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含五篇)
第一篇: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
一、认识、坚定信念,为古诗文诵读提供原动力
教育核心价值是铸人铸魂,铸什么样人,铸什么样的魂以及怎样铸人、铸魂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同志曾指出“要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中华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对开展古诗文诵读所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香港文化大师南怀谨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论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亡国是可怕的,但只要文化还在,就可以复国。”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开展古诗文诵读,就是要从小养成孩子传统美德,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下一代。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精神状态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实施古诗文诵读,是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效途径。三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文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语文教改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开展诵读古
诗文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感悟到,我们的教育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应当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到自己精神家园,同时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得到更好发展。
有关劳动的经典古诗二、建章立制、落实载体、丰富形式、真抓实干
近年来,我校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四个结合1、坚持与课改结合,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新课改为我们实施古诗文诵读提供了自由空间,我校坚持以诵读为校本特课程,每周四课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地方特、校本特我们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选编了两册校本教材,一本是《经典诗词选读》一本是《可爱的家乡》(其中一个章节是古今诗人咏铜陵)。每天的诗文诵读与名曲欣赏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朝听名曲晚读诗”的课程特,也形成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2004年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来校评估,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巢宗祺教授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与特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我们办学定位为“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在营造人文校园方面,我们坚持以古诗文诵读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先后开展赛诗会,在“经典诗文共欣赏,你方咏罢我登场”的阵阵声浪中,全校师生激情飞扬,师生同台,场面壮观。市诗词协会秘书长陈发玉先生情不自禁现场咏唱“七律长征”,会长章字民,副会长王仲廉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在铜陵市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晚会上,我校百人诵读《满江红》荣获特等奖。把晚会气氛推向高潮,引起现场观众强烈情感共鸣,为了配合古诗文诵读的宣传和氛围营造,我校的小广播站、校报、橱窗、班级板报都开辟了古诗文欣赏专栏,在走廊悬挂经典名句,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人小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为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3、坚持与教育科研相结合2003年,我校参与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行列,在实验的六大行动中,以诵读中华古诗文为重要内容的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两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文“诵读之星”评比等,丰富了活动形式,活跃了校园文化,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同时也让教育科研剥去神秘面纱,更加贴近教师,贴近了学生,贴近学校,为三位一体同步发展开创了崭新思路和现实途径。· .
4、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可以怨”.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生命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
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校把诵读古诗文作为让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比如让学生背诵《游子吟》教育学生爱父母尊长辈,背诵《青青园中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背诵《我爱铜官乐》教育学生爱铜陵爱家乡等等。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古诗文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风云气,体验悲悯情。抵制消极颓废情绪侵袭,为学生精神补钙,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二)建立三项机制
1、活动保障机制,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否则就可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为了将古诗文诵读落在实处,我们建立了六个保障机制。一是定时间,每周四课时纳入校本课时当中,从时间上于以保障;二是定人员,每堂课有专人负责,师生共读,从教学人员上予以保障;三是定内容,以省编读本为主,以自
编读本为辅,杜绝诵读内容的随意性,从内容上于以保障; 四是提供经费,对付出劳动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助,充分肯定老师劳动价值,对表现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保护师生积极性;五是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六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提高诵读活动效果。
2、总结交流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需要不断改进,从而保持师生持久的兴趣,确保诵读效果。在交流方面我校坚持校内交流每学期一次,纳入教研活动计划之中。在第一届校园读书节上,李敏老师代表获奖班级向全校作经验交流欢受好评。教研组活动也是诵读交流的常规平台。同时我们开展校际交流,2004、2005年连续两年派教师代表到江苏张家港、常州、镇江、扬州参加全国交流。在与同行交流同时,我们还打破行业界限,建立与家长,与社会各界交流机制,先后以召开家长座谈,问卷调查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古诗文诵读活动。
3、评价激励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以持久保持旺盛的兴趣,我校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星星擂台”以对抗赛的方式,激发斗志;“每周之星”,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推出本周出的同学,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
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评比的目标激励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攀登新高峰;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 以文艺表演,演讲等方式给表现出的同学以展示的舞台。对各种标兵和先进用校报,校园网对外发布宣传,当然更多的是诵读课堂,老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哪怕只是赠送一张小笑脸,一个大拇指,一颗小金星,唤起学生心中热情。保证了古诗文诵读热情持续高涨i经久不衰。
(三)实施三个延伸
古诗诵读是项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推行这项工程中,我们坚持以学校为中心,依托各方,内外联动,共同实施的做法,实施三个延伸。一是向家庭延伸,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倡导亲子共读,家庭读书乐。激发出家长参与热情,建立了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制度。编写《经典诗文伴我行》成长册,全方位记录学生在诗文诵读活动中的成长轨迹。通过校报及问卷,引发家长对古诗诵读的关注。力求带动一大批家长参与到对诵读活动的思考与研究中来。
二是向社会延伸。我们的诵读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介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2004年,我校的百人诵读《满江红》在全市国庆晚会向全市人民展示,引起广泛关注。诵读活动正在
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老师们还利用铜陵独特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把诵读课堂搬到校外。如开展寻五松山活动,诵读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开展“我为家乡做导游”活动,参观顺安一古镇,诵读王安石们临津艳艳花千树》„„读古诗,赏美景,提升审美情趣,陶冶美好心灵,增添学生爱乡之情。
三是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情感。据时分类,诵读古诗文。如老师们带领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塘。秋看红枫树,冬吟白雪歌。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毕竟西湖六月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轻松愉快氛围里,背过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的秋,宁静的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