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度的“幽默”
—— 《两杆大烟》与《疯狂的石头》的异同
人文学院07级(2)班 20074061249 邢新
随着《疯狂的石头》的热映,网上关于《疯狂的石头》与《两杆大烟》的评论越来越多,对此我不敢妄自评论,不是我没有勇气,是我对作品没有太多的深层次的了解与对其蕴含的“背后的故事”。最近我是很认真的再一次回味了这两部作品,现在我从细微中看出了许多当代电影中所缺少的东西,也看到了两部影片在不同层面的异与同。
《两杆大烟》是英国导演盖·里奇处女作,也是一部极具实验性质的影片。,在这部电影里,有许多可以引为经典的元素,标新立异的拍摄手法,轻松幽默的台词,细致严谨的情节设置,可以说,这完全是一部按照盖里奇个人想法而伫足起来的电影,为此《两杆大烟》也让年轻的盖.里奇一炮走红。同时《两杆大烟》也被称为黑电影的代表作。(但是我觉得又不是一个完全的黑电影,它缺少一个黑电影的严肃政治气味完满结局等其他重要因。)
《疯狂的石头》是宁浩导演“疯狂”的系列之一,它完全打破了原有电影的叙事方式等,是中国
电影的又一新作。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黑幽默了一把。它的成功靠得是观众的口口相传与媒体的赞誉。因为是低成本影片所以在宣传上并无太大动作,而且影片的演员阵容也缺少大腕,导演宁浩更是不为人知,所有一切决定影片没有任何其他卖点,只有影片本身。凭借《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也晋升为新一代知名导演。
下面就实际的不同角度展开来看着两部影片的异同:
编剧:
剧本时一剧之本 ,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在厉害的导演也只不过是在“厕所”里种鲜花,没有其本质的内涵的东西。《两杆大烟》和《疯狂的石头》都是有着较好的、缜密的剧本,其反应的背后的东西也是很现实的,能够引起众人的共鸣,从总体来看,两剧都是以市井小混混等为题材的,比如影片内容的主要特点,一条线索,多方人员,然后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所有的人都与这条线索发生了关系,最后经历一番令人或是捧腹或是酣畅的所谓斗争后,出现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拍案叫绝的结局……
两者的相同之处就是故事情节的设置上,编导都别出心裁下了大功夫,令整个荒诞的故事看上去完整、缜密,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很多情节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情节的铺垫复杂而不庞乱,剧情发展又是奇趣而不显荒诞。几个团伙戏剧性地交错在一起,组成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节,都反应当时自己国家的底层市井的生活。
《两杆大烟》前一个小时是一个谜语,后一个小时是谜语的答案。由此一出笑料不断的闹剧正式开演。用评《红楼梦》的一句话“草蛇灰现,绵延千里”来评《两杆大烟》正合适。
电影上半段的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不是没用的,他们甚至回成为后半段电影的一个关键人物。电影中的人物似乎都有点大脑简单,但细细想想他们的想法倒也还说的通。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看似正常的行为造就了一个荒唐的结局。 以情节而论,该片开头,几个犯罪小团体及个人被逐个介绍,看似毫无关联,但随着故事的深入,这几拨人被戏剧性的联系在了一起,整部电影充满了夸张的巧合, 各条线索被逐层的聚集在一起,而每一个聚集点都会引起一段冲突。所以说《两杆大烟》在剧本上的创作上是相当成功的。《疯狂的石头》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样的,都是给人一种紧张、亢奋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之处就是各自在电影中所反应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利用的手法不一样,即语言的
文化不同。《疯狂的石头》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较生活化的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法,以自我调侃和冷嘲热讽的方式表现社会现实问题和各种看法
使之成为“中国特的”,较“本土化”。反应现实生活的,虽然搞笑,但是却有着很深的社会意义,可以说是“含泪的微笑”。而《两杆大烟》则是黑的幽默,虽然也是反应社会的,但是较深的生活化,还是有较多的“电影性质”的东西。
摄影:
两者的相同之处疯狂石头演员两部影片在摄影方面都是成功的,各种镜头的运用使影片有了自己的特与风格,可以说是这两部影片的摄影都是“疯狂”的。《两杆大烟》以一系例脸部特写镜头开始,片中慢镜头、近镜头、快镜头、倒镜头的应用让影片产生出想像力无限的视觉效果。整个影片调充满时尚和现代感,又不失让人感到有点犯罪的感觉。《疯狂的石头》就以不平衡的摄影手法来酿造一种“疯狂”、扭曲的视觉效果,来更好的配合主题。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两者是不同层次的,无论是风格还是细节上。《两杆大烟》的镜头很跳跃,也有不少很刁的镜头。摄影机从锅里往外拍或是从面包烤箱往外
拍。根据快的音乐节奏,剪辑镜头... ...在情节上《两杆大烟》也是几拨人想方设法抢同一笔钱,但最后要货的老板却被打死。
总体上,《两杆大烟》处理得更为冷静,也就是说更为冷幽默。在我看来,我还是喜欢《疯狂的石头》,也可能是较熟悉的缘故吧!同时,两部影片的剪辑都干净利索,节奏明快舒服。惊心动魄的剧情配合巧妙的剪辑,创造了一种奇异的视觉感受。
导演:
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个导演都是较好的把握了影片的结构、内涵等等的哥哥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有点相像,导演都有很强的驾驭能力都有一定的独立的精神麦当娜要说"我老公这辈子只能往独立电影节里拿奖".导演失去了思想的独立,那无论对电影,对演员,甚至对投资人,那都是一种报复..一种逆反商业的报复。
宁浩也不回避:“盖.里奇的这两部电影(《两杆大烟》、《掠夺》)对我有很大启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部电影。”“其实应该说是这么一个流派,有一批这样的电影,像盖.里奇、昆汀.塔伦蒂诺、库斯图里卡等等。
两者的不同之处 就是玩,就是黑幽默,当时我就想拍摄一部这样的片子,而且是中国化的。其实是世界电影已经到了这么一个阶段,中国实际也到了这个阶段,自然应该会有一批这一类型的电影出现。”如前所说,影片在与现实存在的悖理中呈现强烈的黑幽默效果,在表现手法上完全展现出一种“玩电影”的风格,怪诞不经的情节与快速的剪辑都有塔伦蒂诺和盖奇的风格,只是宁浩聪明地选择了重庆方言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形成一种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
影片《疯狂的石头》虽然以夸张的手法来制造笑料,但是你绝不能忽视这部影片严密的逻辑性,片中很多的笑点的成功都在于预先埋下的伏笔。
如果说盖里奇在丢失自己原先赖以成功的东西,中国的年轻导演宁浩却把盖里奇丢失的东西重新捡了起来,将其改头换面溶入到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正所谓洋为中用,而且用得极其服贴。影片《疯狂的石头》的故事被导演宁浩放置在了山城重庆,结合了大量本土的重庆方言俚语,令整部电影不但充满了乡土味,而且妙趣横生。
音乐:
对于该片的黑题材可谓相得益彰。
《疯狂的石头》将一些耳熟能详的音乐略加处理作为背景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在快速的剪切和场景转换中更是挥发出极具创意的快感。影片人物角的设置相当众多,彼此关系相互交织。他们往往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环环相扣,令情节总是在不可思议地发生变化,令观众能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影片,并且伴以不停地大笑。
《两杆大烟》则是从头到尾都在配合画面播出非常刺激的音乐,英伦摇滚,重金属,朋克,爵士一起收录到其中,真的是让眼睛和耳朵一起过隐,那种故事结构,拍摄手法确实是让人们大开眼见。
语言:
《两杆大烟》所有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夹杂着无聊的,有趣的英式粗话,请留意对白中黑幽默的成分。
《疯狂的石头》则是融入浓厚的中国地方特,四川话、山东话、广东话等等,是整个影片有了一种张力,一种很强的特。
总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电影届的“另类”吧!喜欢两部片子的另类。
《两杆大烟》有自己的特,反应当时国家的“背后故事”,而《疯狂的石头》则用“拿来主义”在制造“中国特”,各有千秋,在电影界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发布评论