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从音乐与绘画艺术角度探讨汉诗英译之难
刘悦明1彭世平2(1.东华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抚州
344000;2.新余四中
江西新余
338031)
要:翻译难,是因为它是一门艺术,而诗歌翻译更难,是因为诗歌本身就是艺术。近年来,我国翻译界不断地探讨如何将中国的文
化传递给世界,汉诗英译便成了翻译界探讨的重点,然而汉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翻译他们更为困难。该文试图从艺术角度上分析汉诗英译的难处。
音乐;绘画;汉诗;翻译;困难关键词:1.引言
翻译,讲求的是对等转换或称为等效转换,这种转换包括奈达所考虑的词汇、语法、修辞和内涵的意义,也包括刘宓庆所分的概念意义、语境意义、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和文化意义(贾影,2002)。同样,诗歌的翻译也包括上述各方面的转换。如果说影响翻译难度是由两种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空缺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就诗歌而言,文化的空缺则成为译诗之难的主要因素,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2.汉诗音乐特点与英译之难
如前所述,诗歌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诗歌简洁、含蓄,首先它能吟唱,所谓“吟诗作赋”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诗歌唱起来优美动听,许多诗是因为吟唱而优美。汉语古诗特别是如此,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诗歌的平仄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有利于吟唱。这种音乐之美在非汉语的语言中是不到对应的,翻译中便成了文化空缺。如山海关一处有一副对联: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h
cháo
zh o
zh o cháo
zh o luò,
fúyún
zh ng
zh
ng cháng
zh
o 。
这自然是玩文字游戏,但体现出汉诗音韵之美,意思自然简单,但要翻译成英语却非常困难,就算意思译出来了,也不再有原诗的韵味,况且这首诗本身就是突出技巧而不是意思。有人翻译如下:
The tides rise and fall every morning,
The clouds drift and disappear now and then.
且不说意义,其韵味荡然无存。
古诗一般为五言律诗或七言绝句,这决非偶然,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汉语,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音节,这有利于吟唱,节奏较强。此外,汉语古诗总是用于抒情的,在吟唱过程中读者很容易被诗歌的平仄韵律所感染,进而与诗人产生共鸣。语言学上称(evocative )。如: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寄托作者身处异乡孤苦凄凉的思绪,全诗从仄声入手,平声收尾,抑扬顿挫,如歌如泣。
再看一首儿童都会吟诵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愁绪,但这种愁绪在吟唱过程中更会加强,对于这首诗的翻译有中外十多种译文,这些译文对原诗内容的翻译各有千秋,同时追求形似或神似,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译文传达原诗的韵味,下面拟举一中一英译者的译文来探讨。中国算许渊冲先生译诗水平较高了,他翻译如下:
A bed,I see a silver light,I wonder if it ’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 ’m drowned
――许渊冲译
姑且不谈内容的等效情况,许译的这首诗采用了以诗译诗的方法,使用英文诗歌的节律,一、三和二、四行压尾韵,符合英诗体裁,也可用以吟唱,但这其中不到原诗的韵味了,若用古筝音乐分别给原诗和译诗配乐,便会发现原诗是多么的美妙,而译诗却不伦不类,无法传达原诗的思乡之情。译诗仅仅通过最后一句的内容来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朗读过程中难以到这份感觉,再看英国人译的诗: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up my head to look,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Sinking back again,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Witter Bynner 译
译文第二行曾受到许多诗评看的赞扬,它与上下句前后呼应,堪称佳译。从内容上说这首诗译得很是不错,我们撇开内容,从形式上说译者似乎采用了散体派译法,即对原诗进行解释性翻译,这种译文充其量只能是散文体,在吟唱上已经失去了古诗的风格,故诗歌的“音”这一艺术在译诗中没有充分的体现。
3.古诗的“画”与翻译之难
中国有一句话叫“吟诗作画”,可见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点对于英诗也常有之。曾经哥尔史密斯(Goldsmith )就为弥尔顿(Milton )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 )作了许多插图。而中国人特别重诗画一体论,许多诗人往往因为现实面前的某一幅“画”而诗兴大发。诗歌有时候需要“画”来表达语言无法传递的思想,而“画”则需要诗歌来升华它的灵魂。试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足以让人感到一股凄凉之情,然在配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来在这冰天雪地的旷世中唯有一渔翁还在
垂钓,这画中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诗是中国的诗,是反映中国文化的诗,画是中国的山水画,也是反映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那么要翻译到另一种陌生的文化中去谈何容易。张廷深、魏博思合译为:
Over a thousand mountains the winging birds have disappeared,
Throughout ten thousand paths,no trace of humankind.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An old man fishes alone Cold river in the snow.许渊冲老师则译为: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译文各有千秋,但是都无法将原文的意境完整地表达出来。笔者曾经请本校主讲英美文学的外籍教师就上述两种译诗作出诠释,并画一幅画,结果与原诗要传达的意义大相径庭,可见在诗歌的翻译中由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必定会造成露译甚至误译现象。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来看诗歌翻译之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从音乐与绘画艺术角度探讨汉诗英译之难
文化与艺术
(上接第280页)
他的传世作品有《观剑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寒酸尉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天竹雉鸡图》轴,苏州博物馆藏;《玩鸟图》册,上海中国画院藏;《仙祝寿图》轴,十二幅景屏,上海美术馆藏。
作为近代的中国画坛上的代表人物,任伯年可谓当之无愧,他的成就也是近代中国画的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朗绍君、张蔷、龚产兴编著,《中国美术知识电视讲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7
[2]邵洛羊主编,《十大画家》,中国古籍出版社1989.8
[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古代艺术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4]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上接第279页)
自己的生活和性格溶入进去。有很多设计家说“绘画是设计的源泉”。设计从绘画中受到启迪,而绘画也可以吸取设计中的精华,丰富创作,但实际都是在揭示隐藏在表现对象内部的精神实质,深入浅出高度提炼,寻出艺术形象新的视觉真实,打破了传统的过于理性的表达方式。从19世纪很多画家都参与了设计语言新的转变,从德加、波奈尔、杜米埃等著名的画家都对欧洲早期的视觉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马奈和劳特累克谁的海报均以绘画的语言形式注入其中,具有平面装饰彩的表现风格,设计出既有人情味又符合平面视觉传播的形式语言,到后期的蒙德里安抽象绘画出现也对视觉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何图形的理性分割,在节奏中产生的秩序感,在画面上构成不同的视觉几何形态关系,这使绘画语言出现了平面的抽象的概念,最终使绘画与设计达到了统一。
设计与绘画是社会的分工形成两大学科,本质都是为“人”服务,从历史发展的道路来看,从统一到区别然后再到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达到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视觉语言才能更加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20世纪风格与设计》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咫尺方圆》李龙生欧阳巨波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第26届圣保罗年展・特邀艺术家》[J]王镛2004年
[4]《美术三书<;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5]《设计艺术经典著作导读》李砚祖
[6]《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7]《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8]邹凤波.广告的审美生成及其游戏[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5,(6)
[9]李万军.设计:欲、技、道的游戏[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5,(6)
[10]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张贤根,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11]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12]焦小健.描述即是一种揭示――读《艺术作品的本源》[A]载孙周兴,高士明编,视觉的思想[14]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0)
[13]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彭富春,上海三联
[14]《人文科学概论》叶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
[15]《装饰》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分明而不分界,王友江2006,(9)
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元曲列举了九种景物――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向,勾画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天傍晚的景象,寄托了无限的思念。在节奏上面,前三句用平铺直叙将这些令人惬意却又含有淡淡忧伤的景物呈现于读者面前,节奏平淡温和,第四句节奏骤然低下,为后面的思念之情作铺垫。而这画和这节奏之美是无法实现等效翻译的。试看几篇译文:翁显良老师翻译如下: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ther and father away from home.
很明显,这首诗采用的是诠释法翻译,原诗的节奏不复存在,且从理解角度看,译文也有所出入,原文的人家应该是独门独户才对,这样能体现出一种孤独幽静的感觉,与本诗前面的几处几处相对应。译文中便成了村子,若以诗作画则会出现两幅不同的图画。枫桥夜泊古诗翻译
再看一下外国人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这首译诗采用的是字面的翻译法,保持原作的情味,也勾勒出了一幅静态的图画,但是似乎译诗中所堆砌的这些毫不相干的景物缺乏一种精神将它们联系起来。此外,译诗除了字数与原诗相当外似乎没有什么节奏,更无法体现原诗的音乐之美了。
4.结语
中国古诗,博大而精深,是含有音乐、会话成分的文学形式,即使用现代汉语去翻译,也会碰到不可译性的文化,更何况译成英语,因为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表达音韵之美、体现诗画意境的规则。一首诗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若机械地追求形美,则意韵皆失;若一味追求神美,则不成为译诗。况且汉诗均是寥寥几字,每个字均含有表层和深层意思,而这些意思在英语中有时会出现意义或缺现象,又如何能译。就算意义转换近乎等效,音画之美却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这音画本身就受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决定的,故汉诗的英译实则很难。
参考文献:
[1]陈宏薇,1998,《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古今明,1998,《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郭建中,2000,《文化与翻译》,[C],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胡壮麟,2002,《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5]黄国文,2003,《中国翻译》,[J],中国翻译出版公司
[6]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李瑞华,1996,《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马红军,2000,《翻译批评散论》,[C],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萧涤非等,1985,《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0]许渊冲,1999,《元明清诗词翻译选读》,[M],商务印书出版社
[11]许渊冲,2001,《唐诗三百首英译》,[M],商务印书出版社
从音乐与绘画艺术角度探讨汉诗英译之难
文化与艺术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