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它能展示儿童内心世界,抒发儿童内心感情,是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被儿童接受并喜爱的艺术形式。因此,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光自己会跳好舞蹈,更要提高自己创编儿童舞蹈的能力。但据调查,大部分教师对儿童舞蹈的创编还是感到畏难,面对这种情况,我想根据十几年来的教学创作经验从以下六个方面系统谈谈如何创编儿童舞蹈,使教师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创编儿童舞蹈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一个适合编舞的题材
题材来源于儿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选择题材时,编舞者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随时随地汲取生活的“营养”,天长日久创编思路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二、确定主题
舞蹈作品是由一个核心部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核心就是舞蹈的主题。因此,在儿童舞蹈创编中,主题的确定要明确,不能失掉“主心骨”。可以从以下三类中去获得:
1、以有直接教育意义的、思想性较强的作品为主题,如舞蹈《小猫钓鱼》、《你我他》等。
2、以感受为主、表现性较强的舞蹈为主题,如《洗衣歌》、《采茶舞》等。
3、以审美意义为主、欣赏性较强的作品为主题,如《荷花舞》、《孔雀舞》等。
三、舞蹈结构
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布局,它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
1、开始部分。舞蹈作品中的开头设计好了,能把儿童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吸引到舞蹈的情境中来。
2、发展部分。如舞蹈《孔雀舞》通过缓缓而起的“孔雀漫步”、“孔雀吸水”、“孔雀洗澡”等具有鲜明对比的段落,使舞蹈构成流畅、起伏的情绪发展。
3、高潮部分。如舞蹈《春节序曲》,把高潮部分设计在临近结束处,运用整齐一致的动作
变化、明快渐强的音乐节奏变化、强烈情感的情节变化,将舞蹈推向了高潮。
4、结尾部分。舞蹈的结尾具有总结乐思和结束乐思的作用。好的结尾,能给儿童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如《孔雀舞》的结尾以和开端同样艳丽的“孔雀开屏”画面,前后呼应而结束。
四、选择音乐
舞蹈音乐是为塑造舞蹈主题思想和艺术思想服务的,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则再现了音乐的形象。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表现舞蹈内容。
舞的结构1、音乐要紧扣主题。首先要做到音乐与舞蹈主题内容相符,也就是紧扣主题。选择音乐有两种方法:一是录制好的音乐、磁带和收集成册的歌曲;二是由曲作者进行专门作曲。
2、音乐的形象要鲜明。如歌曲《小松树》、《学做解放军》等,由于语言的提示,使音乐形象显得直观、鲜明,从而能更好地启发编舞者创作的思维。
3、音乐应易于被儿童接受。如《石榴花开》、《郊游》等音乐。
五、设计动作
在舞蹈创编中,舞蹈的动作设计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其基本途径有两种:
1、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动作。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所谓观察生活就是要学会用舞蹈的方法去模仿生活,而舞蹈对生活的模仿统统都是虚拟的。所谓虚拟就是善于从纷繁的生活中抓住―个典型动作,然后把这个动作线条放大,再不断地进行反复变化,动作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如模仿《黑猫警长》中小老鼠不表现尾巴和四肢,只是调动身体的全部能力去表现老鼠尖尖的小嘴“吱吱”叫时的一个形象,动作也就全活了。
2、从音乐形象中捕捉动作。可通过音乐中塑造的形象来捕捉,在设计形象动作时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风格特点,选用适当的动作和舞步。如欢快活泼的音乐,则宜采用跑跳步、小跑步、后踢步、蹦跳步等。
六、排练舞蹈
当前面的程序设计一切就序后,接下来进入了舞蹈合成阶段。这阶段可分四步进行:
1、选择演员。演员的选择是演出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条件是:形象较好,性格开朗,音乐素质较好,动作协调大方,舞姿舒展优美。
2、熟悉作品。编舞者应向演员介绍作品,使演员对舞蹈作品有一个完整印象,明确自己的任务。
3、学习动作。学习动作是中心环节。首先可把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再组合起来,最后加上音乐进行排练,直到将全舞连接起来。
4、舞台合成。合成阶段就是把排练厅中的舞蹈搬上舞台,它包括“走台”、“化妆连排”、“彩排”三个过程。
总之,创编儿童舞蹈是―门有深奥学问的学科。在创编实践中,编舞者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特点和实际水平,把以上所论述的六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探索创编儿童舞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创编出表现儿童、教育儿童并深受儿童欢迎的儿童舞蹈作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