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2.02.07
【字 号】青政办〔2022〕5号
店铺起名【施行日期】2022.0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十四五” 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政办〔2022〕5号
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青海、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退役军人厅、省应急厅、省医保局、省林草局、省市场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省体育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能源局,青海省外事办、省政务服务监管局,甘肃省政府外事办:
  《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已经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2月7日
云襄传原著小说千门哪一部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兰州—西宁城市发展规划》,推动甘青两省共建兰州—西宁城市“1+3+10”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兰州—西宁城市(以下简称兰西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健全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共建,促进兰西城市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增强城市整
体实力和竞争力,把兰西城市培育成为支撑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兰西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各领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黄河、湟水河、渭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城市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初步形成,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城市自然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的新形象逐步呈现。
  ———经济发展活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创新活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特产业体系有效构建,人口总量和经济密度稳步提升,人口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左右。
  ———“一带双圈多节点”空间格局逐步优化。兰西城市“主骨架”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兰州、西宁中心城市实力显著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兰州—白银、西宁—海东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持续提升,定西、临夏、海北、海南、黄南等节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中小城市加快培育,县城功能持续完善。
  ———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支点作用进一步强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城市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能力持续增强,开放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初步建成,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间协同协作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黑木明纱
  二、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一)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1.大力提升兰州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兰州市集聚、辐射和带动综合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兰州主城区为中心,以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为重要支撑,加快形成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城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进一步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水平。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出口加工、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产业。建设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战略平台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和发展能级。(责任单位:兰州市政府牵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省科技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支持西宁扩容提质,推动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城市新组团,形成城市发展战略性空间新格局,建设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高原生态山水城市。打造大西宁一体化交通圈,建立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形成东西、南北快连及中心区外疏内控的城市路网。以生态廊道串联城市空间,开展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构建大西宁水网体系,建设公园城市。依托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建设青海高新区教育科创园,推动青海科技城建什么时候打春
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国家重要的锂电、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特化工等产业集。建设西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培育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多功能的物流综合体。(责任单位:西宁市政府牵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省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省会城市交流合作。更好发挥兰州、西宁中心城市在城市合作共建中的极核作用,推进落实多层次和重点领域长效合作机制,推进两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协同发展。协同落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进环兰公路网和“畅通西宁”绿交通升级版等重大交通工程,提升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共同维护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安全,强化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与协调,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带。加强绿生态产业合作,延伸石油化工、有冶金产业链,培育锂电、炭素新材料等一批重点产业集。建设高原绿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健全两市间农副产品绿通道。加强公共服务互助,支持跨城际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建立防灾减灾救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范预警、应急救援、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推动两地市场监管、税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品牌共创、执法互
助。(责任单位:兰州市、西宁市政府牵头,两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应急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甘肃省税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张根硕图片>好看的动画电影排行榜
  (二)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1.加快打造兰州—白银都市圈。以兰州市城区和白银市城区为中心,定西市、临夏州为腹地,打造1小时通勤经济圈,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导作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利用兰州、白银、定西和临夏特资源,发展精细化工、有金属冶炼、马铃薯和中药材生产、特食品和民族特许用品生产等产业。建立由兰州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配合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责任单位:兰州市、白银市政府牵头,甘肃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及兰州新区管委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培育发展西宁—海东都市圈。构建都市圈互联互通交通网,加快G0612西宁南绕城东延、乐都至平安公路建设,新建G0601西宁绕城高速、海东干线公路重要节点系统优化工
程等项目,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持续打造经济生态文脉共同体,建立一体化协调推进机制,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联合打造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生态都市型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都市圈产业体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增加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便利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做好服务涉藏州县民生承接工程,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责任单位:西宁市、海东市政府牵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