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②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中,你觉得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B. 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C.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D. 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5)当阿长把《山海经》买来给作者时,作者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如果你是作者,会对阿长说些什么呢?   
【答案】 (1)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我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看见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比作遇到霹雳一般,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受到的强烈震动,“我”被阿长深深打动了,表现“我”当时激动、敬佩、感激等复杂的心情。
(3)①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或敬佩与感激)。 
②朴实,善良,关爱孩子(答两点即可)
(4)B
(5)有创意,表达清楚流畅,情感真挚。 
【解析】【分析】(1)阿长问我,“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是“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何况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作者觉得与她多说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霹雳”运用比喻修辞,和词语“震悚”一起表现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和感激之情。
(3)①根据“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可知,阿长的神力在何处。这句话是作者对阿长的高度评价,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②根据未选入文本中的阿长让我过年吃福橘的小事可知,阿长其实是很爱我的,只是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难以接受罢了,正是因为阿长对我的关爱,不想让我失望,所以才会不辞辛苦为我买为这本书,表现了她的善良和朴实。
(4)“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不准确,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只是听到作者经常说起,是模仿作者声音的,因此不是表现阿长的无知,故选B。
(5)理解作者对绘图的《山海经》渴念,理解作者对长妈妈买《山海经》的不抱希望和得知长妈妈买来《山海经》的惊讶与感激揣摩即可。
故答案为:⑴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我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看见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比作遇到霹雳一般,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受到的强烈震动,“我”被阿长深深打动了,表现“我”当时激动、敬佩、感激等复杂的心情。
⑶①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或敬佩与感激)。 ②朴实,善良,关爱孩子(答两点即可)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⑷B;
⑸有创意,表达清楚流畅,情感真挚。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落实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读懂要求,按照要求到得答题的区域,仔细分析关键语句,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考生要按照要求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语句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注意运用常用的答题模式。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熟读文章,到答题的范围,仔细分析语句及内容,从而得出答案。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⑸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考生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对人物的情感进行表达,要注意表达要清楚流畅,情感要真切。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东方人偏爱“孙悟空”
王玥娇
    似乎是为了应景,猴年还没开始,猴急的人们就已经有些闹腾,先是央视春晚发布的吉祥物“康康”因为太丑被疯狂吐槽,接着是“帮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众呼声惊天动地。因猴子而起的任何风波都可以理解,毕竟十二生肖里很难出第二个与人类如此相像的动物了。
    在中国,猴子可以成为众多动物中格外不同的那一个,得益于明代小说《西游记》。有人将这部作品总结为一个关于秩序的故事,托孙悟空的福,猴子因此成为秩序挑战者的化身,它们生性顽劣、无视规则,就如同五月天在《孙悟空》里唱的那句:“齐天大圣是我,谁能奈何了我?”
    在古人看来,猴子有奇效。在马厩中养一只猴子,能帮助发现马病,防止瘟疫扩散,孙悟空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就被认为取自“避马瘟”的谐音。
    除了中国,还有一些东方国家为猴子封“圣”。印度有只神猴哈奴曼,比孙悟空早诞生一千多年,和悟空一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但它拥有四张脸、八只手,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中,他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完全是英勇的化身。胡适考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大圣的原型取自于此。
    泰国则直接赋予“孙悟空”门神属性,春节时,不少泰国华人会把“大圣灵符”请回家并高高地贴在门前,祈盼齐天大圣保佑自己全家平安、身体健康。日本有不少“猴子”主题的神社,其中最著名的是号称“天下第一猴子神社”的日吉神社,猴子作为“山神的使者”,雕像林立。
    日本人对猴子的偏爱,还体现在漫画上。受《西游记》影响颇深的日本漫画,创造过无数个“孙悟空”。
    《我的孙悟空》出自创作了阿童木的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之手,极具个人情怀。这部作品画风超萌,但比起猴子,他笔下的“孙悟空”似乎更像米老鼠。另一部影响巨大的同主题漫画是《七龙珠》,主角赛亚人一身的肌肉线条,在外型上不到猴子的任何影子,但不守规矩、无法无天的“内核”是相通的。
    “哆啦A梦之父”藤子·F·不二雄笔下的“孙悟空”完美展现了漫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他让一个男孩穿着猴子样式的太空服坐时光机回到过去拯救三藏法师,并表示这个男孩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脑洞值得表扬,但“孙悟空”的造型基本等同于“长毛版大雄”。
(选自杂志《博客天下》,有删改)
【链接一】古籍《白虎通》的说法:“猴,候也。”猴子看到人设置机关诱捕,就登高四望、等着中途截获猎物,因此得名。猴子聪明、机警、善于应变,不少少数民族将此物种视作祖先,《西藏王统记》里的神话认为,藏人的先祖就是由猕猴变来的。
在民间故事中,猴大多被塑造成巧用智慧的形象。成语“火中取栗”出自于法国拉·封丹的寓言故事《猴子与猫》,猴子花言巧语诱使猫从火中取栗,结果栗子被猴享用,而猫爪的毛却被火烧秃。
【链接二】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其吉祥寓意与“侯”有关。“侯”是中国古代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由于“猴”与“侯”谐音,猴的形象通常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背着另一只猴子,取“辈辈封侯”之意。
【链接三】“猴赛雷”是广东话“好犀利”的谐音,在猴年成为网络流行语。但在汉语表达里带“猴”的词语很多含贬义。如“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沐猴而冠”指猴子穿衣戴帽装
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还有“猴子偷瓜——连滚带爬”“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等俗语,都带贬义。
英语世界中的猴子几乎没有正面形象,带monkey的词组大多关于戏谑或危险。《美国俚语历史辞典》中用monkey on my back来表达芒刺在背,后来演变为对某事上瘾,尤指毒瘾;想说耍花招、搞鬼,就用monkey business;make a monkey out of则代表让某人出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