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知识点汇编(一)
舆论:
舆论是什么?按照通常的解释,即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有无数人试图回答“舆论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通常读到的教科书和舆论学书籍中,舆论的定义各不相同。
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公众对某件事的意见。
以“西单大悦城血案”为例,大家的意见集中在:①点赞逆行者直面的大无畏精神:②@平安北京被赞发声迅速,舆情处置及时,危难之时显身手:③呼吁保护警察的个人隐私,不赞同大范围曝光涉事女警照片的行为。
舆情:
“舆情”一词,对不少人来说是陌生的,新鲜的,但其实互联网时代,舆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百科的定义: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现在我们通常说的舆情是指互联网舆情,比如对于一个热点事件来说,从它在网络上出现,到发酵,到达到舆论热议的顶峰,到慢慢退热,最后停息,这个过程中网络上关于事件的讨论信息都属于该事件的舆情。
借用南大新传首任系主任丁柏铨教授的话,舆情包括意见、态度和情绪三个方面。另外,舆情=正面舆情+中性舆情+负面舆情,所以舆情本身并没有好或不好,而危机公关所讲的舆情一般是负面舆情。
那舆情和舆论有什么区别呢?
舆情不等同于舆论,舆情指的是潜在的或者显性的舆论的情势,通常可分为酝酿期、发展期、爆发期和衰退期。舆论是公开的公众意见,而舆情既包括了公开的公众意见,也包括了尚未公开的潜在的公众意见。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破窗效应最早出现在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的第一节,因而他被称为“破窗之父”。
百科的定义:破窗效应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比如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会有人破坏更多的窗户,甚至闯入建筑内定居、纵火。
当部分负面舆情引发公众共鸣或产生重大影响时,便呈现出“祸不单行”、“接二连三”的传播态势,比如“天价鱼”事件触发的舆论对全国各地著名景点隐性消费、强制消费、哄抬物价、欺诈消费者等不法现象的起底曝光。
中国理论界第一次全面研究“破窗效应”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对长江中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正逢亚洲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不妨利用“破窗效应”,通过抗洪救灾及加大灾后重建的力度来拉动内需。
类似描述影响扩大现象的效应还有涟漪效应和蝴蝶效应,不同的是蝴蝶效应更强调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晕轮效应(Halo Effect):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于1920年在他的论文《A Constant Error in Psychological Ratings》提出的。
百科定义:晕轮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晕轮效应。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是因为明星代言的商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尤其是该明星的粉丝购买。
然而在舆论场中,沉浸在“晕轮效应”中的受众,尤其是粉丝就可能因为明星光环模糊了眼睛,言行反而对舆论产生火上浇油的效果。比如遭到多家党媒点名批评侮辱女性的PG One《圣诞夜》歌词,虽然PG One本人发微博道歉,但沉浸在PG One明星光环中的粉丝竟然开始怼天怼地为其“抱不平”,导致此后PG One迅速出圈,巡演告停、音乐作品全网下架。
因为晕轮效应,饱尝苦果可不止是PG One, PG One事件爆发后,多家与PG One合作、互动的品牌就迅速删光了相关微博和官宣资料,唯独麦当劳
在1月8号还保留着嘻哈节目期间的互动微博,引发民众抵触情绪,认为麦当劳还在包庇支持劣迹艺人。
在社交媒体时代,舆情突发、高发、频发都是常态,对企业和政府来说,被误读和误解的机率大大提升,企业和政府尤其要注意“晕轮效应”所引发的舆论,不要让自己的形象被恶名“标签化”。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来自《圣经·新约》里的“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
百科的定义: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简而言之: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马太效应在舆论场中也屡次被证实。以“江歌案”为例, 2017年11月9日起,《新京报》旗下的《局面》专访栏目陆续播出“江歌案”的两位主人公——江歌母亲江秋莲女士与“江歌案”幸存者江歌的室友刘鑫的专访视频。这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11月9日-11月15日,以“江歌”为关键词的文章为3993篇,而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刘鑫,在后真相时代里,媒体们用片面真实的事实选择构建了出一个“刘鑫该死”的景象,而真正的凶手陈世峰却成了舆论的受益者。
网络舆论的从众性和跟风效应明显。因为“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是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一个事件发生后,最早出现的观点和意见往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会给后来的讨论定下基调和方向。人们常常倾向于相信这些“先声”,容易认同它的价值判断,附和它的意见主张,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至于议论的事实是否清楚、判断是否正确,反而变得不再重要。
江歌案是怎么发生的而那些持不同意见者要么不屑于发表意见,要么发表不同意见后很快就会受到议题设置者和支持者的狂轰滥炸。在这种极不对称的舆论场效应下,情绪极端者不断受到鼓励,声音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而那些理性、温和的声音不断遭到打压,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而“沉默不语”。新媒体时代尤其要注意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舆论失焦:
失焦,原是摄影术语,是摄影中的一种拍摄技法。清晰的成像对应着一个固定的焦距,若超出这个焦距,物体的成像就会模糊,从而产生失焦现象。
借此概念,严利华等人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舆论失焦是指由于网络发展,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提升,事件中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使得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以至逐渐偏离事件的中心议题。
近日,空网约车遇害案在舆论场中沸沸扬扬。舆情层层迭转、情绪烽烟四起。此事件由澎湃转载的一篇文章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时,“空”、“深夜”、“被杀”,敏感的一连串字眼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但因为简短的案情介绍尚无脑补的余地,公众亟待展开讨论的话题自然而然延伸到了相关主题,于是关于男女话题的讨论活跃在各大评论区。
之后,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滴滴网约车平台,在发文致歉并贴出百万缉拿凶手的公告后,更是聚焦了公众的注意力;二更事件则是彻底地以焦点替代将公众注意引向了另一舆论场。作为一个次生事件,二更食堂对舆论关注的强大吸引,让原生事件本身反而处在了聚光灯外,这就是舆论失焦。
当舆论过度聚焦事件一方而忽视其他方面时,舆论就会出现失焦,产生“歪楼效应”。这在“江歌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局面》发布了刘鑫及江歌母亲的访谈视频后,自媒体纷纷带着情感偏向出场,在这一波节奏中,网民对“江歌案”的关注焦点始终集中在对刘鑫的道德评判上,而忽略了对杀人凶手陈世锋的谴责。还有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舆论视线被诱导,网民聚焦于“消防救援是否妥当”“物业公司是否有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对保姆故意纵火的谴责声量反而降低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家依靠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知情权、话语权,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因而在突发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中,必须坚持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统一,抢先发布权威信息,整合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