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责任。而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想有效地推动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但是从综合情况来看,目前企业在人才引进当中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影响着人才引进效果,所以需要企业对人才引进问题加以重视,从人力资源管理为出发点通过积极引进新观念,转变人才引进理念,以此来达到较高的人才引进效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缺乏有效的人员引进方式和渠道
传统的国有企业人员,除了通过社会公开招募进入的人员,还存在大量其他渠道进入的人员,这中间包括事业单位改制中接收的原有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接收的其他国有企业下岗分流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子女安置中接收的子弟兵,军转或军属安置中接收的安置人员,承担社会职能过程中接收的残障人员,等等。当然这里不存在任何的歧视,也不是对这些
接收政策的质疑,只是作为企业,在这些接收过程中,人岗匹配不能被忽视,不然只会使得工作人员不适应,也解决不了企业人员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二)轻视后备人才储蓄
轻视后备人才储蓄也是企业在人才引进当中不容小觑的问题之一,根据大数据调查分析,很多企业在人才引进的展开过程当中都以为缺乏人才储备,大量的展开人才引进,来扩充人才储备。其实不然,我国的后备人才储备十分丰富,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阶梯式企业人才队伍,但是由于企业过于轻视后备人才储蓄,对后备人才的发展并不重视,导致后备人才严重的缺乏发展空间,从而形成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而追究其主要原因还要归根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对后备人才过于忽视,培养后备人才的动力不足。甚至部分企业在用人机制方面过于急功近利,将人才引进目光过于集中在经验丰富的人才身上,从而导致整体的人才引进力度较差,不能够充分的开发人才的潜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企业如何管理人才
目前国有企业对于现有员工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常常过于形式主义。一是人才培训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培训内容和公司的业务核心问题、发展战略问题以及人才需求分析问题联系不紧密;二是国有企业员工针对性的分类培训体系还不够细化,容易造成培训中心偏离、培训范围覆盖面积不够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对领导干部培训较多,忽视对基层员工的培训,缺乏对普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重点人才的定向培养与跟踪;三是培训方式方法过于依赖外部培训机构,导致内部培训渠道拓展力度不够,存在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僵化的问题,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当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正确理解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政策
国有企业将引人难归结于国资管理部门的政策限制,这是对主管部门政策的误解,合理的人力资源需求是不会被国资管理部门限制的,企业自主的用人权归属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层,除了高层管理人员外,国资管理部门并没有限制国企人员引进,限制的只是低效的、违规的人员招募。
(二)丰富人才激励措施
目前,国有企业高端人才流失率较高,很大一个原因是激励制度的不完善。为了留住企业人才,就务必要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精神荣誉带来的双重激励作用。国有企业通常很难大幅度提高薪酬待遇,所以激励手段显得尤为的重要。在荣誉激励方面,除了表彰活动还可以通过工作头衔、光荣榜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贡献进行认可。在物质激励方面,加强劳动报酬管理、奖金管理、福利工作和长效机制管理。通过这种结合方式引导人才把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形成企业努力培养人才,人才积极为企业做贡献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对后备人才储蓄的重视
为了更好的提升人才引进的高效性,需要企业从根本上加强对后备人才储蓄的重视,在企业内部积极的落实培训等教育工作,帮助后备人才进行学习,成长,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各大高校合作,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实习平台,让应届毕业生能够深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学习发展,了解企业的发展价值,以此来达到保留人才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企业人才缺失的问题,通过积极落实培训等教育活动,在帮助应届毕业生学习成长的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应届毕业生的活力与潜力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与学习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后备人才储蓄的重视,要通过采取一些列的人才引进方案,使招聘人员能够在人才引进的过程当中邀请应届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同时并做好应届毕业生的相关实习保障,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其次,发扬传帮带精神或者组建互帮互助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着应届毕业生展开工作学习。其次,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总结或者工作文案记录等信息内容,可以很好的发现应届毕业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应届毕业生加以改正,提升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应届毕业生对企业的印象,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提升,运用其先进眼光改正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实现彼此之间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