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舞作品《牛背摇篮》的分析
作者:念云华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0期
【摘要】三人舞《牛背摇篮》以质朴的精神内涵、独特的艺术表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舞蹈人。本文主要从《牛背摇篮》的创作背景、题材的选择、表达手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三人舞结构方式及《牛背摇篮》的结构方式,以朴永光先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的结构方式进行切入,核心探讨力的表层与深层的关系。
【关键词】《牛背摇篮》;题材;表达手法;结构
一、作品概述
牛背是婴儿的摇篮,是生命的毡房,孕育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托起了高原的太阳。
《牛背摇篮》表现了一个藏族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儿与两头牦牛之间的玩耍与情感的交织,通过作品中几个富有形象性和代表性的造型及动作,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三个对象之间的对话
舞的结构性的情感表达;表现着小女孩的形象和牦牛的形象作为桥梁来传递藏族最本真的思想感情,通过两个个性的形象对比产生出了藏族的性格,从而将藏族舞蹈的风格性淋淋尽致的表现。《牛背摇篮》还属于一种意象型的抒情舞,例如作品中女孩躺在牛背上或坐在牛臂上摇摆仿佛是在蓝天白云下的青藏高原那白雪皑皑、耗牛成的特定的环境中。
以小姑娘为核心,作品生动地表现了她与“牦牛”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天冷了,牛背即是火塘;瞌睡了,牛背即是温床;孤独了,牦牛即是伙伴;高兴了,与牛共欢舞。她依靠着牦牛,依赖着牦牛,信任着牦牛,爱着牦牛。牦牛的背是她人生的第一堂课,也是她眺望前往的基石。
二、创作背景、取材及手法
(一)创作背景
舞蹈《牛背摇篮》创作始于1996年,从苏自红老师1978年跨进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创作之路到《牛背摇篮》这个藏族三人舞作品的问世也有着18个年头的生活体验与积累。艺术创作应是从生活启动,“取精用宏、厚积薄发”,把对于生活中素材的撷取沉淀和积累成一种艺
术的、审美的特殊内涵。《牛背摇篮》创作灵感就像是苏老师在家乡青海玉树体验的生活与心灵发生了碰撞,进发出绚丽的艺术火花。
(二)取材
该作品的舞蹈动作素材主要取自于藏区流传的“卓”舞。“卓舞”在藏语中被称为“腰鼓舞”。“卓”意为吉祥,一般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开场、谢幕时表演。“卓舞”在藏语中被称为“腰鼓舞”。卓舞作为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一门比较特殊的艺术,也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项目之一。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逢重大节日,当地农牧民都有跳卓舞的习俗。卓舞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民间舞,卓与伊一样,同是由众人参与的集体舞,圆圈式舞蹈队形,节奏先慢后快,但风格迥然不同.卓的唱词曲调低沉缓慢,庄重饱满,动律沉重有力,动作大,节奏慢,如双臂的舒展、腿脚的起落,都要悠然缓慢地进行,落脚无声却非常有力,所以卓的舞姿显得异常刚健豪放,气势磅礴,展示了舞蹈艺术的阳刚之美。
由于卓舞的这一特点,玉树、称多等县的卓均由男性表演,只有囊歉一带有男女合舞的现象,舞蹈节奏和旋律也显得相对开朗、激情澎湃,很有朝气。卓舞集动作、韵律、技巧、节奏于一身,各方面相互协调、高度统一,因难见巧,魅力无限。
(三)表现手法
牦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塑造,因此,也就给情感的交流留下了特别的空间和特别的方式。“牦牛”和“伙伴”,两种角在舞蹈中时常转换,也就产生无限的妙趣。这拟人化的“牛背”与“摇篮”,因小姑娘的特别“感受”,而产生了特别的艺术味道,其中的关系十分自然、巧妙。这正是作品最让人心动的地方。
三、舞蹈结构分析
(一)舞蹈的结构定义
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编导塑造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艺术手段。在艺术构思时必须考虑如何把一系列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情绪等分别主次、轻重、繁简、先后,合理而恰当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规律,又适应一定体裁的要求,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舞蹈和舞剧作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传统式结构,又称戏剧式结构,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即按照情节内容发展的时间顺序渐次展开,作品从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层次递进比较清晰,场次划分也比
较清楚。②时空交错式结构,或称心理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作为安排人物行动、展开情节事件的贯穿线,常采用正叙、倒叙、闪回等手法,把过去、未来与现实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便于在比较短的时间和篇幅里表现较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③篇章式结构。一般是由几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场景和段落组成。整个作品有统一的主题和贯穿性人物,其中每幕、每场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近似于几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和几个篇章组成的组诗。在结构作品时,还应注意:①要服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②要适应不同舞蹈体裁的要求,本身要完整协调;③要尊重和适应民族的艺术欣赏习惯。
(二)三人舞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三人舞的舞蹈结构,突出情节,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对演员的要求需要精致。有一种对话性,还需要舞蹈的构图感,点线面的交织。
第一种结构是纽结式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舞中有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以一个事件(情节)把他们纽结在一起,随着事件的发展,推动着人物的发展,并以大段的舞蹈抒发人物各自不同的情思,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如上海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惊变》,舞中就有
白娘子、许仙、法海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它以喝雄黄酒的情节,把三个人物纽结在一起,法海凶狠地强迫许仙让白娘子喝下雄黄酒,许仙犹豫、痴疑,而白娘子悲痛无力地喝下雄黄酒而现出原形,使许仙惊厥、晕死,法海得到胜利。这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就是被一个事件紧密纽结起来的。这种“纽结式”的结构形式,使作品严谨,人物的情节和性格发展都丝丝入扣,既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又有相互间紧密联系的情节线。这种“纽结式”的结构形式,还有一种表现形态,就是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不甚明显,但也用一个事件(情节)把他们纽结在一起,如战士歌舞团曾创作演出过一个叫《海岛泉边》的三人舞,它表现海、陆、空战士各一人,在泉边洗衣,互相间都要帮助对方,这个三人舞就以帮助洗衣这一情节,把三个人物纽结在一起,海、陆、空三个战士的性格特征并不鲜明,这些人物在作品中的地位几乎是平衡的,在作品中所占的时值、篇幅也大体相同,但三个人物纽结在一起,都能得到充分地表现。作品没有松散的感觉,也不是“三人集体舞。”
第二种结构是衬托式结构。这种三人舞结构形式的作品,近年来较多。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个性格、动作基本相似的人物,衬托一个主要人物,如《金山战鼓》、《鸬鹚号子》、《高山流水》、《红鱼和水草》等节目,都属此一类型。《红鱼和水草》中两支绿的水草衬托着一条红鱼;《鸬鹚号子》中两只黑鸬鹚衬托着一个老渔翁;《金山战鼓》中梁
红玉的一对儿女衬托着梁红玉。这种结构形式,有一人占着作品的主要地位,在情节和动作、造型、画面上都很突出,其他二人则处于陪衬的位置。这种“衬托式”的结构,在情节上似乎比之“纽结式”要简单一些,三个角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处于陪衬地位的两个角之间的情节联系上,也不像“纽结式”那样紧密,但由于有两个基本相似的角陪衬,作品在造型、画面的变化上很丰富,对于主要人物的塑造,显得很有光彩。牛背摇篮正是属于衬托式结构。
(三)《牛背摇篮》结构分析
从隆荫培、徐尔充老师的《舞蹈艺术概论》对舞蹈结构划分看,个人认为《牛背》可从舞蹈的情感结构来进行分析,有着复合性情感结构的特点,是情节和情感交替或交织在一起的产物。同样作品赋予了一种意象化的美,比如日出下出发(时不时在牦牛背上或摇篮荡漾)、欢乐的玩耍、日落回家,这一结构中,出发和回家是情节,欢乐玩耍时情感,前者又对后者做了铺垫。又比如小姑娘和牦牛忙乱的吹火,行为的情节中融合着焦急的情感,并且用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呈现。
从朴永光老师的《舞蹈文化概论》对舞蹈“结构”概念的结构层次上看,《牛背》从内容
角度组织与安排的结构,可分为引子、三段体(A-B-A)、尾声。以下笔者想在三段体结构下展开分析与讨论:
(1)动作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表层为动作的“力”式样,“力”走向,“力”点。深层为情感、心理(性格)。随着凝重、舒缓的音乐响起,例如小女孩儿推开门牵着两头心爱的牦牛儿迎着升起的太阳缓缓前行,其动作形态分别是小女孩胸腰上扬姿态下屈伸交替向前上步,牛儿俯身向下含与弓的姿态下伴着动律前进。表层看其动作‘力’的走向是以躯干为轴心的上下运动,而‘力’点在膝盖上的屈伸动作,‘力’的式样看,在慢速节奏下沉重的直接向前并伴着上下律动的空间下有控制的前进。深层看小女孩的性格是活泼天真的,情感上的心境是平静的,因而‘力’呈现出柔、韧、缓的特征,而牦牛性格应是稳重的,‘力’结构下也显得重、慢。在其鲜明形象对比下与藏族风格特征相融合。
通过上下动律的屈伸向前动作,可得出具象动作到抽象动作的转化,“屈伸前进”这一特定语境中有“走路“意义,放在作品中就转成了一种抒情,这一动作在人物形象呈现出的‘力’结构下有柔、韧和缓、重特点,同时表现出与想象相对应的情感和性格。同时也表达出了3个
对象之间的对话性,小女孩儿好似牵着懒洋洋的两只牛儿陪自己去雪山脚下看,同时又被推开门那一刻远方迎来的自然美景所惊叹。反之,整个意境的呈现是由小女孩和牦牛两种形象的不同性格特点呈现出的一种内心的情感,并化为一种气(呼吸),随着节奏的律动下,由形态或体态表现出藏族的特有的美感。
《牛背摇篮》中还体现出了“造型贯穿法”的编舞手法,如,女孩儿用手托腮的造型的贯穿和变化,以及两位男演员以曲上翘的双臂模拟犀利弯曲的牛角和以上身前倾、双腿大弓步虚构成坚实宽厚的“牛背”的造型贯穿,表现出了鲜明的形象性、性格性和典型性。能代表着一定的情感,并在舞蹈的不同位置再现、贯穿,散发着一种新鲜感。比如小女孩姿态为手左手背托右肘,右手托腮远望的臂部动作,线型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给人的质感是柔和与舒适的。同时,小姑娘使用的力度在延伸的以及轻的质感下配合慢节奏的速度自由的运动着这一舞蹈动作,
(2)意象化的表达
整个的第一段是在一种意境下表现出的,由小女孩和牦牛为主线在性格的鲜明对比下,诉说着心理的一种想象,从而跟着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律动小女孩刻画出天真活泼的天性,
同时拟人化手法下,两位男演员步伐舒缓沉稳,完美刻画出牦牛朴实特重、雄强奔放的天性。
四、小结
舞蹈以粗犷朴实的舞蹈线条、细腻深邃的浓厚情感,通过女孩与牦牛相依相偎的浓烈情感,将藏族人民的高原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将牛人格化、象征性地表现出人与牛的和谐关系,以此展现高原藏族人民内在的精神世界,让人感受到他们粗犷古朴的民族气质,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编导正是通过藏族少女和牦牛形象的拟人化塑造和性格刻画,把牛和人的关系通过艺术的升华,来集中反映藏民族的生活以及他们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
舞蹈的主要手段是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其四个要素分别为动态、动速、动律与动力。动力要素贯穿于动态、动速与动律之中,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编导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中应注重动力这个要素,不仅要注重力的表层,而且更加注重力的深层结构,即人的情感的注重。只要表层与深层高度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的作品,三人舞《牛背摇篮》即是这样动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