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拓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山西省12 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劳务性务工”专题调研
作者:王卓王强侯永郭芳芳
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期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劳务性(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四个来源渠道中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一份不容忽视的收入,越来越体现出了它在农民收入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专题调研;固定观察点;劳务型务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1-0042-05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我们对中央设在山西省的108 个观察点县和汾西、绛县、闻喜共13 个县进行了农村劳动力劳务性务工情况的专题调查, 尤其对12 个固定观察点村开展了问卷抽样调查,通过考量当前农村劳动力劳务性务工情况,趋势性研究分析农村劳动力劳务性务工的经济运行脉络,以期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和途径。
   
    1 基本情况
    从1984 年开始, 山西省按照中央政研室和农业部的安排,在全省选择了十个县十二个行政村,确定了调查农户样本户18 000 户,俗称“十村千户”,一直开展调查研究至今。目前全省布置12 个村分别分布在十个市的十个县中,具体是灵丘县乐陶山村(灵丘1)、西庄村(灵丘2)、新河峪村(灵丘3);应县小临河村;定襄县镇安寨村;平定县立壁村;太谷县武家庄村;柳林县李家凹村;乡宁县西廒村;平顺县小赛村;高平市谷口村;临猗县黄斗景村。目前,全年重点调查户数955 户,劳动力28 091 人,2016 年固定观察点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108 890.778 元。
    本次调查在全省13 个县进行了农村劳动力劳务性务工情况的专题调查,汾西、绛县、闻喜3 县因调查对象的不同,只能对调查提供较为“模糊”的数据,作为了调查研究的参考资料。本次调查山西省农村调查办公室对12 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共下发的400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78 份,本文以问卷调查的
数据为分析对象(以下文中以县为标志)。
   
    在农村固定观察点中,共有外出劳务行为的307户参与了问卷调查。307 户共有农村劳动力689 个,调查样本户户主年龄平均55.6 岁, 最低是太谷县,50.8 岁, 最高是高平市,60.1 岁; 户均家庭成员3.8人,最低是灵丘县2,户均3.1 人,最高是临猗县,户均5.1 人;户均家庭现有劳动力2.2 个,最低是灵丘县1,户均1.2 个, 最高是临猗县, 户均3.4 个; 户均耕地0.46hm2,最高是灵丘县3,户均1hm2,最低是平定县,户均0.2hm2;园地仅乡宁县、临猗县较为集中,户均约0.5hm2左右,高平市少量,其他县的调查户没有。
   
   
农村致富    外出劳务的农民, 其从事的行业也是千差万别,既有从事建筑、加工业的,也有从事餐饮和家政服务业的,还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其服务的对象,既有在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也有在私营企业的,还有农民家庭经营的;其务工的时间,既有常年稳定就业的,也有阶段性务工的,还有季节性“轮工换工”的,不一而足。
    2 现状分析
    2.1 外出劳务劳动力为青壮年为主,劳务时间较长
    通过固定观察点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外出劳务的劳动力以40 岁左右的青壮年为主, 平均年龄42.9岁,最高是定襄县,平均年龄53.0 岁,最低是灵丘县3,平均年龄27.9 岁。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从义务教育结束后到40 岁左右的农村主要劳动力中, 众多的青年劳动力是外出劳务的主力军,占到外出劳务劳动力的75%左右,他们有热情、思想新潮、接受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同时也能很好的接受不稳定劳动岗位带来的影响。
   
    调查数据可以看出,12 个点农民户均外出劳务时间达到203.2d,最高是柳林县,达到301.0d,最低
是灵丘县1, 达到120.5d;12 个点平均外出劳务时间90.6d,最高是柳林县,达到215.0d,最低是平顺县,达到37.8d。而有外出劳务行为的农户,户均在家农业劳动时间平均为42.8d, 最高是柳林县,130.0d;最低是应县和平定县,为0d。农户平均外出劳务时间90.6d, 是平均在家农业劳动时间19.1d的4.7 倍,农村劳动力多数劳动投入到外出劳务时间上。
   
    固定观察点问卷统计,农户平均在家农业劳动时间平均为19.1d,最高是柳林县,92.9d,最低是应县和平定县,为0d。根据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得到了改善, 农业投工量减少,如灵丘县、定襄县、平顺县、高平县等;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民在土地上不做投工,如应县、平定县;三是当地农村农业主导产业的建立,需要投入足够的劳动时间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乡宁县、太谷县、临猗县;四是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限制,既要在农业生产上
投入较多时间、又要靠外出打工弥补收入,如柳林县。
    但整体上看,农村劳动力平均劳动时间全年仅达到109.7d,也折射出当前农村劳动力“空闲”时间较多,“富余”劳动力依然严重。
    2.2 外出劳务收入日平均收入约120 元,费用约20元,纯收入“效益较高”
   
    固定观察点问卷统计,外出农户外出地点分布在省外、县外省内、乡外县内、村外县内以及村内5 种情形。外出距家庭居住地距离平均55.3km,最近平均距离是定襄县,4.5km。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劳动力外出离居住地距离并不影响劳动力工资收入的水平,也就是说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的日平均工资取决于从业当地务工工资的社会“行情”,适应于当地社会的从事职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同时参考劳动力本
身具有的工作生产技能能力水平。
   
    调查可以看出, 外出农户劳务收入日平均工资119.3 元,最高是高平市,292.9 元,最低是灵丘县2,为52.9 元。外出劳务日平均消费19.2 元,最高是应县,49.9 元,最低是乡宁县,为0 元。外出劳务日平均“纯”收入100.1 元,最高的是高平市,276.8 元,最低是灵丘县2,为38.7 元。高于100.1 元平均水平的县市有5 个,从高到低分别是高平市(276.8 元)、柳林县(136.6 元)、临猗县(135.0 元)、太谷县(116.3 元)、乡宁县(114.0 元)。单纯的看,农民外出劳务“纯效益”可观,确实是当前农村社会致富渠道中的一项较好选择。我们调查了解到,每个村里都有举家外出的劳动家庭,但更多的“离家不离农”的“农业技能型”人才,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劳务成为了一种趋势。
    固定观察点调查可以看出, 外出农户劳务收入日平均费用中, 饮食和交通是两项费用主要支出方向。外出农户劳务收入日平均费用19.2 元中,饮食费用平均达到10.1 元, 占到52.6%, 最高的是临猗县,33.9 元,最低是灵丘县、太谷县、乡宁县、平顺县,为0 元。外出农户劳务收入日平均费用19.2 元中,日均交通费用2.6 元,最高是灵丘县1,8.3 元。调查中了解到,诸如乡宁县西廒村,平顺县小赛村,短期外出劳务的农民,有好多是“主家”管吃的、“工头”管拉(交通)的,劳力只是出“活”的的形式,这两项支出是在不同的县市显现着不同的情况。但也折射出,当前阶段性及季节性用工短缺,受雇农民“管吃管住管交通”的上工“待遇”提高,是将来一段时间内主要“用工”方式。
   
    2.3 在农村经营收入中,外出劳务收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收入渠道,尤其在纯农业村庄尤为明显
    当前农民收入的四个渠道: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12 个固定观察点问卷统计,上年家庭纯收入平均为8% 588.8 元,最高的是太谷县,16% 548.1 元,最低的是灵丘2,为2% 274.7 元,相差7.3 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依旧在全省不同区域存在着, 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从收入来源层次来说,% 收入比重则主要体现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上,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随经营活动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及惠及范围随机变化。
    问卷调查统计, 有外出劳务行为的的农民家庭,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了16% 107.4 元, 有5 个村调查统计, 超过全省12 点平均水平, 灵丘1(16% 750.0元)、灵丘3(29% 038.5 元)、柳林县(22%
538.0 元)、乡宁县(17% 082.5 元)、最高的是太谷县,达到38% 128.1元;4 个村调查统计,接近平均水平,定襄县(15% 742.4元)、平定县(12% 451.6 元)、平顺县(13% 491.3 元)、临猗县(15% 64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