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年启动,1952 年结束。1949 12 23 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主要设置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课程。(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1952 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从1951 年开始编写的11 本中学新教材,同年,中学数学大部分采用东北区编译的苏联数学课本。为实行五年一贯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出版了小学语文和算术课本。1952 年最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学校教育宗旨,初
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1957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师法苏联,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 年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8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 年的课程调整时期。在1961 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1963 3 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2)制订新教学计划。1963 7 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语、数”为小学核心课程,“语、数、外”为中学核心课程。(3)制订新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1963 5 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双基”的掌握和训练。1961
秋季,新编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在全国十年制的学校试用,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从1962 年夏季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着手编写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材,这即是全国通用的第四套教材,到1963 年秋季,这套教材的第一册开始在全日制中小学校正式使用。
结果: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苏联教育与教学的影响,模仿痕迹明显;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统一科目与内容,课程结构单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四次课程改革”:即“文化大革命”十年时期的“教育革命”。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从196412年义务教育年初关于中小学教育的“ 春节讲话” 开始, 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情况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据的指示,19647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对教育问题有些“独到”的想法“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就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
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和制度被当做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和废除。
原有的中小学教材被视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产物而加以全盘否定,要求精简课程,建立“革命化”课程,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受重视。课程实施“政治化”、“实践化”,采取“开门教学”,实行“开门考试”。学校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没有正常化的教学过程。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7—1980的第五次课程改革开始了“ 之后课程领域的拨乱反正,主要规范了学制年限和课程设置,确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 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制了第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1978 1 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统一了学制,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2)恢复了“”前实施的分科课程模式和开设的主要课程,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31977 年开始恢复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工作,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 年秋在全国使用。这些举措为后期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1981 年,经过了两年课程领域的拨乱反正,课程发展趋向正常化。1982 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重点,我国进入了全面开创和建设有中
国特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即“第六次课程改革”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4年)是在国内与国际形势变化巨大,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拉开序幕的。根据“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这次课程改革重新编制五年制小学和五年制中学的教学计划,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适当设置综合课,调整各学科课时比例,提前自然科学的起始年级,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课程中包括活动课和学科课。具体内容有:
1)在课程设置上,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布了五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调整了课程和课时;小学设置弹性学制。(2)制定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思想品德、音乐。(3)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第六套全国通用教材。这一时期,课程领域开始系统介绍国外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课程改革开始转向课程建设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针对拨乱发正时期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太死,学校缺乏活力,教育结构不合理,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等问题,第七次课程改革进行针对性地改革。
第七次课程改革”:(1985—1996年)据1985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展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目标,以“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从根本体制入手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有重要地位。第一次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将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类,即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对大纲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
1986 4 月《义务教育法》颁布,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具体说来,这一时期,首先,改革了课程计划。1992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此课程计划将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把全部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两大类,基础教育课程开始改变“小学中学”的传统分段设计,而代之以“义务教育高中”两阶段统一设计。其次,优化了课程结构。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置地方课程,改变了我国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课程结构。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如小学开设综合课,初中开设选修课,活动也正式纳入初中的教学计划。另外,更新了课程内容,降低了难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全新编写和修订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于1988 年秋开始使用。
结果:由于这一时期的改革,课程价值观念还是社会政治本位的,仍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统整,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繁、难、偏、旧”,课程评价改革滞后,课程目标不够完善等诸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