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图片
青海概况
 
   
暴利行业 
   
青海省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全境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约72.12万平方公里,为全国总面积的7.5%,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 
继续成长的年轻高原,这是青藏地貌的一大特点。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距今4000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后由于地壳开始上升,海水退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升出海面,但高度并不大。距今1200万年时,青藏高原造山运动开始,高原逐渐隆起。距今200万年的第四起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加剧,青藏高原的隆起也加快。距今100多万年时,高原已上升到海拔3000米左右,喜马拉雅山区升到海拔5000米以上,逐渐形成了今天高大的青藏高原,而且现在仍然在缓缓上升。据考察研究,1万年以来,喜马拉雅山区上升了500米,祁连山上升了100米,整个青藏高原上升了300—400米,珠穆朗玛峰每年以1.27厘米的速度继续成长增高。所以青藏高原是正在成长的年轻高原,青海是我国地震活动强烈地区之一。 
    地势高峻,是青海地貌的根本性特点。青海境内,地势高耸,山脉连绵。全省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85%。最高点在西部青新交界处的昆仑山主峰青新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下川口河谷,海拔1650米。除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和柴达木盆地底部低于3000米以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4500米。许多山峰超过5000米,雄踞于高原之上。祁连山透迤于北,昆仑山横亘于中,唐古拉山屹立于南,三大山脉构成了青海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绵亘,冰峰林立,不仅更加衬托出高原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且是难得的探险、觅奇、登山、考察的旅游资源。 
    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是青海地形的又一个显著特点。青海地势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南北向中间倾斜。北部为山体宽大的祁连山,南部为辽阔平缓的青南高原,西有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和茶卡共和盆地,东部的河湟河谷丘陵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又是黄土高原的西端,是两个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境高原、山地、盆地、丘陵、河谷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各种地貌交错分布。山脉耸峙,丘陵起伏,河流纵黄,盆地珠连。
河湖: 
    青海南部是长江之源、黄河之头,俗称江河源地区。不仅长江、黄河的干流发源于青海,而且长江上游的大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的大支流洮河、大夏河以及内流河柴达木河、格尔木河等都发源于青海南部。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也发源于青海。青海南部是名副其实的江河源地区。这里叫青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终年积雪,丰富的冰雪资源是各个江河的最初源头。淙淙泉水,潺潺融冰,涓涓细流,汇集成巨大的江河,汹涌奔腾,浩荡千里,东下大海。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青海高原是中华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滔滔江水,浇灌着中下游平原的沃野良田,哺育着江河上下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对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青海河流众多,大小江河约有200多条,总长度约2万公里。以可可西里山、布尔汗布达山和日月山为界,西北为内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2%,以柴达木河、格尔木河和布哈河为最大;东南为外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8%,分属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个水系。 
    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关于长江的源头,长江规划办公室认为长江为三个源,即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并重新计算了长江的长度。按中源沱沱河计算,为6307公里;按南源当曲计算为6403公里。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东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东流与当曲汇合。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舍日阿巴山(海拔5359米)东麓,向西北流与沱沱河汇合后叫通天河。再汇合发源于可可西里山的楚玛尔河,婉蜒于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在玉树县直门达流出省境叫金沙江。长江干流在青海境内长1200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在青海境内长1964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青海省内的最大河流。黄河正源为卡日曲。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海拔4800米),东流到星宿海和约古宗列曲汇合。贯穿札陵湖和鄂陵湖后,湍急东下,流往果洛。在甘青川边境,作180°大转弯,掉头西流,在海南州又折弯东流,于民和县官亭出省境。黄河在青海东南部左旋右转,形成了一个“S”形大弯曲,这是“黄河九曲”的第一曲,历史上叫做“河曲地区”。黄河在青海穿行于高山峻岭之间。沿岸形成许多峡谷。从共和县到民和县依次有龙羊峡、拉西瓦峡、松巴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等。各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河床狭窄,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是黄河阶梯开发建设水电站的优良坝址。各峡谷之间则是宽平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浇灌便利,是青海主要的粮油瓜果之乡。 
    东部的湟水是黄河的支流,发源于海晏县包呼图山,在西宁汇合南、北川河,流径海晏、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6县1市,于兰州市达川注入黄河。全长370公里。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发源于海北州西沙果林那穆吉岭,东北流到民和享堂注入惶水,全长508公里。大通河流经高山峡谷之中,两岸峰对峙,落差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的主要森林和煤炭分布带。 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海杂多县境内的唐古拉山北侧的查加日玛峰南坡(海拔5456米)。青海境内的上游由扎曲、子曲和解曲组成。扎曲长448公里,东南流经西藏、云南,出国到中南半岛叫湄公河。
气 候: 
    青海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远离海洋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形式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独具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普通发票怎么开 
    1、冬季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四季变化不明显
    以日平均气温0≤℃衡量,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湟谷地的冷期不到4个月;海拔2000—4000米的地区冷期为4-6个月;4000米以上的地区冷期长达6个月以上。青海冬季虽长,但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在河湟谷地为-5.3℃—10.9℃,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低一些,但比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北部的气温要高,大约与东北南部地区相似。夏季(七月)平均气温,河湟谷地为14.2℃-19.8℃,七月平均最高气温柴达木盆地为21℃-27℃,与庐山、秦皇岛、青岛等地的气温相仿。若按通常的气候标准划分四季,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除青南和青北的某些山地“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之外,其他地区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夏季是温凉季节。如西宁市,年平均气温5.6℃,有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近30年来,极端最低气温不到-20℃,极端最高气温30℃左右,其凉爽程度仅次于拉萨,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城市之暑,素有“西宁无夏日”之称。每当夏季,正当内地酷暑难熬之时,西宁却凉爽宜人,蚊帐、电扇、扇子等驱虫乘凉之物,则无用武之地。西宁及东部的城镇和风景区,确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就是广大牧区的夏季,也是温凉宜人,草原如茵,花簇锦绣,蓝天白云,风景如画,更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 
毛阿敏儿子和女儿照片
    2、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全省年平均气温-5.6℃—8.6℃,但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高低悬殊,各地区的气候也就出现明显的差异,气温也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垂直变化。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湟谷地为暖区,是全省最重要的农业区。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为次暖区。是全省的新垦区,春小麦为优势作物,获得平均亩产1013.05公斤的世界高产纪录。青南高原南侧的昂谦、班玛县的河谷,北有高山屏阻,冷空气难以侵入。南迎孟加拉湾暖温气流,降水多,为相对暖区,春小麦、青裸均可成熟,森林茂密。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为冷区,白雪皑皑冰川广布。在四个气候区的基础上又形成形形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诚所谓“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由于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也就多种多样。既有供给江河水源的雪峰冰川,又有矿产丰富的盐湖沙漠;既有绿浪无边的大草原,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有河湟富庶地区,又有海南和柴达木的绿洲农业区。春风已绿江河源,那种“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的荒凉景象,已不再存在了。 随着地浪的变化,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人们在高原旅行时,常见低处阡陌纵横,禾苗青青,芳草妻妻;高处却是白雪皑皑,冰峰挺立,实有“马前桃花马后雪”之感。不但自然景观随高度而垂直变化,农牧业生产也呈现不同主体布局。东部农业区有川水、浅山等之分。牧区有“马成滩,羊放湾,放牛上高山”和“夏放山,冬放滩”的放牧方式。 
    3、降水地区差异大,季节集中 
    青海距离海洋遥远,大气环流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较少,降水也就偏少。全省夏季降水的70%来自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少量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冬季的微少降水则来自西伯利亚。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久治降水最多,达764.4毫米;柴达木盆地降水最少,年降水量为201.1毫米(茶卡)、17.6毫米(冷湖)。祁连山东段包括河湟地区,降水量为520.1毫米(门源)—528.2毫米(湟中),是降水的次多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也不均,集中在6-9月的降水量占80%左右。青海的总降水量显然比东部同纬度地区偏少。但降水日数相对较多,降水强度不大,多数地区夜间降水比白天降水多,夜雨占总降水量的60%以上,有利于作物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降水的不足。同时夏季降水多雨热同季,日暖风和,雨露滋润,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使有限的水热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青海由于海拔高而空气干燥,云量少,晴天多,大气洁净而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00—3600小时左右,较东部同纬度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多400—700小时。
满天星花语是什么
    太阳辐射量大,总辐射量在140—180千卡/平方米,在全国仅次于西藏,居第2位。青海高原东南部辐射量最少,但仍比黄土高原的同纬度地区高10—20千卡/平方米。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不仅对农作物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太阳能是青海重要的新能源之一。
青海气候特点有对生产生活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少,灾害天气多等,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不利因素正在逐步解决中。 
[面积]青海总面积为72.23万平方米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3。
陈坤儿子优优
[人口]2000年末总人口5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4%。
[民族]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8%,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
[行政区划]青海省现辖1市、1地、6州,计有51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县级市2个,县、自治县37个。
[省会]西宁市。
[主要城市]西宁、格尔木、德令哈、恰卜恰镇、结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