不同形状的面雀来,只是现在这些模具都已经失传了,而秋分做面雀吃面雀这个民俗也渐渐地不为人知了。”
眼看就要收获了,等着农忙,现在弄些好吃的小吃,又好玩,又有乐趣。
把这些面食做成小麻雀的样子,叫做:“面雀”。
8、芋饼
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营养成分。
秋分养生预防
防秋燥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除此之外,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节气开始,气温可能会下降的特别快,这个时候要做好保暖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添加衣物,这其实是最有效的暖身方法。希望大家能随时关注所在地区的气温变化,一旦发现即将要降温,就赶紧多穿几件衣服。另一方面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防止寒气入体。
防秋乏
秋分来临,更应该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但早晚天冷,尽量选择在室内运动。
防秋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而忧思多虑,必伤
肝脾,致使百病纵生。应注意调养脾胃,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关于秋分的谚语
1、秋分有雨来年丰。(苏)
2、秋分以后雪连天。(冀)
3、秋分北风多寒冷。(湘)
4、秋分冷得怪,三伏 天气坏。(冀)
5、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晋)
6、秋分前后必有雨。(辽)
7、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8、七月底,八月岸儿,新谷子米汤麻杆盐儿。
9、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10、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苏)
11、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12、秋分一到,谷场见稻。
13、秋分一半家,寒露满天下。
14、秋分有雨天不干。(湘)
15、秋分刮北风,腊月雨水多。(皖)
16、秋分出雾 ,三九前有雪。(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