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603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尤其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和掌握健身健美操的教学、训练及社会体育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胜任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相应的社会活动指导站从事健身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年限、毕业标准
(一)修业年限: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2~5年。
(二)毕业标准:
1. 总学分为146.5学分。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学分为134.5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技能课)占118.5学分,选修课占16学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为12学分。
2.本专业方向学生需获得健美操指导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体育指导等级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表1)
四、培养规格要求
(一)专业能力
1.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操作和与本专业相关的音乐编辑软件应用。健身资格证
2.运用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理论、技术、技能),根据动作编排、音乐选编、领操等任务要求,创造性的完成教学方案设计并能熟练指导。
3.结合拓展项目和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动作素材,能运用队形变化的基本原理、要求和效果来完成成套动作的整合与创新。
4.根据工作要求,模拟完成(社区、俱乐部)健身健美操教学指导工作,以及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有关
健身问题等沟通能力。
(二)方法能力
1.了解企业(社区、俱乐部)的运作规定,能解读职业岗位通用的专业动作术语和操作说明。
2.能收集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与整合。
3.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技能。
(三)社会能力
1.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具备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诚实守信,职业道德良好。
五、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表2)
六、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专业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科研论文写作。健身健美操、形体训练、民族健身操、拉丁舞、啦啦操、体适能、健身俱乐部市场营销。
(二)主要实践性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每学期进行2-3次实训教学;每年利用假期参加相应的社会体育活动教学指导或体育健身俱乐部实践锻炼2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最后进行顶岗实习,一般为半年,由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
七、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学生需参加学校和系组织的各类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要求的次数,获得12学分,方能毕业。(见表3)
八、教学活动安排
(一)教学计划进程表(见表4-1 表4-2)
(二)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见表5)
(三)学时分配表(见表6)
九、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的说明
十、附件:
1. 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方向)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 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设大学体育课)
(注:集中实践课,以周集中实践的1周计30学时,1学分)
表5教育活动时间(周)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