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0作家及其文学现象”
80后作家顾名思义就是80年以后出生的作家,主要指那些文章中伤痕彩比较浓重的青年作家,当然,也有很多正知正见的豪放派作家,和有思想内涵、具有人文关怀的现实派作家。代表性人物有韩寒,李成恩,张一一,沉沙流,夏茗悠,落落,郭敬明,张悦然,水上原子,春树,田禾,周嘉宁,王朝东,孙睿等以及韩寒与郭敬明85后新人如滴呐,韩殇等。其中最受各界关注和推崇的是郭敬明及韩寒,201010月“诺贝尔文学奖”揭幕之际,在强烈的诺贝尔奖情节的驱动下网络忽然风传黄士诚,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入选为中国“文坛四大天王”,组成了一支具有希望劈开中国无缘诺贝尔文学奖魔咒的中国文坛劲旅。
现在,我就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提出我们组一些浅显的理解。
应试教育斗士——韩寒,韩寒的《三重门》让他成为众人的焦点。他满堂红“的成绩傲人的文笔形成太过刺激的对照。而他对目前教育制度不留余地的批判也激怒了所有的“卫士”。其实和韩寒一样的“80后”甚至“90后”们都力挺韩寒,推崇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但家长们的态度就有些矛盾,一方面家长们心里看不惯韩寒那种不羁的叛逆性格,一方面又钦佩韩寒的才华,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像韩寒意义独立思考,自由生活。但韩寒的成功是“特例”,在应试教育下是不
可复制的。
韩寒说过:“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了,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字去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即便如此,目前大学毕业生也远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分数。但我们的课堂反其道而行,培养的不是“高才生”,而是“高分生”。中国教育的路还很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完美人格,并达到磨练意志,激励人生的目的。
张悦然,从14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花城》,《上海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和散文。
张悦然的文字是美的,美的出尘,却还沾染了尘世的烟火,是一个用白皙欣长的手指写文字的美丽女子。她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轻松驾驭文字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灰暗的底中常常透着不经意得似乎是信手拈来的诙谐幽默。张悦然的文字是能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的,笔墨轻松挥过,男人和女人的心里瞬间就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平常的文字呗张悦然的笔铺排过,就变得灵动鲜活起来,比喻也是与众不同而又贴切合理的。
作为一个80后作家,张悦然却表示不喜欢“80后”这个称谓。这不难理解,但凡有个性之人必不可能喜欢由共性而来的结论。回顾张悦然所有的小说创作,包括早期的短篇小说《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誓鸟》等,都以诡异而妖推艳著称。当然,其中不乏年轻人特有的激烈,张悦然被许多读者推为最擅长描写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思想感情变化的女作家,其中作品始终流露着一种执着的关怀,关乎成长的幸福与残酷,关乎情感的挣扎和抉择,关乎人性的善良与卑劣,关乎灵魂的堕落与救赎。正如莫言所说:“张悦然的小说价值在于: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心理成长的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理极为相称的真实,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向往什么……都能在她的小说中到答案。”
而在80后作家中最为成功的或许是郭敬明。他也是80后作家,年龄虽小,却担当出版社总编辑;他是天娱的艺人,拥有大批粉丝;他是将自己成功营销的商人,曾两次荣登福布斯榜。他是精神领袖,同样是实在的商人,他在十年之内成功转型,从一位优秀作家变身优秀商人,然而他从成名至今,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抄袭事件”,几乎成为他身上的多种标签之一。但是这一由名利欲望驱使而造成的生命污点,并没有遮蔽他的光芒。
其实,如果将郭敬明界定为一个作家,显然过于草率,对于今天的郭敬明,撇开先入为主的
偏见,形式上的道德审判,既是公众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也彰显社会的包容与进步。相信郭敬明会用更加优秀的作品来证明自己。
80后作家还有很多,本文并未一一列举。读者同样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