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的观后感
《无双》的观后感
《无双》的观后感1
这两年我看过的港片都异常激烈,一部是《追龙》,另一部就是今天要聊的《无双》。
说它很激烈,因为音响特别嘈杂,坐在电影院里像坐在迪厅里一样,吵的我头疼。这样激烈的电影,根本无法让我注意力集中,时不时让我想到: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看这样一部电影。
但我并没有说它不好看,在今年我所看过的电影里,它实属上乘。
看电影对于我的用处之一就是我可以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忘却生活中的烦恼,让我投身电影中的情节中,或令人愉快,或让人悲伤。如果恰好遇到一部好电影,在终场后的一段日子里,想起其中的情节或画面,还可以唏嘘感慨或会心一笑。
但是,看完《无双》,感觉像看了一场空前盛大的演出,但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就像那些百元美钞,我从来没有见过。
突然觉得我像吃多了肉向往青菜一样,厌倦了虚假的繁荣,只想一些平凡但真实的东西来看。哪怕它看起来很闷呢。
《无双》的观后感2
刚刚看完电影《无双》,还是有些小小激动的,所以匆忙写下几笔。
作为一个犯罪题材影片,这个故事在前半部分竟拍出了文艺片的气质。青年男女的恋爱、异国的打拼、名利的诱惑、艰难的抉择,一切都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节奏,甚至有点些微的沉闷。沉闷得我在朋友里还发了几个,点评了一下发哥的英雄垂暮、城仔的炉火纯青,也八卦了下张静初愈发精致、不知是否有整容的嫌疑?
然而加拿大警察的出现,以及彼时香港女督察与这位同行的暗生情愫,却让我放弃了中的调侃,转而专心盯紧了大银幕。这个线条的加入,使我意识到,这部发哥、城仔两大影帝加盟的电影,绝不会如此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几个男女,一定在这惊天大案中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果然,当所有人都发现上当了的时候,郭富城才暴露出他的凶残本质,与他前半部分的唯唯诺诺书生形象判若两人。
而当加拿大骑警惨遭不测,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位香港何姓女督察出场以来一直以短发示人,而且冷若冰
霜。
至于一人分饰两角的张静初,才真正配得上“炉火纯青”四个字。在这个片子里,她秀身材,也大秀演技。
在几乎每一部犯罪题材电影里,几乎都有张静初饰演的秀清这个角:弱势的女人,被男主角救过,从此死心塌地,但在最后还是发现自己只是男主角的玩物、替代品或者工具,于是万念俱灰,选择与男主角同归于尽。
角是相同的,演法却各有各的精彩。
张静初的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她把一个陈旧的设计,演出了新意;她把一个俗套的角,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她保释郭富城时的高贵冷艳,让我惊讶于她的蜕变;然而这种惊讶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很快,她又在镜头前展现了她与郭富城激情之后的妖娆;这种妖娆给人的视觉冲击尚未平息,她在了解郭富城将其视为替代品之后的绝望,却真正让观者叹为观止了——她点燃一支烟,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嘴里喃喃道:好,特别好。声音极轻又极脆,轻地像魂在飞,脆得像心在碎。
总之,这是一部好戏,不愧为今年国庆档的票房赢家。
《无双》的观后感3
1. 剧情引人入胜
整体看下来觉得伏笔太多,但是剧情还是清晰的,所以感觉这个故事的剧情引人入胜。整个故事比较独特,是不看电影很难遇到的那种。
2. 周润发,郭富城演技精湛
一想到郭富城52岁,周润发63岁就觉得他们的生命还在持续的绽放精彩。在表演上似乎又回到了上个世纪的状态,丝毫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年龄,反而是觉得好入戏。
3. 不仅值得二刷,续集必然会出
由于主角的讲述引入了人格分裂的多层盗梦空间,所以想要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呼应式伏笔需要把部分剧情和细节看很多遍。同时即便是看清楚剧情里的
细节,很多地方编剧还是留下了多版本的可能性开放式空间。感觉因为可能性很多,它推出第二部,第三部都极有可能。当然作为观众也是非常期待。
整部片子看起来里面讲到的一个方法论很受启发: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做到极致就会做得比真的还好。回想很多渴望通过移动互联网知识社变现的人,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做到极致的自己的作品。没有达到极致就不足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头部资源和市场的认可与付费。想要知识变现只能是梦一场。
回到我自己身上,目前自己业余主要做的就是有声书的产品。但是并没有做到极致,甚至可以说只是在入门阶段。看了这部影片,我意识到即使是录音这样一件小事,也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到极致的。比如规范产品制作流程的白皮书,以及给新主播推荐相应的录音设备,维护和经营好和作者的关系,在技术参数等设置上提供标准。这些都是通过反思如何做到极致后需要在后期改善和改变的地方。
另一个启发就是真假的标准是什么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特别是在人造产品这个层面。于是想到在学习这个层面,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都是无法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主动学习,即便是目前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有时间就去学习吧,因为学习和不学习时间都会过去,如果时间过去了,你没有因为学习而增加更多的技能的话,那么这个时间的利用效率就会大幅下降。
整部影片还有一个特就是耐人寻味。就好像每一个画面都似曾相识,但又有了新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想着马上再重新细细品味一番。我想这就是好电影的特质吧,目测这部电影会在今年拿奖无数。具体到对我们个人的帮助,我觉得是需要整理影片中打动你的那些金句。想想看打动你的这些金句是在哪
些点和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你觉得说得好有道理,内心酣畅淋漓茅塞顿开。这些金句会让你想起过往的那些经历或经验,最理想的是把这个思考的过程写下来,我想会成为一篇不错的文章,欢迎你可以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无双》的观后感4
每个人都想要上天堂,但没有人愿意死。
一个声音说:天堂是美好的,我应该上天堂;另一个声音说:生活是美好的,我不能死。
两个都是我们的真实想法,但是…只有死了才能上天堂。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并非只有一个自我。
你说的是哪个我
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中提到过一个细思极恐的实验
一个小男孩患有癫痫,医生为了切断左右脑之间的连接。脑科学家将这个小男孩作为实验对象。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半球,各有分工:左脑控制右边的身体,右脑控制左边的身体;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等功能,右脑则主要负责形象思维相关的功能[注2]。
实验人员首先问这个小男孩,你长大了之后想做什么?小男孩(的左脑)回答说——我想当制图员。
为什么说是小男孩的左脑在回答呢?因为右脑不会说话,而且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切断。制图员,是小男孩左脑的理想。
之后实验人员问了同样的问题,但换了方式:
郭富城把问题写在一张字条上,并且遮住小男孩的右眼,让他用左眼看这个问题。然后给了他很多带字母的卡片,让他用卡片拼出自己的答案。这次他的答案是——赛车手。
一个声音说:当制图员吧,工作稳定,没有危险;另一个声音说:当赛车手吧,又酷又刺激,多棒啊!
要知道他只是有癫痫,并没有什么精神疾病。这个实验说明,大脑中本来就不只有一个自我,只不过正常人的大脑中,信息可以充分交流,总有一个声音最终胜出,做出反应。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些重要选择,可能会纠结,可能会进退两难。但我们最终总会选择其一,做出决定。
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对这个选择,这个决定后悔了呢?如果我们对做出选择的那个自我,心生厌恶了呢?
这就是最近热映的电影《无双》想要探讨的问题。
逃避责任的自我剥离
之前的文章《什么是好的垄断》中提到过:有选择必有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高代价。
电影里有一段台词是点睛之笔,正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代价;就算你现在说不想要了,也还是要付出!
我们的主角面临一系列的选择,换句话说,他需要付出一系列代价。
想要成功么,想要配得上你爱的人么?那就把你画的画卖出去,卖很多很多钱,成为世界闻名的画家。
没人买么?想要体验画画的快乐么?那就帮我作假,临摹大师的作品卖钱。
想要钱么?那就跟我们一起印,一起干掉对手,一起林弹雨。
选择 = 获得 + 成本
每一个获得都是那么诱人,让他憧憬,于是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但每一项成本又都是那么高昂,让他害怕,于是他在回过神后拒绝付出。
不,我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前途的艺术家。总有一天我会成功,会有很多人高价买我的画。我会住上大别墅,衣着光鲜,喝最名贵的红酒,在最有名的画廊办个人展览,我为什么要干违法的事?
什么?杀人?我这样的老实人,看到别人拿都会害怕,听到响都哆嗦,怎么可能会杀人!只有为了最爱的人,我才会鼓起勇气冲入险境。我不会为了赚钱冒这样的风险,就算有人拿指着我也不行!
什么?失去心爱的人,却拿别人当替身?不可能,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做不到。
可你分明都做了,一步一步地越陷越深,做的时候,你的脸上甚至还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不不不,这肯定是另外一个人!都是他拉我下水,都是他自作主张,都是他逼我、骗我、误导我……才会发生这么多可怕的事。
可你分明在羡慕他的敢爱敢恨,雷厉风行,你时刻都想要变成他。
不,我可以给他一个名字,一个身份,一张脸。
别傻了,他就是你自己,你所厌恶的那个自己。
这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挣扎:人不总是理性的,总会在诱惑面前做自己清醒时不会做的事。可以一生小心
谨慎不做这样的事(比如老实人),或者做了之后承担责任,又或干脆放弃良知(比如连环杀手),都能达到自洽和平衡。
但如果良心未泯,又不愿承担应有的代价,那就只好否定自我,想要把那个自我剥离出去,就要受到最深的煎熬。
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是珍珠。其他的印、杀人、剧情反转,都不过是装珍珠的盒子。说来说去都是人性,演来演去都是内心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