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
科目二简答题重要考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5.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6.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8.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这个社会的科学水平,制约着这个社
会的学制发展情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
的确立。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
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
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
9.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
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
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
第二章中学课程
健身资格证13.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14.简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1)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2)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3)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4)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15.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其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教材(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17.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8.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1)要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显示水平和教育现状,注意基本教材的实用性;
4)要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要兼顾教材之间的衔接,注重联系性
1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领域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三章中学教学
21.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2.教学过程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