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很详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初步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以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父亲很快回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最终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 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小悦参加数学考试,因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离开了考场。
  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为了加深印象,他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做错的题目及原因,用来鞭策自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位同学受到了什么挫折?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考试失败的挫折。
  (2)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探究二:P105运用你的经验
  (1) 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 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提示:(1)英语考试失利;老师批评了我;个子小,有些同学经常欺负我。
  (2)“不愉快”事情让我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对于不愉快的事情,我感到失落,遗憾、
难过、愤怒、不满等。面对这些困难和“不愉快”的事情,我能从中汲取力量,努力战胜它。
  知识归纳:
  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探究三:P105探究与分享
  (1) 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 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挫折,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
  提示:(1)我认为都是挫折。女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能实现,对他们的思念是一种挫折感受。“他们不理我,好孤独啊”是挫折。因为我最在乎友谊,朋友关系冷淡,让我心里特别难受。“考砸了,又挨了批评”是挫折。因为没有取得好名次,意味着自己的一次失败,感到挫折。
  (2)校运动会上,我参加3000米比赛,由于摔倒了,我跑了最后一名。我认为是挫折。这时同学们还是为我加油,在他们眼里,我的坚强感动了他们,我就是他们眼里的“第一”。
  知识归纳:2.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④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探究四:P106-107探究分享
  (1) 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
  (2) 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提示:(1)感受:烦恼、沮丧、焦虑、气馁等。
  (2)面对挫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知识归纳: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挫折的双重影响)
  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②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④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第二目 发掘生命的力量
  发掘生命力量的原因
  探究五:P107探究分享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探究六:P108探究分享
  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
  探究七: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材料一 20XX年,刘翔在新浪微博发布微博,正式宣布退役。他在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的长微博中写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谁都会遇到挫折,但是不要放弃,只要勇敢去做。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唯有不懈努力,我将带着运动生涯中所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去再次飞翔。
  材料二 刘翔在退役仪式上发言说:”跑道上的10个栏架让我不舍,我个人职业生涯中,从来
没有退缩过、逃避过、害怕过,始终尽我所能去挑战、去拼搏,虽然不是每一次梦想都能成为现实,但追求梦想的过程,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刘翔在微博中和退役仪式上的表白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微博加载失败
  ①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知识归纳:
  1.如何面对挫折
  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品质。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的最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④关心、帮助他人。向处境不利的人们提供帮助,可以让眼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有了这项专长,你自然就自信心大增,耐挫力也就增强了。
  3.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同样,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我们生命的力量,增强我们生命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在挫折面前才越发有韧性,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四、课外拓展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生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五、当堂演练
  1.“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 A )
  A.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D.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2.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遭遇了人生挫折,应该( A )
  ①善于调整心态,正视挫折 ②学会自我安慰,顺其自然
  ③强调客观因素,自暴自弃 ④保持乐观态度,勇于应对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人生如同调味瓶,酸甜苦辣伴你行。万事难尽遂人愿,何不高歌去探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生活中只有挫折,没有欢乐 B.我们不应该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
  C.挫折越多越好 D.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坦然面对挫折,积极进取
  4.小平在上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难度加大,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成绩下降了,老师对他的表扬也越来越少,因此,他整日闷闷不乐。小平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有( B )
  ①冷静分析原因,准战胜挫折的突破口 ②面对挫折急躁不安,一蹶不振
  ③主动寻求家长或朋友的帮助 ④承认挫折,任其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她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她没有消沉,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靠学习盲文,以优越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五种文字,出版了14部著作。这说明( A )
  A.面对挫折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B.有挫折就会有成功,不经历挫折的人不会成才
  C.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D.只有伟人才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
  6.张海迪说:“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这启示我们不管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要( C )
  A.处处为自己着想,一切为了自己的幸福快乐 B.处处为他人着想,完全不要考虑个人利益
  C.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 D.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
  7.一位老农养着一匹老马。一天,老马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坑,发出一声声哀鸣。望着深坑里的老伙计,老农痛心而无奈,他知道自己无力救出老马,但又不忍心它因痛苦而死,于是
决定往坑里填土,尽快结束老马的生命。
  当老农开始往深坑里填土时,老马吓坏了,但几乎在同时,老马又镇定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它都用力抖掉,然后踩着投下来的土往上走一点。不知过了多久,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老马终于安全回到了地面。原来是埋葬它的泥土,最终却拯救了它。
  (1)故事中的老马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老马临危不惧,坚持不懈,把埋葬自己的土抖落到脚下,并踩着这些土走出了深坑。
  (2)这则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①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
  ②面对挫折,我们要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挖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挫折是可以战胜的,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识,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来战胜挫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难免有挫折,要正确认识挫折;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挫折和面对挫折的方法
  分析:初一的学生生活阅历少,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足;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悦纳挫折的必然性,理解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的重要性,懂得积极战胜挫折的方法,并乐于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震撼人心,里约残奥会美丽瞬间
  【教师点拨】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不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残奥会的每一位选手都有着一段遭遇,一个故事,一种坚韧,一种拼搏自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面对挫折的勇气,这种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加震撼人心。
  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和追寻答案。
  【新课讲授】
  环节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正确认识挫折
  【展示情景】美丽与磨难
  学校组织春游,我捉了两只小虫子带回家喂养它们。一段时间后,它们结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们的蜕皮,真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结蛹的状态更是“死去活来”----它们用丝将自己缚在树叶上,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快死了,谁料过了几个小时,蛹壳的各部分突然破裂崩解,它们的身体竟然变得又大又鲜艳。将近四个星期的喂养,起初两只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毛毛虫,变成了两个肥肥胖胖的蛹。最后,羽化成两只体态窈窕、彩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走了。
  原来,美丽诞生于磨难。
  【问题】读完这则小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提升】蝴蝶的蜕变历经痛苦,美丽诞生于磨难。我们的人生依然如此,生活中难免有挫折,挫折具有必然性。正如纪伯伦所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不能到达黎明。”
  环节二:及时调整自己 勇于面对挫折
  【展示情景】中国“单腿骑士”梁贵华
  4岁时由于意外左腿肢体残疾,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梁贵华学会了游泳和骑自行车。18岁开始学习专业自行车。20XX伦敦残奥会梁贵华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并在里约成功卫冕。梁贵华说:“我们不能改变命运给我们的不幸,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一点,乐观一点,其实生活的路可以更宽广。我只有一条腿,但是我与你们一样,坚强地站着。”
  【讨论】梁贵华的经历和人生态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点拨提升】梁贵华遭遇断腿的巨大挫折,却始终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并取得了成功。他在启示我们,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财富。
  【教师讲解】
  【教师点拨提升】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人们的挫折认知不同,就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反应。面对挫折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积极应对挫折,会将挫折转化为成功的契机;消极应对挫折,只会导致自暴自弃的状态,最终走向失败。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因此,请同学们面对生活考验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环节三: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游戏时间】平板支撑
  规则:三位同学比一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温馨提示:同学们的守纪与配合是快乐的保证
  【游戏后的访谈】1.你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
  2.你是依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教师点拨提升】同学们体验了做平板支撑过程,体力上的消耗,心理上的煎熬。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坚持,自我激励和同伴的鼓励坚持下来,甚至突破了自己以往做平板支撑的极限。这都说明,我们有能力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1.发掘自身力量,自强不息
  【展示情景】
  梁贵华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用坚强的内心,开阔的视野和有力的右腿,支撑起他的梦想。单腿的缺陷没有击倒他,他学会了单腿行走、游泳和骑自行车;身体残疾没有让他对生活形成依赖,父母打工,他为弟弟煮饭,负责接送妹妹上下课;残酷的训练没有让他退却,在训练场地表温度高达48摄氏度的南京,他每一堂训练课都咬紧牙关,坚持骑完全程。生活让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笑对人生。
  【讨论】梁贵华是如何战胜挫折的?
  【教师点拨提升】梁贵华充满梦想,自立自强,坚强而顽强,有着笑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自强不息,积极战胜挫折。
  【智海拾贝】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教师点拨提升】我们可以勇敢面对挫折,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积极战胜挫折。
  2.借助外力寻求帮助
  【问题】深度思考:摘金是梁贵华一个人的奋斗成果吗?
  【展示图片】教练和队友悉心照顾和帮助梁贵华的画面
  【教师点拨提升】摘金不是梁贵华一个人的奋斗成果!梁贵华有教练刘光锦的引导和帮助,赛场上教练为梁贵华做提示;有来自队友的帮助;有亲人的关怀和陪伴;更有对手的激励。因此,面对困难、挫折和考验,我们不要孤军奋战,要学会借助外力寻求帮助。
  【展示情景】师者,如父如母!
  作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往往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付出更多艰辛。除了传授本领,他们中有许多人为师如父母。当运动员生活不便,他们要寸步不离地贴身照顾;当运动员丧失生活信心,他们要及时耐心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赛场上,他们又始终陪伴左右。“师者,如父如母”,这是残奥赛场上最温暖的画面,感染着每一个人。
  【教师点拨提升】每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很多人的帮助,让我们致敬冠军背后的英雄,常怀感恩之心。
  【课堂小结】
  【教学升华】
  视频欣赏:每个挫折都有它的意义
  人生难免有挫折。请相信:当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请悦纳挫折,勇于面对它,积极战胜它;请豁达且乐观地看待人生,增强生命的韧性,做生活的强者。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优点
  1.教学设计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本教学设计选择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例——里约残奥会中国“单腿骑士”梁贵华作为情景,贴近生活。以梁贵华的事例为主线,进行深入的分析,事例运用充分,条理清晰。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知行统一,重在实践。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课上通过讨论和游戏体验拼等活动,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认识、体验增强生命韧性的意义和方法。
  3.注重学生在情景和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不足
  1.对学生游戏环节的组织能力待提高。
  2.课堂提问的质量待提高。
  (三)改进策略
  1.学生在游戏环节非常活跃,需要老师更好地引导,以保证良好的参与秩序,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2.课堂提问要注意指向的明确性,设问简洁,避免封闭式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