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美食和习俗
    关于春节的美食和习俗(精选)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喧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以下是我预备的关于春节的美食和习俗,欢迎参考。
    春节的传统美食
    1、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行。饺子有很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旧珍视饺子的最重要缘由。
    2、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广州家常小吃的一种,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成蔬菜即可。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兴奋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预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快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款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聚圆。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非常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颖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
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由于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5、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春卷
传统小吃    春卷是过年时餐桌上一道不行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有迎春喜庆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
    6、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由于流行于广东地区,因此也是广东油器的一种。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7、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如银黄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另有老北京传统老字号以“年糕钱”为名。
    8、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围炉
    在福建和台湾地区,过年许多家庭要吃围炉,围炉是火锅的一种形式,守岁跨年之时,家人围炉而坐,桌子中间一般会放一盆火锅,大家边谈天边吃,气氛热喧闹闹,沸腾的火锅寓意红红火火,参与围炉的人,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围炉中的`每一样菜也都有特别寓意,比如鸡象征“吉利如意”,鱼象征“年年有余”,萝卜象征“好彩头”等等。
    9、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盆菜
    在广东和香港地区,有一种传统的美食就是“盆菜”,许多家庭多年的时候全家人只做一盆菜,里面摆上各种丰富的食材,由鸡、鸭、鱼、肉、虾、蚝、贝、腐竹、萝卜、香菇、等十几种原料组成,不同的家庭做法也都不一样,盆菜里面的肉都是提前制作好的,用煎、炸、
烧、煮、焖、卤等多种加工方式把肉和菜做熟,然后依次摆入大盆中,一家人围着一个大盆,象征着“一团和气”,把全部食物全部摆入盆中,而且要摆满,最好溢出来,象征着“盆满钵满”,寓意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盆菜里的食物也比较有讲究,“鸡”寓意“吉利如意”,“鱼”寓意“年年有余”,“蚝”寓意“豪气冲天”,“鲍鱼”寓意“招财进宝”等等。
    10、春节传统特美食有哪些:花馍
    北方人宠爱面食,过年除了吃饺子,还要蒸许多好看的“花馍”,花馍的样式都是比较吉利的,也展现了许多人制作面食的精湛手艺。一般家庭也要蒸各种花样的枣花馍,摆上桌不仅好看,还有美妙的寓意。
    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岁”的最终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终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聚饭、守岁等习俗,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聚、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遗忘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全部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久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设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挨次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妙期盼。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奇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特地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