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反思:孔融让梨与分粥制度
经典反思:孔融让梨与分粥制度
重读“孔融让梨”的故事,忽然想起了分粥制度。
作为传统蒙学的最重要读本,《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让一代一代的幼童接受了道德的感化和教育。
孔融让梨短小故事
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作为孔子的后人,所以,孔少爷小小年纪一出口,就“语惊四座”,他的这一事迹还被写入了《后汉书·孔融传》。不过可惜的是,孔融也许是太聪明了,最后的下场其实并不好。
《三字经》中的这六个字,关键是“让”,而且这个“让”还有个前提:“能”。也就是说,在涉及利益纠纷、财富分配的问题上,“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儒家是希望社会形成一种“你让我让大家让”的风气的。但是事实上,我们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是有私心杂念的,所以在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我到底“能不能让”,还要进一步考虑在什么情况下能让,比如我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利益纠纷能“让”吗?利益纠纷多大的情况下我能让呢?这一切仅仅指望通过接受教育就可以解决,似乎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了。孔融四岁就懂得“让”,确实不简单不容易。这当然可以说明,儒家的教育,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按照儒家的的观念,小人重利益,君子重大义,所谓大义者,即仁义也。仁,当然包含了太深刻的含义,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个社会个体,都要明确自己的位置(社会地位),按照既定的礼节和规范,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从而实现家族和谐,国家,天下太平。
我们不妨把“孔融让梨”解读为一个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故事,“让梨”者,“让利也”。财富的分配与财富的积累(生产)同样重要,中国传统社会在财富的分配问题上,一直没有到一种好的制度来解决,要么是“杀富济贫”(暴力革命),要么是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要“克己复礼”。儒家喜欢从个人的修养上入手,而不屑于从外在的制度上改进。一堆梨子,几个孩子怎么分呢?在孔融家里,分梨子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客观标准,比如说,谁可以先拿,谁必须最后一个拿;一个人只能拿一个,谁也不准多拿;如果发生了争执,由谁来主持公道?当然最好的结果的,梨子数量足够多,大家皆大欢喜,有的吃也有的拿,既不会起争执,也无须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上做楷模。反过来想想,孔融是因为“能让梨”而“青史留名”了,但是这种礼
让是否也会置他人于不义呢?你拿了一个最小的,暂时牺牲一点蝇头小利,可却得了一个大大的好名声,“这个小朋友心机怎么这么了得啊。”这种“能让”会不会埋下更深的隐患呢?
按照儒家的教育观,一个人需要从“修身”入手,“吾日三省吾身”,只要养成了这样的好品性,一切社会矛盾和纠纷就可以消弭于无形之中了。所以,要解决贪污腐败的问题,还是要从教育上入手。可是我们却忘记了,人是复杂的,孔融是可以教育好的,但是未必他的兄弟们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孔融在“梨子”面前能够挡得住诱惑,可是在更大的利益面前能否仍然坚持住呢?教育这个工具,只对部分人有效,也只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句话确实是说出了真相。大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都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即使每天读《论语》,背《三字经》,抄《弟子规》,也未必有效啊,关键时候还是会露出丑陋人性丑陋的尾巴的。
同样,在“分梨子”的问题上,西方文化背景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分粥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就说明了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故事中,这个团队通过一次一次的试错,发挥了聪明才智,通过多次博弈,最后到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人是不能离开团队生活的,但是每一个人又难以避免其私心(欲望),如果我们承认追求自己的利益是符合人的天性,同时又要防止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最后导致团队的毁灭,那么我们就要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协商,选择一种合适的制度来规约每个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其实就是制度的不断改进。
孔融让梨, 在美国居然是反面教材,值得深思!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导子女礼仪谦让的典范。但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呢?
以下是美国某中文学校的中文班里——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的讨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