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学生只要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
  每位教师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要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上。
  2.关注教育教学效益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再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益的“奉献”,因为这种意义上的“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更多的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主张科学的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没有有效教学。
  5.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
  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6.有效教学也有一套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选择。譬如:课程开发的基本功、教学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的基本功等等。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杨九俊先生在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活动做报告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江苏省2006年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仪式在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举行,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这里发布的,就是是根据博客“桂子留香”主人的记录整理稿编辑处理的文档。
(一)讨论有效教学的视角:
人的一生是发展的,要有终身教育的思想,不要用模子套一个人,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明天、后天的发展,要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改变以往的灌输、反复操练,学习就是训练,而学习是人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和发展的过程,要考虑时间和空间要素,班级授课制的组织要素,教学效率的追求,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理论视角,都应该站在思想、理论的制高点。有很多问题是孤立的看法。
现在课改有三种视角:
一种是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前高小都是精英教育。这个转型有很多问题。根本的转变是:从学生适应学校到学校适应学生。
二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十六大提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没有到位。要从关注学生的当下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三是素质教育的思想。马上要召开全国教育会议,主题还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已经猖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教育观要从科学主义转向人文主义,什么是课程观,从制度型号转向创生型。学习观,从知识学习转向生命发展,学习是生命内涵的充实和扩展。
(二)什么叫有效教学?
在三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有效教学有四个要素:
1.时间要素:一节课而言
2.空间要素:课堂,但不仅是教室。
3.班级授课制。
4.效率追求。
投入产出要成比例。
一、学生主动地参与。学生是否主动。
二、教学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有的教师目标很随意。
三、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
四、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五、有合适的学习方式。
六、知识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七、有一种清晰的反馈。
八、有迁移和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三)三维目标:
分开是不对的,是整体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
知识能重要。新课程不要知识,谁也没说这个话。要讨论是真知识还是假知识。比如说:柳斌讲:外孙
女,外婆给我三个,买了……。打电话给语法专家划分句式,六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他们都强调要语法。
旧的知识观和新的知识观。新的知识是广意的。
语文学科有一部分知识是可以言传的,有一部分是不可以言传,只能意会的。没有掌握的是可能言传。黄宗英写文章,没有文法,但写得一样的。说省略号省两个点、有时六个点、有时八个点,印出来都是六个点,她很恼火。
语言学家的文章高中学生都不喜欢读。缺乏灵动的东西。
知识是条件化的,还是非条件化的。条件化是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在情境中就是活的。
能力:
最重要的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
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于过程:
从单一到综合。有共性有个性。有个性有合作。从课内到课外。从形成到优化。
强调三个问题:要让所有学生参与活动,要照顾不同的学生,要发展个性。
黄宗英例《无字词典》:请同学联系生活的经验说什么是骄阳似火。环节没有问题,但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参与活动。
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是层次性,作业是弹性,设置一些阶梯性问题,如:在书上出写哥白尼学术价值的词语。    不改变这个词语的意思,改变词序来说。
怎么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例:从高等教育的视角看高中数学。孙维刚。思维超前于老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
穿靴戴帽的现象。例:插花:统一祖国、祖国欣欣向荣
1.人格影响,生活态度。教师本身成为学生常读常新的经典。教师要乐观、开朗。引用诗意:普希金全篇洋溢着对生活的微笑。于是,俄罗斯的青年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希望孩子在我们这里感受到生活的微笑。
2.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怎么能真正地尊重学生。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例:光头。每年艾滋日,有人剃光头募捐。移民会这样吓孩子: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回去(指国内)
3.应该体现学校文化,班级文化。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它,精神文化就会倒
4.体现在学科的科学体系。对体现世界观和……
5.体现在教科书的人文内涵。
6.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例处理:3+5=6
语文学科当中要达到三重情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花团锦簇
三维中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四)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要能够有效,要强调设计的有效性。
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对文本和内容要吃透,理解。如果有什么不满足,就是备课不够。对文本的特点体会不够。第一要有进入文本的方法,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第二是达到要求:通体透明,形神兼备。有一句话让人受益:“要把文本玩得像做烧饼师傅手上的面团。”第三:关注陌生感。文本陌生的地方要有一种敏感。陌生的地方就是教学有味道的地方。如果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带来陌生的东西,他们会成长得很快。
第二问题是怎么教?建议:一要有统筹的观点,首先要考虑是一节课一节课中的一节课,要有单元意识,整本书的意识,年段的意识。要整体地认识教学对象。二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差异,了解学生情感方面独特的背景。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内容有了,要有好的表达形
式,什么方式最好,要看所要教学的内容、情境是否符合。四是要整合资源。
怎么创造情境?怎么设置学生的活动?如果都考虑就有新课程的特征。要考虑预设与生成,给动态生成留有空间。有关注动态生成是二次生成。应该有两次生成:第一次能超越文本,超越教案,是一种生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生成。认为李吉林在备好课的时候,第一次已经生成了。课堂绝大部分生成是早就预设的。
第三个问题:要有一种洗课的意思(这几年反复强调)。课前的洗课,如同洗菜、洗衣服,去掉不需要的东西,提高课堂的效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等,都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和思考。
第四个问题:哪些可以不教?一定要有一个意识,不教什么。一定要学会忍痛割爱。该讲那些,追求一种简单、丰满、统一。
第五个问题:
我们的有效教学,要追求一种思维文化。课堂要有足够的思维含量。有几个要点:要在问题情境当中学习。是建构知识的基础。
思维五步:一是情境;二是问题;三是假设。四是推断;五是检测。也可以概括为三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理解:什么叫思维?就是思考理解。第一步要有一个知识平台,有一个知识基础。要建构一个理解的知识体系;二是要养成自觉理解的习惯。第三步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要认真研究和提问。李吉林说要打倒两座山,提问山,习题山。提问要提一串问题,要考虑问题的整体性,要注意三个度:要有强度,要有价值,一定不要所有孩子举手。要有思维的坡度。三是思维的清晰度。要思考自己的问题,也要想学生如何想这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强调三点:一要坚持方向性。大的方向一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二是让公开课回归常态。要成为常态的一部分,防止做假。三是要教学评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方面。  特别强调的是不要做假。说我们的公开课漂亮的就像“假”的。
如果用一句话说:就说有效思维。  有效思维是一个载体,装载的是知识,
建立一个反思性的教学评价的体系。评价的指标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结合。
建议各个学校把评价体系进行修改。让老师参与。
建议要使学校的团队成为专业发展的团队。
建议每个教师每个学年来一次二次备课,二次上课。
第七个问题:教学要素  1、讲解  这要有一种风格,学过不讲,学不会不讲,学的会不就讲;2、提问  思维要有三个度,强度、陡度、清晰度,训练提问技巧;3、语言  精确、精练、精彩;4、节奏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有浅入深,张弛有度,过度自然。
第八个问题:教师  态度的改善、行为的改变
第九个问题:教学评价  评价的方向性,按新课程理念评价,公开课应在常态上讨论,认真研究一节好课的标准。我理解的有三条:基础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情感内化的深度。
(反思性的评价体系,拓宽反思途径)
第十个问题  教学管理  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创新教育常规(光着膀子穿西装,要有衬衫、领带)
彭钢的评价是:心中有理论,口中无术语,课堂教学有思维含量,入户其内,出户其外,通体透明。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杨九俊先生在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活动做报告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江苏省2006年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仪式在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举行,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这里发布的,就是是根据博客“桂子留香”主人的记录整理稿编辑处理的文档。
(一)讨论有效教学的视角:
人的一生是发展的,要有终身教育的思想,不要用模子套一个人,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明天、后天的发
展,要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改变以往的灌输、反复操练,学习就是训练,而学习是人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和发展的过程,要考虑时间和空间要素,班级授课制的组织要素,教学效率的追求,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理论视角,都应该站在思想、理论的制高点。有很多问题是孤立的看法。
现在课改有三种视角:
一种是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前高小都是精英教育。这个转型有很多问题。根本的转变是:从学生适应学校到学校适应学生。
二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十六大提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