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五篇
大家都知道,全面脱贫攻坚是202X年的“重头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那些脱贫故事吧!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202X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选五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一)
“在这里,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将来挣钱补贴家里。”到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的第二年,来自宁夏固原的母得余感遭到前所未有的期望。
202X年,国务院提出实行技能脱贫专项行动,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这一年,闽宁协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订式成立,这是两地“造血式扶贫”的又一成果。
“到另一片土地成长”
建档立卡贫苦户、哥哥残疾、一家七口靠两亩地和父亲打零工坚持生活——在走出大山之前,母得余的生活被打上深深的“贫困”烙印。
两年前初中毕业时,他陷入迷茫,一度不想连续读书。偶然得知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在校学习不要钱,还包实习就业”,他在父母和班主任的鼓励下,果断报名,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原州分校采取“1+1+1”的培养模式:1年在宁夏原州学习,1年在福州飞毛腿技师学院总校学习,1年在飞毛腿集团实习。
202X年5月,母得余由学校安排乘火车来到福州。那是他第一次独自远行到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在来福州的火车上,每经过一个城市我都在想,这里是福州吗?三十多个小时,我几乎没怎么睡觉。”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大桥、轮船……在母得余看来,这里符合他对“大城市”的一切想象,就连湿润的气候,在他眼里都带着诗意的美好。
来福州第一年,他边上课,边挣钱补贴家用。当年暑假,他在飞毛腿集团当电池操作员,两个月共拿到5100元实习工资。他自己留下1000元,将剩下的钱寄回家,那是他第一次给父母寄钱。
如今,母得余正在准备考取中级电工证,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他对自己的技能颇为自信,春节回家,他已经可以帮父亲修理割草机。
“走进大山,为了让他们走出大山”
飞毛腿技师学院由飞毛腿集团投资建设,是福建省第一所由企业办学的技师学院。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大潮中,这所技校承当了技能扶贫的重要任务。
在远方结局“要让学生走出大山,需要自己先走进大山”,原州分校校长方德榕深谙此理。去年夏天,他和同事驱车前往大山深处,挨家挨户访问宣传。
“在寨科乡招生时,山路曲折,车开不进村里,是学生骑电动车将我领回家里的。”让方德榕颇感意外的是,尽管交通闭塞,但这些孩子对知识充满期望,在听闻招生政策后,20多个学生主动报名,今年6月,他们已经和其他学生一起乘包机来到福州,开启了两年的学习生活。
邵兵个人资料“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目前有320人预报名,这些学生都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方德榕说,随着技能扶贫的成效初显,学校在当地名声已经越来越响。尽管如此,他
仍打算连续访问当地贫困户,招收更多贫困学生。
“我们为原州学生免去了3年学费,同时承当他们学习期间‘衣食住行’的全部费用,学校每年为每名学生开支很多于1万元。”飞毛腿技师学院常务院长唐大强说,为了除去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集团公司尽可能免除学生费用,同时投入资金用于原州分校的翻新改造,两年间投入资金到达400万元。
202X年,原州分校计划再投入800万元,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00名,增设两个专业,并在当地建设相干专业的实验室。
“我们还计划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规模成熟后会转移到固原工业园区,奉献当地税收。”方德榕说。
“一技在身,不怕贫困压顶”
“我想学成之后一份好工作,能养活自己,为父母养老,照管哥哥,让他们过得好一点。”对今年只有18岁的母得余来说,未来图景正渐渐展开。
南宁旅游景点“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终究要凭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说,“技能扶贫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
202X年7月毕业后,他打算留在飞毛腿集团就业。到时,他可以拿到每个月不低于4000元的工资。
一望无际的近义词母得余代表了一批宁夏学员的想法,未来,他们中许多人将留在工厂,实现就业。据介绍,近三年,飞毛腿公司共接收宁夏固原籍人员108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14人,占总人数的75%。
韩庚 金希澈为了让异乡求学的学子有更好的就业环境,福建省人社部门还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将宁夏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劳动力纳入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畴,务工就业时给予同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唐大强说,“扶贫工作不是一挥而就的,许多原州老百姓也需要技术、职业方面的帮助。对我们来说,技能扶贫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而眼下,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让这些孩子掌控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学技,全家脱贫”。
“我们从事职业教育,传授技能的同时,也想传递一种精神,期望我们能为社会多做奉献,让贫困山区的学生靠技能脱贫,一起走上小康的道路。”在唐大强看来,今后还会有更多来自山区的孩子,借着闽宁对口帮扶的春风,在福建实现自己的求学和就业梦。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二)
黑豹乐队主唱夏日的宁夏中部,云淡风轻,山塬上的柠条随风起舞。“这是高蛋白,营养价值很高,用来养羊事半功倍。”5月25日,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兴奋地告知记者,村里建设的柠条加工厂开始正式运营了。
曾记畔村是一个僻远山村,没有一寸水浇地,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曾经,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里,大部分村民穷得叮当响,贫困就像大石,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很多村民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背井离乡,异地谋生。
但朱玉国却守在村里,立志改变贫困面貌。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肯定为全国首批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这是一次重要机遇。”朱玉国说,在曾记畔村,很多村民的祖上曾经做过生意,很多人骨子里仍保存着勤劳致富的传统。
国家拨付给曾记畔村20万元扶贫互助启动资金,朱玉国屡次召集村委会听取各方意见,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资金。此前,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以“输血”为主。习惯了“白给”的村民听说用这个钱还要还,一时没法接受。他们说:“过去给了就不往回要了,这个不仅要还,还要入股、收利息。”
扶贫先扶志。朱玉国意识到,脱贫第一要解决的是动力问题,要从根子里,让贫困众从以前“站墙根、晒太阳,等救济睡着吃”的观念变为“靠双手干着吃”。朱玉国大胆尝试,在村里掀起“头脑风暴”,大力提倡勤劳致富,不断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老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豪情,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