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32期
【摘 要】本文的作者旨在探讨阐释“混沌美学”的概念。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研究了古今各家对“混沌之美”这一概念的见解,进而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知觉要素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混沌美学做出了新的论述。
【关键词】混沌;中国古典美学;知觉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134-01
一、中国混沌美学的源头
混沌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混沌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生活在河洛地区的华夏先民,从瞬息万变的自然中获得启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易学思维,创制了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两个图式——《
河图》、《洛书》,继而推演出了阴阳五行八卦的规律,用以解释这个世界并指导生活。
虽然,华夏先民以这种较为理性的易学思维来看待世界,但是在中华民族的潜意识里,对于宇宙自然是极为敬畏的,一直认为宇宙自然是不可全知的,是混沌的,如无穷无尽的谜中之谜,像龙一般神秘莫测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崇拜龙图腾,这正是一种对不可知的宇宙自然的崇拜,即是对“混沌”的崇拜,但是中华民族所认知的“混沌”,并不是消极负面的,而是充满了一种强健巨大的能量,创造滋养了万事万物,具有一种绝对的完美性,正如《周易·乾卦》有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二、中国混沌美学的发展
在春秋时期,老子所提出的“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内核,也是其美学内核。老子认为:“道”是充满着混沌之美的,“道”是一种至高的形而上的存在,其无意志的推动着万事万物的演进,“道”是无穷广大之美与极致精微之美的统一,人们在对“道”的认知过程,即是对“混沌”的认知过程,“混沌”具有无限性、无规定性的美,在其中能获得无穷无尽且不可言说的美学体验。
在战国时期,“混沌”的概念最早由庄子提出,《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有云:“南海之帝为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子认为:混沌之美,是不能刻意去获得的,对形式的强调与固化,正是对“混沌”之美的扼杀,无形的美感是大大超越有形的美感的,要获得纯粹的混沌之美,必须抛弃各种形式上的限制,在“心斋”、“坐忘”的过程中,体会混沌之美。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僧石涛,也认为混沌之美,是宇宙的至高之美,是山水画创作要达成的终极美学目标。石涛认为:太古时代宇宙浑然一体的混沌之美,是一种最为完满的、朴实天真、气韵充盈的美学状态,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必须领悟到这种原始的混沌之美,将其表现于画面之上,这样创作出来的山水画,才能趋同于自然山川的本来面目,画面可以达到无为空灵的美学效果。
三、混沌美学的形式特征
混沌美学的主要形式特征,即是知觉要素的即将完形,是指在具备混沌之美的审美客体中,其各类知觉要素的形式处于一种即将完满的状态,而这种即将完满的状态既是指残缺或
是留白,也是与标准、完美的形式的无限接近。只有使知觉要素处在即将完满的状态之中,才可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具备混沌之美的审美客体时,在知觉系统即将完成各类知觉要素的整合之前,但在瞬息闪动之间,又未能完全整合各类知觉要素,最终就产生了一种与审美客体的真实形态若即若离的效果。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是在不影响知觉要素的完整形式的同时,使其又带有一种不均则、微差、难以捉摸的特性。
王维的诗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其中,山谷中隐约的人语声不仅在音量上是微弱的,这一人语声在表述语意的效用上也不是最佳的,但作者应该能够从这隐约的人语声获得对方所要传递的信息,不过可能离对方语中的真意还有微小的差别。王维的这种简明而细腻的手法,正是将听觉要素的形式限定在一种即将完满的状态。
在宋代画僧牧溪的《六柿图》中,左起第一、二个柿子的形状,以一种接近正圆形的形态出现,而右起第一、二个柿子的形状,则以一种介于正方形与正圆形的混昧的形态出现。由前两幅画的类似手法,我们可以联想到禅宗的“圆相”。“圆相”是禅师开悟或向弟子宣示禅意时,所画的一种接近于正圆形的图形,禅师随手而划的“圆相”,在有意无意间把难以言说、
瞬间即逝的禅机显现了出来,而其手法恰是将视觉要素的形式限定在一种即将完满的状态,从而实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真实形态之间的若即若离的效果。
在苏州园林里,必须要布置假山。从符号学的角度说,苏州园林的假山是一种混沌美学的符号,假山的“瘦、漏、皱、透、丑”的形态特征,正是集中体现了混沌美学的特征。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艺术品里,以对奇石假山的审美为一种极高的境界,难怪宋朝的大书法家米芾会有“米颠拜石”的佳话流传。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