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林外史》中父权体系下的女性意识——以沈琼枝和鲁小为例
发表时间:2019-04-22T15:41:00.2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作者:鲜敏杨雨婷晏国雨
[导读]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本文将以女性角为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女性形象——沈琼枝和鲁小,揭示出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挖掘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她们身上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摘要:《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本文将以女性角为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女性形象——沈琼枝和鲁小,揭示出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挖掘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她们身上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儒林外史;沈琼枝;鲁小;父权制文化;女性意识
引言:
《儒林外史》是我国知名的讽刺小说。它以明代为背景,却旨在反映清代社会、政治的可笑。作者居高临下地关注着整个社会,表现出了一种道德理想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本文将对其中最具特的两位女性——沈琼枝与鲁小进行对比分析,同样作为闺阁小、一代才女,却拥有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追溯其根源,揭示出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影响。
一.父权制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人类文明便开始以男性为尊。男性文化心理的优越感使得他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去营造规划心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往往也是以男性的视角和要求来塑造的。
(一)家庭教育
1.同化的悲剧——鲁小
鲁小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德行温良,才貌出众”①,蘧公孙也对其赏识有加。甚至在蘧太守病重时主动提出去侍疾,“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条,亲戚无不称羡”④。那么鲁小的悲剧又从何而来呢?
鲁小身处闺阁之中,他的父亲鲁编修对她性格、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鲁编修一直是个俗气的人,他对真才实学时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考中功名“若果有学问,为甚不中了去?”⑥这种对科举制度无条件的信任与追崇体现出他的迂腐,也对鲁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叶楚炎教授曾经说过:“当科举不仅仅是几场考试,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与其发生关
系。”⑦鲁编修因无公子,只能把女儿当作儿子,从小让她读《四书》、《五经》。在明知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下,还一味地给鲁小灌输八股文化,“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⑧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鲁小的悲剧也就源于此,一方面醉心于科举的父亲在她的整个人生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父亲为其创造的家庭环境让她深刻地感受到科举制度给她们家带来的实际利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以父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对女性思想建构的重要影响。
2.自主意识的雏形——沈琼枝
相比于鲁小严明的家庭教育,同样生长于读书人之家的沈琼枝所生活的环境就要宽松得多。一来沈琼枝的父亲沈大年是个不得志的寒生,并未从科举中获得实际的好处,只是靠着教书积累了些钱财。二来沈家身处江浙一带,文化种类相对繁杂,让沈父拥有了一个较为开明的意识。他不仅不抑制女儿对诗赋的喜爱,而且尊重女儿的看法,对已定亲的女儿说:“这头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⑨
正是在思想相对开明的父亲与相对自由的家庭观念的影响下,激发了沈琼枝潜在的自我意识,她倾向于
独立选择,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的可能性,甚至已经为了完全的人格而开始斗争。
(二)式微的夫权
沈琼枝与鲁小在不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却用相同的漠视态度对待丈夫。
鲁小最初对丈夫还是有期待的,“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⑩甚至看见蘧公孙不在意八股文章时,还替他开脱。但当她确定蘧公孙无举业之心,认为这些皆是“俗事”时,态度就有了明显的变化。随即放弃了同化夫权,转向对儿子的教育,扮演起“父亲”的角。
反观沈琼枝,她那自由独立的性格,对于夫权,本身就带着不信任。在沈琼枝看来,信任是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是一种变量,是由不信任到产生信任的过程。盐商宋为富一开始就三妻四妾、豪横粗俗,显然不值得托付终生。
由此可见,文中丈夫的影响力与威信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而或强或弱的家庭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夫权的式微。
二.依附与自主:女性自我意识的确立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女性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义务,又能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
从鲁小选择执着科举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注定悲剧。她的爱情也并不纯粹,所以她不得不依附家庭,在方寸之间相夫教子,最终泯然众人,丢失自我。
沈琼枝的个性独立而鲜明,是《儒林外史》中积极寻求幸福婚姻的代表人物。逃离宋府,体现了她对自由以及独立人格的追求。她把独立自主当成获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具有叛逆思想与反抗精神。
《儒林外史》中的对人物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对婚姻的态度都具有很高的现世意义。从鲁小到沈琼枝,体现了从依附到自主的一个
过程。家庭也不应该成为女人的束缚,应为女性提供一种动力与归属,让她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女性形象的创作意义
《儒林外史》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展开的对百年知识分子厄运进行反思和探索的小说,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冰冷地述说着女性的命运,揭示出平淡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内涵。作者讽刺的生命都是真实的,但他却借沈琼枝表达出尊重女性,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由与独立人格的美好意愿,
在对比反衬与悲喜交织中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量与社会意义。
注释
1.①④⑥⑧⑨⑩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版
2.⑦叶楚炎.科举与女性——以明中期至清初的通俗小说为中心[J].首都师范大学报.2009.6):143-145
参考文献杨雨婷个人资料
[1]崔晨.《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周辰琪.紫藤盘绕玫瑰开——论《儒林外史》中两位知识女性形象[J].文教资料,2007(34):37-39.
[3]高慧颖;叶文彦.浅析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气质的建构.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85-88
[4]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