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1998年第4期
荷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
 ○ 李同明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41526平方公里,人口1512.96万人,每平方公里上人口达364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有耕地与牧场199万公顷,人均耕地1.3亩,农业资源贫乏。然而,这样一个小国却创造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的奇迹。近二三十年来,其农产品生产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有些产品,如蔬菜、奶酪、啤酒、可口等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为什么荷兰这样一个小国能创造出世界农业的奇迹?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荷兰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集约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很高。
荷兰现代农业不仅包括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园艺和林业,而且包括农业工厂化生产、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和辅助工业。如提供种子、无机化肥、动物饲料、技术设备、房屋和玻璃温室建设等。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和广泛的服务业(银行、运输、咨询)之间相辅相成。总之,以外向型为主导,产、加、供、销相结合的高度社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荷兰农业的最基本特。
一、以大进大出,加工增值为特的外向型荷兰农业
荷兰既是世界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又是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从进口来看,荷兰是美国农产品在欧共体的最大市场,也是欧盟中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等农产品的重要市场。北美、南美许多国家也是荷兰进口农产品的主要国家。从出口来看,荷兰又是世界上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国,欧盟其他各国都是荷兰农产品的主要市场。从总体上看,农产品出口大于进口。1995年荷兰农产品进口总额为39.4亿荷兰盾,而出口为67.4亿荷兰盾。荷兰农业外向型是以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增值为其突出特点。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进行大进大出,即进口价值较低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使其大大增值,然后将这些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强创汇能力。近年来,荷兰进口的农产品主要用做动物饲料、食品、饮料、烟草制造等加工业的基本原料,如粮食、食用油、烟草、园艺产品、畜产品、鲜牛奶、人造黄油、脂肪等。荷兰的种养业产品及进口的初级农产品都要加工成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再进入市场,其中2/3以上的农产品是经过深加工、精加工后才进入市场。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价值一般为1:8,若出口创汇,还可增值数倍。荷兰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很强,其加工增值率也很高。近年来,荷兰每年进口鲜奶90—100万吨,加上国内每年生产的113万吨鲜牛奶,用于加工成鲜奶、奶酪、臼脱出口欧盟等各国家。
荷兰1994年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总附加值达178.26亿荷兰盾(其中净附加值为131.56亿荷兰盾),接近农业生产总值的50%,在荷兰工业生产中也是举足轻重的。荷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28%,创造的效益占国民总收入的10%。
二、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扬长避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本世纪50年代以前,荷兰属土地密集型农业,因主要是大田谷物生产,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自50年代以来,荷兰充分利用同周边国家如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及欧盟其他国家关系融洽、交通便利的优势,逐步削减大田谷物等农作物生产,充分利用荷兰雨量充沛、地势平坦,水淤有机质沙土适宜牧草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欧洲市场需求旺盛的畜牧业、蔬菜和花卉等园艺产品。据1994年统计,荷兰农业总产值为377.57亿荷兰盾,其中畜牧业占55.1%,园艺占34.7%,大田粮食作物占11.2%。可见畜牧业是荷兰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奶牛业是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中最大的产业。据1995年统计,全国有3.7万家奶牛场,饲养奶牛190万头,当年牛奶总产量达112.80亿公斤。近几年来,因欧共体限制牛奶制品出口量,荷兰又开始大规模饲养肉牛。畜牧业中除奶牛产业外,又大力发展养猪业。1995年全荷兰饲养母猪在75头以上的猪场有70000多家,养300头以上母猪的有8000多家,1000头以上的有1300家。此外,荷兰还大规模饲养家禽,仅1995年,出口禽肉的总价值就达13.4亿荷兰盾。
荷兰除海运、铁路、公路运输发达便利外,还拥有包括欧洲第三大航空港希波尔机场在内的6个航空港,可十分方便地将蔬菜与切花等鲜活植物迅速地运往巴黎、伦敦、柏林、法兰克福、香港、东京等世界各大城市。荷兰正是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了花卉、蔬菜等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占领了全世界60%的花卉市场。
三、全面实行股份合作制和种(养)加、供、销相结合,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
荷兰的农业土地产权属于农民所有,在生产领域采用了家庭经营方式,在流通、信贷、加工等领域实行股份合作制。其特点为:
(一)“民有”、“民营”性的股份合作社经营是荷兰农业的主导
政府的作用在于进行区域生产经营计划的宏观指导与调整,而一切生产内容与范围都由农民自己决定。农业组成为:43%是奶牛业,16%是养猪和养禽业,28%为园艺种植业,13%是粮食种植业。按中国目前农业构成的说法来说,有87%的部分是畜牧业与多种经营,粮食种植业占的比重很小。农民经营的农场有大型农场(一般经营50公顷以上)、中型农场(一般经营20—30公顷)、小型农场(一般经营10公顷左右)。荷兰农业股份合作社主要是加工和供销合作社,采购(投入)合作社,信贷和保险合作社等三种形式。无论农场规模的大小如何,其主人均是一个或几个(股份)合作社的成员,以入股的方式参加合作社。该组织的性质是“民有”“民营”,即农民自己所有,农民自己经营,类似于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这种由农民自愿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在国家区域规划和宏观指导下独立自主经营的农业股份合作社,在荷兰农业管理中起主导和中心作用。其所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农产品的60%,市场出售的牛奶90%来自农业股份合作社。农民自己组织的股份合作社银行为农业提供的信贷占90%。
(二)农业股份合作社在农产品的社会化流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荷兰的农业股份合作社在社会流通中的作用特别重大,显得十分活跃。荷兰不少的农业股份合作社都设
有全国性、地区性与基层性三级组织。在基层叫俱乐部,如奶牛俱乐部、马铃薯俱乐部等。荷兰农业和园艺生产供给及销售合作社等分别成为连接牛奶与园艺(蔬菜、花卉)产品的种(养)、加、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桥梁。其主要作用如下:
1.预测和信息媒介作用。绝大部分农业合作社都设有专门的市场研究机构。他们严格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市场规律。他们的共识是,农业生产处于长期的买方市场的商业环境中,必须充分考虑最终消费者的要求,并以此作为依据,形成市场计划(包括成本价格分
析、销售途径手段的选择、销量的多少、产品质量、花、品种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投资计划、利润计划、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计划、人才培养与智力开发计划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千变万化的激烈竞争中主动出击,保护自己并立于不败之地。
2.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荷兰政府在指导农业上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十分重视市场变化,特别是价格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政府指导农业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就是通过价格政策对农业进行调控。政府调控的巧妙之处在于依靠农业股份合作组织作中介来调控。如荷兰最大的股份合作组织——奶牛协会,既承担组织全国牛奶及奶产品进出口(进口收差价税,出口补贴价格)业务,又承担分配牛奶生产配额,限制生产量的任务。在程序上是欧共体将牛奶生产配额先下达给荷兰农渔业部,再由农渔业部下达给奶牛协会,该协会再根据全国已登记的3万多奶牛场的奶牛头数及产量资料来组织控制生产。荷兰的
实践证明,通过中介组织,如奶牛协会之类的合作组织,来实现政府对生产调控职能,其调控效能远比政府自己去面对千家万户农(牧)场直接调控要大得多,且省事得多。
3.形成股份合作系统自身的销售网络体系。荷兰农业股份合作社是供、加、销一体化经营,既承担着供应生产资料、提供信贷、进行合作加工的任务,又承担着农产品销售的职能。从全国到各地区甚至每一个村落和农户,已形成了严密的销售网络,而且大部分的农业合作社如奶牛协会、农业与园艺合作社、花卉合作社等的批发销售与零售网络已遍及欧洲乃至全球,形成了畅通无阻的产业链。如农业与园艺合作社已占领了35%的荷兰市场,在德国建立了4个销售公司,在法国建立了5个销售公司,分别占领了这两个国家农业与园艺产品的50%—70%的市场。
(三)一种独特的农产品销售组织——农产品拍卖公司
拍卖公司是荷兰独特的销售合作社。它起源于上个世纪,本世纪发展到高峰时曾多达350家,后来合并为25个大型拍卖公司。与之配套的全国有多个大型拍卖市场。
拍卖市场的主要作用是:
1.拍卖市场是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必然产物,最大的优越性在于通过生产功能与销售功能的分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荷兰的蔬菜、花卉栽培大量在温室进
行,农户采用集约化方式全身心致力于生产某一、二个产品,努力提高其数量与质量,因而无暇顾及产品的销售。为解决因分工所造成的千家万户农场分散经营与社会化流通的矛盾,农户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建立相对稳定联系的拍卖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销售有保障。这样,不仅解除了生产者的后顾之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这一特点与我国目前农村所存在的农民“卖粮难”、“卖果难”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拍卖市场较好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的供需直接见面,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拍卖市场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价格公开,由买者进行投标,自由竞争,公平交易。通过市场拍卖,可以形成比较合理的价格信号,调节市场供求,减少中间商的盘剥。在客观上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利益。
3.拍卖市场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促进农场的生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因为拍卖市场都把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放在首位,不仅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而且有由高素质检验人员操作的质量检验程序。农户出卖农产品,必须按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体系,将产品进行挑选、分级、包装,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拍卖市场。
4.拍卖市场的拍卖效率高,有助于加快商品的流转速度,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费用。
一方面农户挑选出的合格农产品,一旦经分级、包装送入拍卖市场,拍卖成交后,卖者不再去当面验收,
可节省不少时间;另一方面,拍卖市场实行计算机联网控制,产品也可以在其他拍卖市场成交。因此通过拍卖市场可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加快商品流转速度。
哪种进口牛奶最好5.拍卖市场采用在拍卖现场成交后即时付款的方式,如果按期货方式拍卖则可在期前或期中付款。这两种方式都可迅速将农产品销售款付给生产者,而不拖欠。由于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及时出售,且可即时得到销售款,故农户生产农产品所投入的资本回收快,这样就使农产品的再生产有了可靠的资金支撑,再加上农产品流转速度快,因此农户生产的效益就会不断提高。于是农产品生产就形成了生产——快速销售——生产成本快速回收——有足够资金再投入再生产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经营链,保证了农业成为一种持续高效农业。
四、生产、研究、推广、教育相结合的农业体系
荷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所以发展成具有当今世界第一流的经营水平,其重要原因是荷兰的农业已形成了生产、研究、推广、教育四位一体的农业体系,即荷兰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与教育这两大基石上的。其研究包括:基础战略研究、应用研究、试验性研究与开发。
由于荷兰对农业科研的高度重视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普及化,农业的科技含量很高,平均达80%以上。无论是种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服务或者是优良品种的选育方面,成就都相当突出。正因如此,农业科技成为他们所创造的世界第一流农业的重要支柱。
从教育来看,荷兰的农业教育很发达,而且教育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荷兰农业教育分为农业职业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大学教育、实际培训中心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和高等后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可获得9个专业的不同水平的证书或文凭。
荷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相当活跃,几乎覆盖了荷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全荷兰有40多个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其中职业农业教育中心分别担负着成人教育与职业中学教育等。他们各自建立教学大纲,以适应不同受教育对象。成人教育对荷兰农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程。他们的观点是一个农民经过多年的初等、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政府花了大量的精力与经费,再去社会就业,如果不定期进行培训与知识更新,这些人势必要落后于本专业的同行,那就是得不偿失。这是荷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教育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独特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办出十分出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人才的技术培训。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接受了初等和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培训,不少农民还接受了高等农业教育,而且还不断接受农业技术的再教育、再培训。因此,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很高,能够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此乃是荷兰农业成功的重要经验。
五、反思与启示
荷兰作为一个小国,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农业奇迹?荷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一)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强农富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全国各地兴起,黑龙江、山东等省的农业产业化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并不高,仍有低层次、低水平的。依我所见,一个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与这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二)市场化和外向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条件
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之宏大、生命力之旺盛、效益之高都是世界少见的。最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产品瞄准了欧洲的农产品市场。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农产品销不出去,产业化经营就要萎缩,产业链就要中断,种(养)、加、供、销四位一体的循环链就会发生“断路”现象。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对基本消费品需求量巨大的大国,应当把占领国外市场与占领国内市场并重,即一方面走外向型之路,开辟国外市场,同时广泛地占领国内市场。
(三)集约化经营和深度加工增值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基本途径
荷兰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在于对农产品的大进大出、深度加工增值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所谓大进,就是大量进口初级农产品;所谓大出,就是将本国生产的与国外进口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使其附加值大大提高,然后再出口创汇,从而使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特别是深度加工增值效益低,正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症结之所在。因此增强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值能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四)社会化经营管理,即走股份合作制道路,提高生产经营社会化程度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
荷兰农业经营是一种由政府进行区域生产经营指导与由农户自愿组织的股份合作社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其社会化经营程度很高。这种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方式很适合我国的情况。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实行的“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涵盖了产、供、加、销及信贷等各个领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必将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经营程度。
(五)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建设农业生产、科研、推广、教育四位一体的农业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证。与荷兰相比,这正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的一个重大差别。只有在农业中真正确立了生产经营同科学技术、教育的结合,建立了广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与各级农业劳动者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可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的真正实现。
(六)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
荷兰及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从软环境来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从硬环境来说,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
续稳定发展也是不可能的。荷兰近十几年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提出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生态,消除农药化肥等对土地和水域污染的政策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大规模推行建设自然保护区等复兴大自然的优化生态环境的规划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为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因此,在今后我国农业产业经营与发展中,要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优化。虽然这方面我国已作了大量工作,但还需要加大力度。
(作者系湖北农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何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