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技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食新(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3、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养生技巧
1、保持心平气和
小暑来了,天气变热了许多,人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变得烦躁不安。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同时精神容易处于紧张状态,整个人变得非常容易累。
什么时候入伏天2022所以说,平日里需要保持心平气和,遇事要冷静,不能总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遇到问题应该出原因,再寻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抱怨上天不公,更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如此只会更加心浮气躁,对健康不利。
2、适当游泳
夏季炎热很多人都喜欢游泳,小暑来了气温变得更高了,更多的人想要游泳。这些运动很不
错,很适合用来锻炼身体。在炎热的天气里游泳,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游泳还能够帮助人们消暑。
这是因为水有助人们导热,在游泳过程中能够让身体的热量更快地散发。所以在水里游泳的时候,整个人会觉得凉快舒服。对此,建议人们在小暑到来的前后,应该每周适当游泳几次。
3、饮食上要注意清热祛暑
小暑节气刚好在初伏天前后,此时天气是非常炎热的,需要及时清热祛暑,以免诱发中暑问题出现。其中,选择食疗效果很不错,应该试一试。
比如说常吃丝瓜、冬瓜、黄瓜等水分多的食物;比如说多用薏米、扁豆等煲汤食用;比如说用菊花、金银花等泡水当茶饮用等等。这些材料都是清热祛暑的佳品,日常应该吃一些。
4、规律作息
小暑来了,天气会变得更热,一些怕热的人,到了夜晚的时候,也还是觉得热,总是被热得
睡不着。经常凌晨了还在外面吃夜宵,觉得吃完夜宵再睡比较凉快,这种做法不对,将会影响身体的睡眠质量。没有获得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整个人会变得非常困倦,一点精神都没有。
对此,建议怕热的人,在家里安装好空调。每天睡前半个小时,提前打开空调,调好温度减低室温。当室内变凉快之后,再进入睡眠。建议每天晚上10点左右开始入睡,确保自己能够在11点左右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如果吹不了空调的人,则要提前打开电风扇,也是有助降温的。其中,开始入睡之前,要把电风扇改成“摇头”状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身体某个部位被一直吹而着凉。
小暑节气饮食原则
1、早餐勿冷食
很多人在大热天里贪图凉爽,早餐以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绿豆沙或冰牛奶代替热粥或热牛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长此以往会伤害消化功能,更会引起胃肠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
即使在闷热的天气里,早餐也应该先食用热粥、热豆浆、热牛奶等热食,然后再吃一些面食和鸡蛋等食物。水果要等到九十点钟再吃才好。
2、辛辣性食物要适量
天热得让人没有食欲,欲的作用,但是辣椒、花椒吃得过度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3、温热食物要少吃
食物有性味之分,人体有寒热之别。体质偏热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少吃温性、热性食物。这类食物主要有:羊肉、草鱼、鲢鱼、带鱼、黄鳝,以及核桃仁、杏、樱桃、龙眼、杨梅、椰子等。
4、温热茶水消暑佳饮
饮温热茶水可使汗腺舒张排汗,散发体内热量,从而降低体温,有助于消暑。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钾,可弥补出汗时所排出的钾离子,有助于纠正倦怠无力和食欲减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