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小公倍数》教案四篇
《最小公倍数》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12年义务教育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吧,我叫到学号的同学请起立,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出示: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是6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请站起来两次的同学再次起立,依次报出你们的学号。
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因为他们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报数游戏,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 回忆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样研究公因数的?
生: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从这些因数中出相同的因数就是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游戏中4和6的公倍数问题。
2. 自主探究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出4和6的公倍数。
3. 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间互相讨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4. 小结概念,课件演示集合图。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公因数,这里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很快地认识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请用你想到的方法出6和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举法:先倍数,再公倍数,最后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数:24,48,……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用集合图表示也很清楚。
③6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8 的倍数呢? 或者8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6 的倍数呢?
师: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通过观察,想一想:①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8和24 15和25
三、课堂练习:
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最小公倍数》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第十册数学P72—74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及求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判断、推理、分析能力。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3、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
一、再现原有知识结构
1、用短除法求30与45的最大公约数
独立完成,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师提问: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评析: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堂引入环节,实实在在,利于学生再现原有知识结构,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做好了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研究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2、明确意义
师:你认为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生1:两个数公有的最小的倍数。
师:说的很好,你很会扩写。(生笑)
生2: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3:公倍数可以是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数公有的倍数。我认为应改成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太好了,谁能再说一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