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一、独特时空环境下的对敌斗争
“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狱中斗争题材的小说。作品描写解放前夕重庆城市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以及“渣滓洞” “白公馆”的对敌斗争场面,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要取得胜利关头, 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杀。作品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二、塑造了一大批革命英雄相
安详稳重、视死如归的江;深沉老练的职业革命家许云峰;埋头为党工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岗;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经住了烈火考验的刘思扬;站在红岩上舍身掩护突围的齐晓轩;长期潜伏、忍辱装疯的华子良智勇双全的双老太婆,等等。
在他们身上,崇高的革命理想、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威武不屈的革命意志都缘于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从而张显出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彩。
三、意识形态对立的两个世界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朝气蓬勃与行将就木,在针锋相对中完成了革命英烈形象的崇高化、圣洁化和敌对形象的丑化、恶魔化。
如,以江、许云峰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徐鹏飞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较量场景,表现出完全对立的精神气质:前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后者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垂死挣扎、穷凶极恶。
附: 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一、关于浩然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自学成才,1949年开始写作。“写农民,给农民写”“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踏实代言人”是他誓言和奋斗目标。因此,雷达说他是“有人民意识的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诗体小说《西沙儿女》等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浩然时代”。
二、《艳阳天》主要故事内容
1956年秋,东山坞合作社民兵排长肖长春带领众与党支书兼社主任马之悦的错误进行斗争,
马被降职。在新任支书兼社主任肖长春的领导下,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小麦丰收。1957年整风时,在李乡长的保护下马之悦煽动闹土地分红,妄图搞垮农业社;勾结地主马小辫杀害肖的独生子;肖长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经过斗争,终于将混进党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马之悦揪了出来
三、《金光大道》主要故事内容
土改后,芳草地的农民在高大泉领导下,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互助组。暗藏的反革命范克明采用了种种方法进行破坏。高大泉力克艰难针锋相对,并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夺取了斗争的初步胜利。
1953年春,在支书兼社长高大泉领导下,决心改造涝洼地。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范克明,乘闹水灾之机,哄抬粮价。高大泉连夜冒雨把余粮运到市场,稳住了粮价,并在众支持下,揪出范克明。
第五章 当代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当代散文承袭解放区的散文创作,已经没有现代文学时期抒写情感、心绪的小品文和真正意
义的杂文,风行一时是往往是歌颂时代精神与紧密配合具体社会政治任务的作品。直到1960年代初,出现了一段抒情散文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作家,如杨朔、刘白羽、吴伯箫、峻青、碧野、方纪、秦牧、柯蓝、郭风等。还出现了一些杂文栏目,如北京《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1961—1964)、《北京晚报》副刊“五土”,发表了一些敢说真话,论题比较尖锐的杂文。
“”时期的散文可以说是大一统的“大批判”文章,完全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直到“”结束,传统现实主义的回归思潮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特的散文创作,如以徐迟、黄宗英、钱钢、李延国为代表的报告文学;以巴金、杨降、韦君宜、季羡林为代表的反思散文;以余秋雨、贾平凹、史铁生、周涛、马丽华、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化散文。
一阶段 第一节 刘白羽《长江三日》
刘白羽(1916—2005)是我国当代文学重要的散文作家,《长江三日》是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在1961年的《人民文学》。
主要内容:
游记记录了作者从重庆出发经三峡到武汉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天,中午十二时乘“江津”号启程,江轮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景,一路思绪。水天、山峦、云雾,电光浑然一体。作者感到“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到奉节已经是第二天的微明时刻。
第二天,作者记录了从清晨到正午经过三峡的情景,这是游记最精彩处。
写瞿塘峡:灰蒙蒙的山峦,气象雄浑;悬崖绝壁,气势雄奇;万水奔腾,气魄雄伟;云雾、蓝天、浮云、峭壁、山峰、巨崖,如入仙境。
写巫峡:用了 “阳光”、“雾”、“云”、“霞”等景物,并用了动词来彰显景物由静变动,使景物刚柔一体。然后写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并用比喻把十二峰的诗意之美进行了概括。
写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作者借景物引出优美的传说,给全文独具匠心的构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天早晨,去武汉的途中,宁静宽阔的长江给予作者无限的遐想。长江三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同作家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交融在了一起,使作品充满着一种时代精神,
战斗激情和英雄光彩。
二、突出时代审美价值的游记散文
刘白羽在创作这篇散文时,中国正在经历极端艰难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文学作为时代的主流声音,这篇游记所倾力营造的“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主题,正是时代所要求的。作者用彩笔描绘长江两岸壮丽的风光,把自身感受以奔放的激情来进行点染,既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又表达热爱生活的情怀。显而易见的是游记具有煽情性,它对于我国人民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度过难关,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斗志的作用。
第二节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一、产生的历史机缘
1976年10月“”结束,新时期开始。那是一个拨乱反正,百废待新的年代,中国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规划,激起了全国人民尊重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热情。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1977年深秋,一次偶然的听闻,让《人民文学》编辑部决定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于是,请了当时很在影响的老诗人徐迟(1914—1996)先生来完成这项工
作。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经过一番梳理、思索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完成。
二、主要内容
陈景润是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在“”中不为乱世所扰,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离最后解答“1+1”只有一步之遥,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陈景润从小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从中学数学老师那里得知了“哥德巴赫猜想”,就有了对数学特别的爱好和兴趣。后来他考上了夏门大学数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中学教书,由于他的性格和多病使他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工作。1957年,中科院数学所华罗庚慧眼识才,让陈景润进入了中科院数学所,致力于攻克“哥德巴德猜想”。1966年,陈景润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在中科院《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证明了“1+2”。由于,陈景润是用手工演算的,其证明过程极其繁琐,论文写了200多页,要最后能够得到国际认同,还有许多演算和证明要简化。这时,“”爆发了。“”时期像陈景润这样的只顾读书的知识分子是被视为“白专”典型,受到压制和批判。于是,陈景润在环境压迫、生活条件极差、多种疾病缠身、只有六个平米的连桌子都没有的屋子里,依靠煤油灯照明进行着最后的努力。
这一次的修改是一个演算方法的重新设置。1972年,陈景润改进了古老的筛法,完整优美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改进了1966年的论文。1973年,《中国科学》杂志正式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科学攀登的成功,带给陈景润的却是疾病严重、生命垂危。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陈景润的疾病得到了救治,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三、陈景润的形象塑造
陈景润是建国以后不可多得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典型。他性格内向、孤僻自闭,体弱多病,对生活无所知也不所求。误解、歧视、诽谤、扭曲,像影子一样缠绕着他,而他只在自己喜爱并痴狂和迷恋的数学王国里自我陶醉。这个外相愚拙木讷、性格坚韧、个性鲜明的读书人的生命价值,是在与变态和荒唐的特殊年代的比照中得以显现的。
四、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这篇报告文学对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是把纯数学这种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科学知识通过简洁的描述,让普通读者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了解,激发了全
国人民懂科学、爱科学的时代热情。其次,作为报告文学它是写人、记事为主体的文学形式,其诗化的叙述语言、生动感人的情节设置以及对知识分子的重新肯定等,勇敢地突破了“”十年强加于文艺的种种条框,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的意义和价值,使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能够与小说、诗歌、戏剧一起比肩发展,很快形成了一波报告文学热。
巴金《随想录》
一、关于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著名作家。1927—1928年留学法国,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灭亡》,引起轰动。1949年以前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雷》)、《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寒夜》等。新时期写出了150篇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即《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巴金:“我把这五本《随想录》当作我这一生的收支总帐。”文艺界评价: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
三、《随想录》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
首先,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验,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对“”进行反思,被评论界誉为黄宗英“讲真话的书”其次,作品充满作家的自省意识和忏悔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忏悔录”第三,在艺术上,写法不拘一格,追求无技巧”的境界,自由地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经典篇章
《一颗桃核的喜剧》指出“”实际上是一出喜剧、闹剧。《谈<望乡>》指出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是不是要青年人培养成没有性程序的机器人。第四篇《“结婚”》、第五篇《怀念萧珊》(1979)和《再忆萧珊》,对逝去妻子的怀念之情。
五、评价
在《怀念胡风》一文中,他说: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
在谈到路翎时,他又说:历史不能让人随意编造,沉默妨碍不了真话的流传,泼到他身上的不公平的污水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为了那些“违心之论”我绝不能宽恕自己。
面对巴金老人的这些文字,人们禁不住要想起鲁迅,想起他为了民族的进步严厉自我解剖的崇高精神,想起他借“狂人”之口所说,“我”不仅“被吃”,也参与“吃人”的深度反省。
著名评论家刘再复曾这样盛赞巴金的“自审”精神:巴金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具有高度的道义水平和良知水平,是一种真正的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最感人的作家的使命感,这种精神使他的晚年有一个伟大的完成。可以说,他晚年创作的这些现代散文,是“五四”以来继鲁迅的杂文之后我国最杰出的现代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出现的又一座高峰。这些散文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十年浩劫中的眼泪所凝聚的晶品,是中国知识分子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获得的文化报偿。
余秋雨《废墟》
一、余秋雨和文化散文
余秋雨(1946— ),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家。1980年代末,在《收获》杂志辟“文化苦旅”专栏,陆续发表他在各地庄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后续集为散文集《文化苦旅》(1992)。后又在《收获》开设“山居笔记”专栏,撰写了一组谈
论历史文化的散文。评论界将这两组散文称为“大灵魂、大气派、大内涵、大境界”的文化散文。余秋雨因此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独领风骚。《废墟》是《文化苦旅》中的一篇。
二、《废墟》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