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精选5篇)
第一篇: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
篇一: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的导学案,有答案。【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预习。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
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 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 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 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2、杜甫“三吏”指: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指: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 钟:(2)阴阳割昏晓 阴: 阳:(3)会当凌绝顶 会当:(4)浑欲不胜簪 浑:(5)吏呼一何怒 一何:(6)老翁逾墙走 逾: 走:(7)急应河阳役 应:(8)独与老翁别 别: 望岳
1、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所吸引,写下了 这首《望岳》诗。
2、朗读诗歌,探究:(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
出来?(2)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春望
1、写作背景: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唐都长安也被叛军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 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756 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身前去投 奔,被叛军掳至长安,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 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此时,因为战乱,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抢掠一空,践踏得破败不堪,满目荒凉。想起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看到破碎 衰败的祖国,诗人杜甫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春望》。
2、朗读诗歌,探究:(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4)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5)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7)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石壕吏 朗读诗歌,合作探究(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2)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3)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4)《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5)《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6)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课后练习
一、按课文原句默写。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⑵《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4)《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 ;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5)《石壕吏》诗中写出了官吏的凶狠的句子是:。(6)《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
1、对《春望》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 思家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
垂泪,闻之而惊心。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 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d 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2、对《春望》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的秀美,令人赏心悦目。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 思想感情。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 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 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 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是借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 形象。b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荡胸”即心胸摇荡,“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 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诗人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虚 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韵。d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小的豪情。
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 思家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 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d 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6、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鸣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
7、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b. 《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 建统治的罪恶。c. 《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 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三、赏析
1、“阴阳割昏晓”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 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 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 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
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 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 “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