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十二五”开发区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10.10
【字 号】宁政文〔2011〕367号
【施行日期】2011.10.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德市“十二五”开发区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宁德市“十二五”开发区建设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宁德市“十二五”开发区建设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2008—2020)》、《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宁德市国土利用总体规划》、《宁德市港口总体规划》、《宁德市临海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宁德市建设事业规划纲要》、《宁德市海洋功能区划》、《宁德市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和文件指导下,根据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开发区的目标期望和具体要求,及各开发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条件,研究和编制《宁德市“十二五”开发区建设专项规划(2011—20
15年)》,旨在为“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总体思路和基本蓝图,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以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和协同部署,共同推进全市开发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 32 个,其中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8个,分别是三都澳经济开发区、福安经济开发区、东侨经济开发区、福鼎工业园区、古田工业园区、屏南工业园区、周宁工业园区和寿宁工业园区。2009年7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海西宁德工业区,暂定为省级开发区。全市规划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的开发区、园区有17个,规划面积达389.4平方公里,分别是: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蕉城三都澳经济开发区、蕉城飞鸾工业集中区、古田工业园区、屏南工业园区、福鼎工业园区、福鼎双岳项目集中区、福鼎文渡项目集中区、龙安工业项目片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霞浦福宁工业园区、柘荣县富源工业集中区、东侨经济开发区、宁德台湾工业园、福安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开发区、福安湾坞工贸区。截止2010年6月底,已建成面积33.8平方公里,累计完
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23.66亿元。这些开发区、园区成为我市工业发展平台,推进了工业经济集聚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医药化工等产业集聚效应,入园企业进一步增多,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截止2010年6月底,32个园区共入驻企业642家,园区就业人数达81753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43.0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1.8亿元。在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向前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顺应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问题与挑战
  全市开发区历经10余年的建设发展,从纵向看,成就比较显著,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贡献率不断提高。然而,与闽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其他开发区横向比较来看,全市开发区发展的差距比较明显,直接表现为开发区对市域经济的贡献度仍然偏低,特别是增长速度相对滞后。
  1.规划实施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当,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
  由于急于招商落户见成效,再加上基础设施投入跟不上,各开发区、园区不同程度存在引
入产业的行业属性、规模、质量、布局与规划的目标产生较大偏离的问题,行业覆盖面过宽,协作关联度很低,整体布局较为松散和无序,功能分区作用相当微弱,既难以形成同类企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更难组织起有效的产业链。产业趋同现象已有苗头,如合成革、不锈钢等项目,不少开发区都有,如不加以引导和管制,有可能引发产业同构,恶性竞争。
  2.发展中“质”与“量”不协调, 发展强势不足
  不少开发区、园区以资源换项目和低水平外延扩张仍居主导地位,以追求数量为主,产业组织相当松散,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比大大落后于闽南和福州地区的平均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上各开发区在单体规模和配套条件上的不足,因而在周边地区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比较优势不足。
  3、综合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市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距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定位有较大差距,综合投资环境不尽人意是很重要的原因。开发区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产业竞争优势不强。在条块分割的体制下,站在全市的高度进行招商资源
的整合和合成运作的力度不够,相反,在招商过程中摩擦时有发生,整体的招商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4、资金投入不足,可供扩区的土地比较缺乏
  目前,一些开发区开发已近饱和,受农保地、土地开发指标等限制,可供扩区的工业用地已严重不足,尤其成片、可供大项目落地的熟地非常紧缺,成为我市开发区发展的“瓶颈”。园区开发资金投入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资本运作,投资能力不足,滚动开发的能力不强,严重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二、发展机遇与支撑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宁德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也是艰难的阵痛转折期,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月一高速免费时间2020最新通知  1、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都将发生重要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
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型,这一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兼具。机遇方面,我们将面临三大机遇:第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国际金融风暴促使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提速;第二,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尤其是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必将促进台湾资金、实体加快向海西经济区的转移,促进包括环三都澳区域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崛起;第三,环三都澳区域开发建设蓄势待发。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实施一年多来,各项建设进一步加快,核电、中海油、风电、锂电池、镍合金等重大项目相继动工,一批交通基础设施也正在紧张施工中。这些都将为开发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还必须应对三方面的挑战。首先,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未结束,全球经济在中长期内将面临中低速增长的过程。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能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将给我市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是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经济发展也存在不确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中央必将适时启动宏观调控,也将会影响一些重大项目在我市的布局、资金信贷规模等。最后,我市也面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等挑战。“十二五”时期,促进资源密集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
转变,将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我市产业总体技术层次还不高,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在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方面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2、支撑条件
  在新一轮产业集培育和产业基地建设为主导的开发区发展中,我市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支撑条件日益凸显:
  一是区位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三都澳,位扼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中国沿海南北海岸线中心点,可直接通达全国及世界主要海上运输航线,具备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大港的美好前景。
  二是资源丰富。深水岸线和深度水域资源富集,其中三都澳水域规划可建3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处,其中20-50万吨级泊位61处,十分符合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趋势。拥有可造地的滩涂面积约50万亩,淡水资源总量达150亿立方米,已投产和在建的水电、火电、核电等总装机达1300万千瓦,风电、潮汐电、抽水蓄能发电正在规划布局,可为发展大型临海产业提供可靠的资源能源保障。
  三是交通便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临港临城穿越,宁德经武夷山通往江西上饶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通往浙江衢州进而连接武汉的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通往浙江泰顺的高速公路、对台客货直航码头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不久的将来,宁德必将成为浙西南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
  四是政策优势。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必将促进包括我市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崛起。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都提出要将环三都澳区域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新的经济增长极。宁德市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以带动全市发展,支撑海峡西岸东北翼崛起。这些都为加快我市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西发展规划和环三都澳发展战略,立足宁德实际,统筹整体区域布局,高起点规划,整合各类开发区、
工业集中区,明确产业功能,优先发展临港重化和先进制造业,促进增量发展,加强开发区在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加快产业集聚、强化环境保护、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效应,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对外开放和开发的主阵地,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的承载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