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大二上
一、填空
1、五六十年代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
14、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一)十七年文学
(1)第一届文代会1949.7.2——1949.7.19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首先根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文艺思想,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方向和道路;其次,这次文代会是我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
(2)第二届文代会1953.9.23——1953.10.6在北京召开。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第二届文代会的突出成就,不仅在于它确定了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而且在于它对“左”倾教条主义在文艺上的影响,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批判。
(3)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①电影《武训传》的导演是孙瑜,主演是赵丹。
②《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俞平伯,修改后重新出版《红楼梦简论》,对此首先提出批判的是山东大学的李希凡,字蓝翎。
2、十七年的诗歌
(1)十七年的诗歌浪潮有:颂歌浪潮——干预生活诗歌浪潮——民歌浪潮——政治抒情诗创作浪潮。
(2)颂歌浪潮主要分为祖国颂、英雄颂、“建设之歌”和“新生活颂歌”。
①祖国颂: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我想念我的祖国》、田间《天安门》
②英雄颂:未央《祖国,我回来了》、《,给我吧》、《驰过燃烧的村庄》
③“建设之歌”和“新生活颂歌”:田间《马头琴歌集》、闻 捷《天山牧歌》、《河边》
(2)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代表有郭小川和贺敬之,代表作品有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甘蔗林——青纱帐》、《望星空》,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
①郭小川的诗歌创作概况:A、第一阶段1955~1956组诗《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B、第二阶段1957~1959《将军三部曲》、《一个和八个》、《望星空》和“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C、第三阶段60年代《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D、第四阶段后期《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②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概况:A、抒情短诗。这类作品一般是表现他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三门峡》、《梳妆台》等。B、长篇政治抒情诗。主要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3)闻捷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诗人,1956年出版的第一部抒情诗集《天山牧歌》是代表他的诗歌风格并产生影响的诗集。这部诗集收入了《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畔》﹑《水兵的心》﹑《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等组诗和叙事诗《哈萨克牧民夜送“千里驹”》。其中,最受好评的是两组爱情诗《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除此以外,闻捷还有叙述长诗《复仇的火焰》
3、十七年散文
(1)十七年时期散文的作家作品。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冰心——《樱花赞》
巴人——《况钟的笔》
碧野——《天山景物记》
川岛——《记重印游仙窟》
邓拓——《燕山夜话》
何为——《第二次考试》
峻青——《欧行书简》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养花》
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
陶承——《我的一家》、
唐弢——《“言论老生”》
钦文——《鉴湖风景如画》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老师》
万全——《搪瓷茶缸》
陈昌奉——《跟随长征》
曹靖华——《花》、《好似春燕第一枝》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丰子恺——《缘缘堂续笔》、《南颖访问记》、
《庐山面目》、《上天都》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黄宗英——《小丫扛大旗》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窑洞风景》、《歌声》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魏钢焰——《船夫曲》
徐开垒——《竞赛》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姚雪垠——《惠泉吃茶记》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端木蕻良——《传说》
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王石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
(2)十七年时期散文三大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①杨 朔:诗化散文(自我置换型)——《香山红叶》、《茶花赋》、《荔枝蜜》、《亚洲日出》、《海市》
②刘白羽:政论性散文(自我膨胀型)——《长江三日》、《红玛瑙》、《日出》、《樱花漫记》、《平明小札》、《冬日草》
③秦 牧:知识散文(自我替代型)——《社稷坛抒情》、《土地》
(3)①秦牧,原名林觉夫,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选》,散文集《花城》黄宗英、《潮汐和船》,散文自选集《长河浪花集》(代表了他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中篇小说《黄金海岸》,文艺理论集《艺海拾贝》,童话《巨手》等。
②秦牧知识小品的风格是幽默的笔锋和对人生的体悟
(4)吴伯箫,当代教育家、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集《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他的散文中写得最好的是一组延安生活“回忆”之作,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窑洞风景》、《歌声》四篇作品就分别从衣、食、住和精神生活方面对延安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回忆
4、十七年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的作家作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