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
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
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现在,就来和大家说说秋分都有哪些农事!
秋分农事指南
秋分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
的9月22或23日。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
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
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
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
播种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
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
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一、开始播种冬小麦
在黄河中下游的冬麦区,小麦播种紧张有序。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播种小麦的适宜温度是:5天平均气温在14—17℃。农民朋友检修农用机械、选换小麦良种,抓紧做好运肥、浇水、翻地,开始播种冬小麦。
秋分前后秋播工作也将陆陆续续开始,这个时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将小麦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种植晚季稻预防“寒露风”
秋分过后,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剧,气温也开始降低。此时江南、华南的晚季稻正值抽穗、开花阶段,如果这时有强冷空气南下,很容易造成寒露风、强对流天气等灾害,因此,民间也就有了“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将晚禾,只怕此日雷电闪,秋收稻谷存几何”的说法。
预防“寒露风”方法如下:
1.或选择早熟,后期耐寒的优良品种,适时早播早栽。
2.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往田里灌水,以水调温,提高稻田的
地温和近地层的气温。
3.在“寒露风”到来之前和之后,采取根外施肥,改善稻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
株的营养条件,提高光合强度和抗寒能力。这样有利晚稻的抽穗、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三、作物成熟好秋收
如果说白露是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季节。那么秋分期间,
我国大部分地区正是棉花吐絮、烟叶变黄、五谷成熟、硕果累累
的收获时节。农民朋友在及时收割玉米、大豆,采摘棉花等大田
作物的同时,也开始陆续摘收橙子、山楂、猕猴桃、柿子等。
【农记节气】秋分农事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
以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
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秋,具有“收藏”之意,过冬的动物开
始储存食物。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
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
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
于干涸之中。
秋分习俗
秋分拜神
在中国民间很多小城市里面,还保留着秋分拜神的习俗。传
说秋分节气有一个叫“陈圣王”的守护神,人们认为在秋分这天
祭拜他,可以保护大家平安,五谷丰收。
秋分祭月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我们过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的,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
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
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