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22 我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二、气温
1.气温特征
2.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三、降水
1.降水特征
2.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限时检测】
一、选择题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读蜂农东线放蜂线路图完成1-2题。
1.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1.A 2.C
【解析】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在“追花夺蜜”中,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可见公路运输是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故选A。
2.安徽、江西、广东等地油菜花开的季节不同,蜜蜂需要在不同季节采花酿蜜,读图可知,安徽、江西和广东南北花期不同是受气温影响的,而影响气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C。
读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温度带活动积温表现为小于1600℃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③④间温度带界线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秦岭——淮河线 B.黑河——腾冲线 C.0℃年均等温线 D.活动积温为4500℃界线
5.图中数码⑤所在位置每年太阳直射次数为( )
A.无 B.三次 C.一次 D.二次
【答案】3.A 4.B 5.D
【解析】3.纬度越高,积温越低,我国的寒温带积温在1500℃左右,①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符合题意。故选A。
4.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黑河一腾冲分界线位于黑龙江省,与图中标注位置不符。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黑河一腾冲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故选B。
5.图中⑤所处位置在赤道附近,在赤道和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每年太阳直射两次。故选D。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加秋裤”成为秋冬时尚。读下图2020年10月13日全国“秋裤指南地图”,完成6-8题。
6.哈尔滨和海口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7.“秋裤指南地图”中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从西向东递减 D.中国最大的草原东西部气温相同
8.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夏季( )
A.纬度位置很低 B.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C.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增多 D.地形复杂有利于气温升高
【答案】6.A 7.B 8.C
【解析】6.由图可以看出,哈尔滨和海口的穿衣指数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两地区所处的纬度不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而海口纬度低、气温较高,故选A。
7.从“秋裤指南地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地区气温差异大,是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东西部气温也有差异,但不是很明显,故选B。
8.相比秋冬季节的穿衣指数,我国夏季时穿衣风格更趋一致,主要是由于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南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普遍更多,北方地区虽然更小,但
白昼时间更长,导致夏季时南北普遍高温,故选C。
9.下列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降水少,晴天多 B.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D.青藏高原位于高纬度,白昼时间长
10.我国下列地区中,夏季7月份气温最低的是( )
A.拉萨 B.漠河 C.昆明 D.哈尔滨
【答案】9.D 10.A
【解析】9.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降水少、晴天多、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与处在高纬度、白昼时间长无关,故选D。
10.7月份时是我国的夏季,此季节由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温低,以上四个城市中,7月气温最低的是拉萨,漠河、‘昆明和哈尔滨气温较高,故选A。
我国气象界的“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为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下图为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的季风主要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12.“七下八上”期间,雨带一般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七下八上”期间,黄河( )
A.流量较小 B.水位较低 C.进入汛期 D.出现凌汛
【答案】11.B 12.D 13.C
【解析】11.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降水主要依靠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受东南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我国的雨带自南向北移动,这就导致我国东部地区雨季自南向北越来越短,故选B。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