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研究之四:陶渊明系陶侃曾孙但非嫡系
                施长斌
    陶渊明的身世,因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棵柳树,因以为号焉”而扑朔迷离。千余年来,对陶渊明的身世虽然一直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他是陶侃的曾孙;以陶渊明而自豪的“浔阳陶”、“五柳堂陶”,多以长沙公陶侃为祖,但陶侃支下与陶渊明的关系纷杂,以至于连鄱阳湖周边的宜丰、九江、星子等地,对陶渊明的父亲出现了陶回、陶敏、陶逸等多种说法。而据考证,陶渊明与陶侃是宗亲,但非嫡亲;陶渊明也可以说是陶侃曾孙,但非嫡系。
    一、说陶渊明不是陶侃嫡系曾孙,有可靠的族谱记载脉络。
    姑孰大地古称丹杨(阳),是陶姓望族居住地,也是“丹阳陶”之所在,汉陶谦、陶敦,晋陶回及陶侃的爷爷陶同都是“丹阳人”。
    据《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人物传记载:十七世元亮公是“一三公子,字渊明,入宋名潜····其次嗣复居横山。”十六世“一三公”是“茂公长子、侃公孙,名失考,官姿城太守···”而“元
亮公”人物传记中却又说陶渊明“自以祖侃公,为晋室辅,耻复屈身后代”。查阅该谱世系图发现:陶回长子陶汪的两个儿子为“十三、十四”、陶回次子陶陋(渌)的儿子是“一五”,后面同辈人中还有“二八”、“八八”等序次的记录,也就是说陶回长孙、陶汪长子“十三”就是 “一三”。由此看来,陶渊明的父亲本是陶回的嫡孙“一三”,陶渊明本应是陶回的曾孙,因故“自以祖侃公”,陶渊明归到了长沙公陶侃的支下。
    《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是一部可信度较高的族谱。首先,这是一个由宋代大学士李纲(1139年)、吏部尚书王岳(1176年)、太师刘杲(1176年)、状元文天祥(1256年),明代大中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祝銮(1539年),清代翰林院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黄钺(1826年)等题写序跋的望族族谱。南宋文天祥在该谱《陶氏重修谱谍序》中写道:陶姓子孙“族繁,散徙各郡,九江、豫章、河南、长沙、闽、浙、徽歙、蓝山等处···迁徙甚多,难以悉举,唯姑孰横山一支,旧谱中有可据者录之”。民国五年该谱续修时,当地文人、清末优廪生江杏春在谱序中又说:姑孰陶氏“洪杨之乱后,诸陶谱皆失次,而思成堂之谱则又独完”。可见,《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历经千年免遭战乱破坏而延续完好。其次,《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以汉陶舍为一世祖,源远流长,谱系完整,不仅有陶谦、陶侃、陶回、陶渊明、陶弘景、陶安等历代陶姓名人的人物传记,还收录了陶侃、陶渊明、陶弘景、
陶安等人与当地有关的部分诗文。第三,姑孰大地有陶谦、陶敦、陶基、陶璜等众多陶渊明的家族祖坟及大量族亲、后人,谱中还明确记载陶渊明“次嗣复居姑孰之横山”,姑孰横山(古衡山、古南岳)也是陶渊明的隐居地(另文)。
    陶回与陶侃的关系也印证了族谱记载的可能性。从谱系中得知,陶侃系陶谦亲侄儿陶敦(陶谅之子)的五世孙,而陶回系陶谦堂侄陶基(陶讃之子)的五世孙,两人系同辈。从两人并肩作战,平定苏峻叛乱等史实(见《晋书》及地方府县志)来看,符合中国古代“家族兵”、“打仗亲兄弟”的常情。陶侃祖父陶同(陶敦孙)由丹阳迁居鄱阳,陶侃的父亲又从鄱阳迁居浔阳。而陶回因平叛有功被封为“康乐侯”,后来,陶回长子、陶渊明的爷爷陶汪又继嗣爵位。“康乐”也就是后来的江西宜丰,这便有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的由来(另据史料记载,公元382年“康乐”被封给了谢玄;也就是说,陶渊明在世时、至少在382年前,陶家已经失去了康乐封地)。《九江府志》、《宜丰县志》、宜丰及姑孰陶氏族谱中,都有陶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的相关记载。
    陶渊明对子女的起名习惯,更像陶回一支的后人。从《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谱系中不难看出,陶渊明对其子俨、俟、份、佚、佟的命名习惯,与陶回一支“一三公”祖上陶讃(
谦、谅)、陶玑(璜)、陶衍(湮、淑、清···)、陶缙(即抗,绥、緮、绘···)、陶回(向)、陶汪(渌)等,同辈人偏旁部首一致的命名习惯相同,而与陶侃一支相对有差异。
    另外,唐代颜真卿在《咏陶渊明》诗中也有陶渊明“自以公相后”的说法。与《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中陶渊明“自以祖侃公”的记载相一致。当代朱光潜研究后也认为陶渊明“是否是陶侃的后人固有问题,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
    当然,陶渊明系东晋名士孟嘉的外孙,而孟嘉系陶侃的女婿(见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从这个层面来说,陶渊明也属陶侃的曾孙辈。谱系中说他“自以”侃公为祖,对陶渊明与陶侃、陶回、孟嘉等人的关系来说,内外都不违反辈份,符合常理。
    二、说陶渊明不是陶侃的嫡系曾孙,在陶渊明诗文中也有依据。
    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写陶侃、孟嘉、陶渊明的关系时,对孟嘉娶“陶侃第十女”、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等写得明确,却并未提及陶侃系其“先祖”或“曾祖”的字样,反而不像对孟嘉“君讳嘉”那样避讳,而直呼“陶侃”之名。可见陶侃与陶渊明并非嫡传,否则应尊而讳名。(陶渊明写此文时,应该还没“自以祖侃公”)
    再看陶渊明的《赠长沙公并序》一文,则更加明确地印证了陶渊明不是陶侃嫡系曾孙。文中陶渊明写道:“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同源分流,人易世疏”。很显然,陶渊明与“长沙公”为一族,且祖上同出大司马。不少人理解“大司马”是指陶侃,其实应当另有所指(始祖陶舍——也曾任司马)。如果此“大司马”是指陶侃,那么,作为“陶侃嫡系曾孙”的陶渊明,与这个“长沙公”(陶延寿)尚在三、四世之内,还没出“五服”,应当称“一家”(亲)而非“为族”(远),也不可能“世疏”,更不可能“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三、  陶渊明父亲的多种说法,事出有因。
    首先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很显然,陶渊明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哪里人?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削宗”或其他不光彩的事),需要隐瞒。所以,他“在宋名潜”(“潜”,隐藏的意思)。后来因陶侃族系一支从“丹阳陶”分出,在浔阳“允构斯堂”另立祠堂(见《赠长沙公并序》),开创“浔阳陶”,所以陶渊明“自以”侃公为祖,而靠到了陶侃支下。
    关于江西宜丰县志、《秀溪陶氏族谱》说陶渊明的父亲是康乐侯陶回,是因为陶渊明是陶
回之后、“康乐侯”之子。由于《晋书》和宜丰的地方府县志都记载陶回“因功,封康乐侯”,后代在旧谱丢失、续修族谱时,忽视了陶回长子陶汪嗣爵(见姑孰地方府县志及族谱),正常情况下陶汪长子“一三”也顺理嗣爵(因故削爵,不久康乐被封给了谢玄),而把陶渊明系陶回之后、康乐侯之子,误以为是康乐侯陶回之子;把本应与陶侃同辈的陶回,错成了陶茂之子、陶侃之孙。
    关于有的族谱说陶渊明父亲是陶敏、有的族谱说陶渊明父亲是陶逸。从相关族谱分析,陶敏、陶逸及“一三公”,其实就是一个人。据《姑孰(思成堂)陶氏族谱》记载:“一三公”是“茂公长子、侃公孙,名失考,官姿城太守···”,《姑孰(昭德堂)陶氏宗谱》世系载:“一三公,茂公长子,为姿城太守,配孟嘉四女,后孟嘉又以第五女许配公弟骈公”。而姑孰(五柳堂)陶氏族谱说陶渊明父亲陶敏系茂公子、姿城太守,陶渊明次子陶俟之后的《黟南陶氏族谱》世系载:陶茂四子“四世祖敏公,即史逸,娶孟嘉第四女,生子一,曰渊明 ”。江西彭泽定山、星子栗里、宜丰新溪、湖南、重庆等地陶氏族谱,都说陶渊明父亲是陶敏、茂公子、姿城太守。如果像以上各种族谱所说,陶渊明父亲是陶茂的儿子、姿城太守,那么“一三公”应该就是“敏公”,而敏公“即史逸”(《黟南陶氏族谱》),于是“陶敏”又演变成了“陶逸”。“逸”与“潜”都具有“隐藏”之意,这与陶汪的弟弟“陶陋、陶隐、陶无忌”似乎又存在着
内在的联系。因此,陶渊明自己出于某种原因,说自己“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后人对陶渊明的父亲出现了陶回、“一三”、陶敏、陶逸等多种说法。
综上所述,陶渊明应该是晋陶回嫡系曾孙,陶侃侄曾孙和外曾孙;陶渊明的父亲“陶敏”与“陶逸”、“一三”应该就是一人,而“一三”、“十三”则是其族亲兄弟之间的排行。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道教及汉族民间所信奉的神祗。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创始者。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
陶氏古今名人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陶舍自济阴从汉王,后以功封开封侯,子陶青袭爵,汉文帝时任御史大夫、丞相,参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裔孙陶睢,于元鼎五年(前112陶渊明号年)以酹金失侯。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始诏复家。
陶青9世孙陶敦,京县(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人,于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被征召,后为少府。顺帝即位,陶敦以翊戴功为司空(正一品,位列三公,相当现在主管法院检察院一方面的)
陶弘景13世祖陶超,汉末渡江,始居丹阳。《当涂县志》云:汉征君陶超墓在小朝山边。陶弘景8世祖陶基,吴时为交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级别),子陶璜,于晋时仍为交州牧,开发越南中、北部起了巨大作用,璜封宛陵侯。子威、淑。威子绥,四世五牧交州达80年,恩威并孚。后柳宗元有铭曰:“汉光中兴,马援雄绝域之志;晋武一统,陶璜布殊俗之恩。恩随德成,功与时并。”
台临陶氏出于陶侃21世孙陶儒(字述之,号柴桑),唐天二年(905年)进士,为严州太守(三军总司令,相当现在的市长,徙台州太守.
陶侃259334),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全国最高军事长官,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三军总司令,相当现在的市长。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
都督八州诸军事。
陶渊明:字元亮(365427),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他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曾经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由于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束,就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在农村中过躬耕隐居生活。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长于诗文辞赋。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告诫情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