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为什么喝茶喝出了病?
张东按:在我的临床中很多患者都有喝茶的习惯,我经常会和病人说要忌茶,有时候病人很疑惑,以为是因为茶是解药的所以才不让喝茶,否则茶这么好,为什么不让饮茶呢?这茶到底应不应该喝呢?茶的宜与忌,很多患者不知道,很多医生也常常忽视,关于茶之性这篇文章做了较为完整的回答,阐明了一个日用而不知的问题。
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广受大众的喜爱,其药用价值也很早就有记载。最早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日:“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最初先民们以喝茶来解毒治疾,进而不断发现其新的功用甚至披上了浓厚的神话彩,其作用从简单的少睡,消食,清热,解毒,直至终极的延年益寿而成为养生仙丹。
其具体功效可以概括为以下近20种:少睡、消食、祛风解表、安神、醒酒、坚齿、明目、清热、解毒、去痰、去肥腻、清头目、下气、止渴生津、利水、通便、消暑、治痢、延年益寿等。以至于唐代《本草拾遗》认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我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享年89岁的清乾隆帝也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茶流传到日本后,对茶更是推崇之至,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上卷开篇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而同时也有一些对茶的质疑,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则聚痰”,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过食伤脾,令人面黄肌瘦”,而李时珍对茶批判最为激烈的,他年轻时嗜茶,“每饮必数碗,轻发汗而肌骨轻,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癖闷呕恶,即腹冷洞泄”,“茶苦而寒,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
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癖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泄,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饮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陶隐居《杂言》言丹丘子、黄山君服茶轻身替骨,壶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
为什么对茶的评价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李时珍又为什么有如此极端的评价呢?我们要先从茶的本性说起。
茶树产于南方诸省,喜阳光,喜水,但不喜长时间被水浸泡,故多长于丘陵山地。一般于4到6月采春茶及夏茶,红绿茶采摘标准为一芽1~2叶,粗老茶可一芽4~5叶。采摘后经杀青、捻揉、干燥制成绿茶,鲜叶经凋萎、捻揉、发酵、干燥制成红茶,黑茶。
茶为什么会有提神的作用?当然从现代药理学上讲会说茶叶中含有,那从中医上看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茶叶是茶树的芽和叶,尤其是嫩叶。芽、嫩叶秉承生发之气,五行属木,从茶叶喜阳光、喜水但不喜被水浸泡的性质来看,其性条达而不喜瘀滞,更是木性的特质。而且茶多采摘于春季,嫩芽初萌,正是得春生之气,木向上的生发之力甚强,兼之茶体
轻浮,其味虽苦而气薄,故有提神的作用,而且可清利头目,祛头痛、倦怠。茶之性属肝木,其味苦而性微寒,性苦而寒,入胃、心、肾经,故可消食、化痰、利尿、除烦渴;肝开窍于目,故可治目昏、目赤。
哪种病人不宜饮茶?茶是如此之好,为什么李时珍还说喝茶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其实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有适合的人就有不是合适的人。如前所述,茶属木,其得春之生发之气甚强,五行木克土,因此脾胃衰弱的人饮茶则会伤脾胃。又因茶性属寒,大家都知道,绿茶是清明前采摘最好,清明是早春,冬之寒还未尽,因此其寒性更强,因此对脾胃虚寒者就会更有伤害。
我们知道脾主土,主运化,脾伤运化不利则水湿聚,所以李时珍说“不癖闷呕恶,即腹冷洞泄
”,皆脾胃之伤。脾胃营卫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伤化源不利,则为营卫气血赖之以化生,再加之痰湿水饮,则“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癖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泄,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皆现。所以李时珍对茶评才会如此激烈,这也是他的亲身体会,当然这也有社会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社会对茶推崇至极,以茶代药,盲目认为茶可延年益寿,上至公卿,下至市井,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会饮茶,以至于春茶上市时“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